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顿之行(一)
第一天 周五
17号,早上5点起床,窗外风雪绵绵不绝。我们收拾好东西,6点上路,路面上雪层很厚,车子有些打滑。幸亏时间比较早,车辆也少,我们的车在路面上摇摇摆摆,拍了张照片记录下出发时候的里程数53456km.
![](https://img.haomeiwen.com/i11805704/6c74feea09b76874.jpg)
上了高速路,灯光和雪影让能见度非常差,必须压住车速。上了去Montreal的城际公路,路况依旧不好,这场风雪来得太急了。不过幸亏的开车,如果是乘坐飞机就更麻烦了,这种暴风雪,完全可能会取消航班。一路东行,天也渐渐亮了,前面的车速慢下来。路面也好走了些,再细看发现是铲雪车到了。可是高兴没多久,就发现有铲雪车清理过的路面确实好走了不少,但往往是并排前行,把通路完全堵住,车速也只有30km/小时,跟蜗牛爬差不多。结果这一路上不断都是遇到铲雪车,原本2个小时的路,走了4个小时还没走完。
等我们到了海关,依旧是中午12点。BB是中国护照,毫无疑问地被叫进楼里又是问询,又是盖手印,手续费6美元,再上路已经是13点。饥肠辘辘开到VERMONT,去了一家名为Pie in the sky的当地披萨餐馆补充能量。这家餐馆都是现做的披萨,店内的装修像是70,80年代的样子简朴的木制家具,明炉大烤箱,盘子很大,服务员块头儿也大,年龄也大,但就是给人一种社区老店,吃着放心的温暖的感觉。我们点了一个夏威夷披萨,根本吃不完,打包带走,继续“长征”。
![](https://img.haomeiwen.com/i11805704/1d930c842a31852c.jpg)
接下来去加油,irving的加油站要求输入邮政编码,我们是加拿大来的,哪里有美国的邮政编码。BB看见路边有个state police,过去问他。警察人不错,过来看着咪表, 我从车里看他的样子,脖子梗得很直,思考问题的时候,眼睛很专注地眨动,一看就和普通人那种散漫松弛的感觉很不同。最后警察也解决不了咪表的问题,于是还是去到便利店里预付50美元,多退少补。美国油价果然比加国便宜,完全加满才40块美元不到。
不知道什么时候,漫天飞雪变成了大雨倾盆。wifi也没有设置好,一路上全靠再油管上下载的几个视频度日。路况不好,能见度太差,这一路原本7个小时足足开了12个小时。晚上6点我们在错过了两次进城的路口后,终于抵达了酒店。
这次入驻的酒店叫ROYAL SONESTA, 是一家4星级酒店。因为Dragos打算住这一家,我们看见离波士顿科学博物馆很近,而且位置非常方便,去MIT和市中心都不过是30分钟不行的路程,于是也预订了这家。办好入住手续,看看酒店大堂装修得不错,这是一家老字号,房间比较小,但是感觉很清洁干净,来来往往的住客不少都是带着孩子的家庭,这样的氛围让人感觉很安心。
放下行李,BB和RAY重新设置好HOT SPOT的链接,否则在美国没有WIFI可是寸步难行。看见微信群里,还有两家人在路上往这边赶,我们暗自庆幸,不管怎样安全抵达了。周五晚上在哈佛校园里面还有活动,紧赶慢赶又立刻出门。
波士顿这个城市比较老,道路横七竖八没有规划好。红灯像是挂在天上的辣椒串儿,也不知道是指向那个方向的。我们的车在黑夜的街道像是横冲直闯的鱼,被人家按了几次喇叭,摸着黑,6点30赶到了哈佛校园的SC East Arcade building.
一进去就遇到了领队老师Dragos, 然后也找到了其他的队员和家长,当晚有免费的披萨,只是又冷又硬,比中午吃得差远了。也有很多免费的T恤,圆珠笔,本子等等。然后孩子们去参加活动,大人站在一起聊聊天。最后8个孩子和老师一起在MIT的背景布前面照相。RAY站在边上差点都没被拍到,还是Dragos又安排了一下,我心里感觉,想到Dragos跟我们住在同一个酒店,就提出他如果愿意可以坐我们的车一起回去。Dragos很高兴地接受了。回去的路上,和Dragos闲聊起来,说到他刚来加拿大的一些失去,为了找到工作,他甚至干了3个星期的马厩的工作。
![](https://img.haomeiwen.com/i11805704/ea89e717ee62f531.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1805704/e0a75b44e4a58174.jpg)
送Dragos回到酒店,我们看见马路对嘛又Cheese Cake Factory, 上次还是在疫情前跟哥哥一家去的。晚上10点,餐馆依旧很忙,一天的劳顿还是美食最解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