应朝铁厂人物记创作每周500字

应朝铁厂人物记31 ── 赵满屯

2017-05-27  本文已影响172人  刘爱国

一九七0年八月进厂,他干的第一件事是,与近百名工人一道挖水池。那时也没有什么机器,靠的就是人力,靠的就是人海战术。把所有水池建好后的一九七二年,他分到了冶炼车间的粉碎工段,为粉碎工。因为他爱动脑子,喜欢在机械设备上鼓捣点小创造,被工段领导发现,让他去干了维修工。

一九七九年调铸管车间为修配工,一九八四年调修造车间。他参与了水泥厂的工程建设,干的是机器设备的安装。水泥厂建起后,根据他的专长,调入该厂为设备保全工。

一九九二年,他因气不顺,嫌工资低,下了海,跟着别人在乡村建高炉,最远的地方还去到福建。在外建高炉前后干了十年。他被厂里除了名,2006年补缴了两万多元的养老保险金,才办理了退休。

说起当年应朝铁厂的往事来,他还有点自豪。在粉碎工段当修理工时,看到修造车间安装的筛选机老是发生故障,他经过一番琢磨,在设备上进行了一番改造,使问题得到了解决,让设备正常运转,保障了生产。这年年底,在全厂表彰大会上,厂领导给他发了个技术革新奖。让大家对这个平日里还有点散漫的人刮目相看。

在铸管车间当修理工时,赶上了“88管”的试生产,但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一直没有攻下技术难关,试产不成。厂长徐满兴和车间主任赵军虎,都非常的着急。在这紧要关头,赵满屯只用了两天时间,在模具上进行了改动,就让“88管”成功生产。他用最低的成本,解决了技术难题。在职工大会上又一次受到了表彰。

赵满屯的小改小革得到了公认,也有点沾沾自喜。水泥厂的石子库,是按图纸设计安装的,但在生产过程中,布料器不好使用,老是发生问题。他在没有经得任何人的批准,拆换了机器设备并进行了改造,使问题得到了解决,生产也正常进行了。可这一切的实践都在证明,原先的图纸设计是有问题的,在那个还没有真正开放的年代,敢说领导有错误,那还是不行的。最终的结局是,赵满屯以“目无领导,擅自改动设备”为由,让他作了检讨,还被罚款三十元。

赵满屯想不通,一气之下,便离厂出走,跟着他人在外建炉去挣外快了。

              2016年4月24日            阳城     新阳大街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