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觉新与祁瑞宣
《家》中高觉新是高家的长房长孙,觉民、觉慧的大哥,是一个长期接受封建教育,深受封建礼教制度的迫害,但又渴望幸福生活。觉新是封建家庭中的软弱者,是一个能清醒认识到自己的悲剧命运又怯于行动的知识分子形象和"多余人",是在封建家庭和旧礼教的毒害下人格分裂的悲剧典型,具有“二重人格的人”。他同情新思潮又自甘落伍,不满旧礼教又奉行“作揖主义”,具有复杂而丰富的性格内涵。
祁瑞宣,老舍作品《四世同堂》中主人公,在小说中,当过英文教师,又在英国驻北平领事馆当过秘书。祁瑞宣是“四世同堂”的祁家第三代,既有从老一代市民身上留下来的性格特征,又接受了新式教育,这就使他的内心和行动都充满了矛盾。他纯粹的民国人,与祖父在年纪上只差四十岁,而在思想上却相差有一两个世纪,是四世同堂的顶梁柱;是一个想革命而不能革命的人。他是祁家的长房长孙,在他的思想和性格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来自新与旧两方面的作用力。
不论是高觉新还是祁瑞宣,他们都是大家庭中的长房长孙,他们的身份决定了他们的命运从出生开始,他们所有的一切都不由自己掌控。也许学生时代他们可以上学,学习新知识,变得学识渊博,甚至高觉新是年级第一,曾经希望自己可以上大学,甚至于去德国留学深造,但是一纸婚书,一切都成了泡影。有人会奇怪,为什么不反抗?为什么要被一纸婚书约束?只能说,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更多的是身不由己,迫不得已。高觉新与祁瑞宣从小接受的教育便是服从家长,遵从长辈的意愿。他们长孙的身份更是要求他们,要在之后背负起整个大家庭的责任,承担起整个家族的兴衰与发展。
他们的思想都有进步的一面,他们在学生时代都吸收了新思想。然而高觉新为了新思想能与从小接受的旧思想相融合,自觉吸取了新思想中的“不抵抗主义”以及“作揖主义”,在之后的行为中更是当作原则般奉行。祁瑞宣则是将新思想的一面深深的掩埋起来,“一心一意”的按照旧思想行事。二者也有可取之处,他们面对封建家长制度,都选择了牺牲自我,并且秘密的筹集了资金,去赞助祁瑞全与高觉慧等人的爱国行动,一方面也算是将自己的抱负寄托与他们身上了吧。
祁瑞宣比之高觉新,思想中更多反抗性。因为家长的安排,高觉新放弃了青梅竹马的梅表姐,遵从长辈意愿娶了瑞珏,之后的一件事上,高觉新骨子里的遵从性与软弱性更为明显,瑞珏被家长们要求送到废弃的屋子去生产,高觉新思想虽有犹豫,最后却选择了妥协,最终导致了母子双亡的悲剧。而祁瑞宣在一次次的压迫中最终选择了跟随老三一起从事地下党工作,以实际行动投身于爱国事业,从思想到行动的转变,这是最艰难的一步,索性祁瑞宣跨了过来,人生也由此改变。
长子与长孙的身份,让祁瑞宣与高觉新都受到了封建礼教的侵蚀,他们的性格有着许多的相同之处。当然由于他们各自所处的社会和家庭等的不同,他们的性格也有许多不同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