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集萃成长励志首页投稿

刘德华:你怎么变成这样

2019-01-05  本文已影响3人  鹰有三强

文/武小五

本文首发:富小书

听到他人质疑不生气,淡然一笑才是最好的解释;遭到他人耻笑不生气,勤奋苦干才是最好的回击。

01

富书

曾看到知乎上有一个问题:为什么刘德华能够红一辈子?

点赞最高的回答是:能红一两年的,是有运气;能红一二十年的,是有道行;能红三十年的,是刘德华。

其实刘德华出道以来,一直受到他人的质疑和嘲笑。

20岁那年,他参加了一个电视艺员培训班,最开始并不出众。他唱歌一般,舞蹈功底薄弱,毫无演技经历,经常被导演骂,被人嘲笑演技差。

对于这一切,刘德华忍气吞声,暗下苦功。

别人说他拍戏不好,他就拼命练习,趁大家睡觉时间背剧本,钻研角色神态;有人说他唱歌不好,他每天早起练声,抓住机会就唱歌。

学生、杀手、甚至不露脸的角色,刘德华统统来者不拒。他迫切需要真实的演艺经历,来打磨自己的演技。

他日夜钻研角色,常常睡在剧组。甚至有一次因为排练强度太大,忽然头晕不慎摔倒,差点咬断舌头。

香港一位很有影响的电台老板,听过刘德华唱歌,当即下了评语:“此人根本不会唱歌,也没有唱歌的天分。”从此以后,他不再听刘德华的歌。

在这样评论的刺激下,刘德华更加勤奋努力。每次在香港开演唱会,他都主动给这位电台老板送票。

直到2001年的一次演出,这位老板非常认真地听完了整个演唱会,说道:“我一直觉得华仔不会唱歌,现在我错了,华仔真的很会唱歌。”

刘德华正是凭着这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勤奋,创造了娱乐圈的奇迹,被誉为香港演艺圈的精神领袖。

1988至今,刘德华在世界所获的奖项和荣誉已超过300项,被列入吉尼斯世界大全。

曾有人问走红后的刘德华,你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刘德华腼腆地回答:

我不知道,但有一点,你们都可以学,我对工作是百分百投入的。一个人成功与否,在于你对工作的投入感有多少。

不是你胜不过,你出力多,自然收获多。这是必然的定律。

57岁的刘德华,从没停止过拼命。

上个月28号,他在自己2018年巡回演唱会第14场上,唱到第三首歌《如果有一天》时突然失声。华仔泪流满面地说:

其实医生跟我说过,最好不要唱了,但我真是舍不得。我不想大家听到我这样的声音,所以我唱完这首歌,这个演唱会就要停止了。

看到刘德华站在舞台上向四面鞠躬,深表歉意地说“对不起,是我没照顾好自己”时,很多歌迷突然替他松了一口气。

拼了37年命的华仔,终于有机会休息了。没有人忍心去责怪他,更多的是包容和理解。

四周都是加油的声音,他擦了擦眼泪说:我希望尽最大努力唱完这首歌

妻子朱丽倩在台下站起来为他加油打气,歌迷在突发状况的恍惚中还没缓过神,却也都一边说着“没关系”,一边红了眼眶。

普京曾说过:“没有实力的愤怒是毫无意义的。”

如果当初刘德华面对他人的质疑和嘲笑而愤怒,一气之下放弃自己的追求,恐怕就不会有如今的“演艺圈劳模”刘德华。

一个人在没有成功之前,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质疑和嘲笑。刘德华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

只要你把它当作动力,埋藏心底,就会催生你奋起的决心,鼓起你拼搏的劲头,激发你无限的潜能,从而创造辉煌的业绩,成就灿烂的人生。

刘德华出道37年,演了140多场电影,发行了50张专辑,100多张唱片,开了400多场演唱会,唱了1000多首歌。

而如今,对于大多数粉丝来讲,他是歌神,是影帝,更是一个时代的象征。

面对他人的质疑和嘲笑,勤奋是最好的回击,刘德华用他的一生诠释了这个真理。

02

富书

曾看到过这样一个寓言故事:

一条鱼问乌龟:“为什么你遇事就躲,缩在壳中?”

乌龟慢悠悠地伸展四肢说:“别人的评论重要吗?那不是逃避,只是求一个平静的好环境而已。”

鱼进一步问:“可是,被骂了也不在乎吗?”

乌龟看了鱼一眼,慢慢转身:“这就是我为什么比你活得久的原因!生活中做好最自己很重要,别人愿怎么说,就怎么说吧。”

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

嘴巴是别人的,但人生却是自己的。永远不要听那些消极、悲观的人说的话,因为他们只会泼别人的冷水,浇熄你的毅力。生活中做好自己最重要,用行动证明自己最有力。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太在乎别人的眼光,听见了别人的不同声音,就背弃了自己的初衷,放弃了自己的理想。

所以,往往世上大多成功者,并不是绝顶聪明之人,而是一些不受他人干扰,不受他人不同声音左右,始终坚持初始目标的人。

瑞典化学家维勒,早在塞夫斯特穆发现钒的三年前,就发现自己可能又发现了一个新的化学元素。

但他不敢肯定,向化学界的泰斗们征询,但那些泰斗们无不摇头,对维勒说:“这是不可能的,你的研究可能是毫无作用的。”维勒终于决定放弃自己的研究。

此时,化学家塞夫斯特穆,前来征询先他一步的维勒,希望得到他的支持。

维勒挖苦讥讽说:

“如果有一天我们都死了,我的墓碑上或许会刻着这样的碑文:维勒,一个为世界化学做出过成绩的化学家。而你的墓碑上可能写着:塞夫斯特穆,一个把毕生贡献给化学研究,但却是毫无价值空耗生命的化学家!”

