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日三省亦师亦友

【经营管理】:不可被羨慕性

2022-04-17  本文已影响0人  寶傳的心

★❤


  不可被羡慕事物的不可被羡慕性。

  正因为看到了不可被羡慕性,看到了这个事物的本质属性,进而知道不可以羡慕这这事、这物。

  做一件事情,不要马上跳到做成的结果,而要知道这件成这件事,中间要经历哪些历程。

  今天要提升人的生命境界,首先要判断他处在怎样的境界。

  在有办法判断他现在的阶段,接下一步才可以由他现在所在的阶段来作考虑,看看哪些操作对现阶段的他,才是最适的。

  以他所在的阶段做为基础,然后在这个基础上面再有所升进。在有所升进上面作足功,他就得到经历啦。

  所以就提升人生命境界的这议题上,一般人,一开始是不知道原来自己也是可以提升的。而升进的进路,大致会经历这些阶段:

  先由…不知道可以提升自身;
  进阶到…知道自己其实是可以提升的,但不知道可以怎样提升;
  再进阶到…知道可以怎样提升;
  再再进阶到…操作著足以让自己提升的作为来提升。

  由此可知:知道自己是可以提升的,光凭这知道,就能够提升吗?不是这样子的,得要知道可以提升的方法并如法操作,经由正确的操作之后,并满足一定的定额份量后,才可以提升。

  所以中间是有个过程的,这些过程,叙述,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要叙述得足够细腻,才行。


  而关于叙述,则又有分有几种:
  叙述性的叙述,跟,操作性的叙述,是不一样的。

  操作型的叙述里面有操作的步骤,只要做,对,就只要照做,现实层面的的具体做法,就得要出来。

  但是叙述性的叙述,就不是了,是为叙述而叙述。

  关于操作性的叙述,则还要注意到,操作性的叙述不仅仅只是为操作而叙述,而更是为了要有成果而透过預習操作…透过对操作的叙述所作成的指导…使得从原本不知道成果怎么来的,变到成果真的可以被兑现出来,所以这里头还是有细微的不同的。

  所以我们的想,是有效之想还是无效之想?是有效的叙述还是无效的叙述?这个地方,怎么样去判断一个叫做有效的叙述、或是无效的叙述,这就得好好想想了。

  为叙述而叙述,这就是无效的叙述,因为这种叙述无法促成兑现的成立;
  为叙述到位而叙述,这就是有效的叙述,因为这种叙述足以促成兑现的成立。

  为兑现而描述了操作。把操作分阶段,然后按照不同阶段的要求,把各个阶段的要求給明晰出來、明确化。于各个阶段中,该要求什么,要求什么就描述什么,描述什么就叙述什么,叙述什么就做什么。按照这样子逐序逐层次地演示演练并要求着,如此,前后次序就不会乱,而且能够分清楚,究竟是哪个阶段没有说清楚讲明白的?于是在后续于检视所描述、所叙述的内容时,便可以把期间所必要但又遗漏到的内容补齐。那这样的一个操作性的叙述,这种叙述就是完整的。

  能够让操作兑现出成果的叙述,这种叙述就是有效的。一个人。当他在叙述一件事情的时候,他有没有自觉自己的叙述是属于:为叙述而叙述的叙述(叙述性的叙述),还是属于操作性的叙述,抑或是属于令操作能够兑现的叙述?

  基于不同属性的叙述内容,是不一样的哦。

  第1种叙述没用,浪费人家的时间,浪费人家的生命;同时,也把自己的生命当做儿戏,没认真地对待自己的生命。

  第2个则是关于操作层次。操作或许很好、或许不好。还好有这叙述的存在,而可以透过检视叙述内容,进而发觉到…操作之所以好、或之所以不好…的关键处。

  第3个则是兑现性的叙述。只要不是能够达成所想要的成果的兑现的叙述,这种叙述就是无效的叙述,便属不好的叙述。

  所以我们把叙述分成这三个属性,为什么要分这三个属性?

  一旦发觉到第一种,当然要排除。还好有这个自觉性!

  而在发觉到第二种时,就要看是否有目的性,换言之,就怕只是为操作而操作,却忘了目的的兑现。还好有列出这点,使得这点可以被有意识地被检视到。

  真发觉到是第三种时,则还要去看:兑现度是否(能)达到预期?这则是更细致性的微调了,没有更高阶的觉知度,哪成呀?

  第一属性主要是关于:走的路错没错(目的因)。

  第二属性主要是关于:在对的路上稳不稳(动力因)、快不快(形式因)。

  第三属性主要是关于:目的达成得圆不圆满(质料因)。

  突然想到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动力因、质料因、形式因跟目的因。满足着这四因的叙述。才可以被称为是…完整而又圆满的叙述。

  错没错……目的因
  稳不稳……动力因
  快不快……形式因
  圆满否……质料因

  一个人,当他要去做一个表述的时候。只要能思考到这些个层面的,并把每个层面要所要的检视到的属性都给不遗漏掉的,那么,他成功的机率一定会提高很多很多!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