然而,塞夫斯特穆没有像维勒那样听从别人的劝阻,没有理睬外界的非议,只是把自己关进实验室中,继续实验。1830年,塞夫斯特穆终于发现了一种新的化学元素“钒”。

我们禁不住要为维勒遗憾,面对他人的质疑,他如果不动摇、不放弃,他就不会与成功失之交臂,恐怕历史上化学元素“钒”的发现者就要易名了。

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有一句说得好:“不管全世界所有人怎么说,我都认为自己的感受才是正确的。无论别人怎么看,我绝不打乱自己的节奏。”

庆幸的是,塞夫斯特穆没有在乎他人质疑的目光,没有打乱自己实验的节奏,最终才没有与成功失之交臂,名垂化学史册。

用勤奋回击质疑,用努力正视嘲笑,是成功者之所以成功的关键。

03

富书

廖之坤在《活着不是给别人看的》一文中说:

“不管别人怎样误解你、嘲笑你、羞辱你,你都不要忘记自己的价值。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不是去做光鲜的别人,而是去做最牛的自己。”

著名作家二月河用自己成功的经历为这段话作了生动的注脚。

1982年10月,作为中国红学会会员,二月河赴沪参加红学研讨会。

会上,有学者叹惜:康熙在位61年,治国有功,却没有文学作品来表现他。二月河 “腾”地站了起来:“我来写!”

面对这位37岁的文坛无名小卒,众作家学者一笑置之:他行吗?一

位著名作家更是当头给他泼了一盆冷水:

“你这个无名小辈,真是口出狂言,创作历史小说可谓难比登天。”

遭到质疑的二月河偏偏不信这个邪,回家后就开始了《康熙大帝》的写作。

他凭着长期的积累和顽强的毅力,以1年1卷计30多万字的速度投入创作,硬是把清朝康、雍、乾盛世130余年间的历史画卷,活生生地呈现在了世人面前,也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坛的地位。

二月河后来说:

“研讨会上著名作家的这一呵斥,犹如一记有力的皮鞭,抽疼了我的灵魂,催生了我奋起的决心,每每忆及此事,我都是刻骨铭心,终身难忘,常常下定不获成功誓不罢休的决心。”

罗永浩说:“不被嘲笑的梦想,是不值得去实现的。”

面对别人的质疑和嘲笑,是生气还是争气?

二月河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 “生气是用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你所要做的是争气,把嘲笑化为向上的力量,鼓足了劲儿去实现梦想、证明自己。

用勤奋为自己争气,是回击质疑和嘲笑最好的做法。

04

富书

无论是名人还是普通人,在成长、成才、成功的过程中,都会受到这样或那样的质疑和嘲笑。

河北女孩王心仪因为穿着太土,常遭一些同学嘲笑。妈妈告诉她:“不要理他们,踏实做事就好。”

妈妈简单朴实的话语,让王心仪更加坚定做好自己,不纠结于他人的议论,最终靠勤奋考上了北大。

爱迪生在发明电灯的过程中,一些科学家都曾嘲笑他是傻子,讽刺他“梦想,吹牛”。

但是爱迪生不在乎别人的嘲笑,他始终充满信心,不断进行试验,不断改进,不断完善,一生共有一千多件发明创造。

邓亚萍刚开始打乒乓球时,因个子太矮,一度被拒于省队、国家队的门外。

在父亲的鼓励下,她正视质疑和否定,毅然选择了坚持体育事业。

她勤练基本功,每天都超额完成自己的任务,逐渐练就了“凶悍、快”的打球风格,最终创造了自己的乒乓神话。

《格局》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

“有自我价值的人不会因为别人的看法而否定自己,不会因为不被肯定而感到情绪低落,或是因为得不到某人喜爱,就觉得自己一文不值、一无是处。”

最终的成功者都是有自我价值的人,面对他人的质疑和嘲笑,他们不怒发冲冠、不急于反驳也不怀疑自己,而是用勤奋回击、凭实力说话。

王蒙在《我的人生哲学》一书中,说了这样一段话:

“你嫉妒我,我做我的工作;你散布我的谣言,我还是做我的工作;你忽然大喜大嗡地吹捧我,我还是做我的工作;你弄一批人围攻我,我照样做我的工作。

用工作实绩回答一切起哄,用坚持不懈的负责的工作回答一切不负责任的中伤,用不予置理回答一切无聊花絮的纠缠,用反求诸己来不断地反思、不断地改进和完善自身。”

这段话非常深刻,蕴含人生的智慧,它告诉我们:听到他人质疑不生气,淡然一笑才是最好的解释;遭到他人嘲笑不生气,勤奋苦干才是最好的回击。

梦想是注定孤独的旅行,路上少不了质疑和嘲笑,但那又怎样,哪怕遍体鳞伤也要活得漂亮。

作者简介:武小五,富书专栏作者,富小书的人,身处滨海小城,心观大千世界;干着严肃的工作,写点轻松的文字,简书@鹰有三强。本文首发富小书(ID:fxsfrc),你身边最好的闺蜜,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