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简友广场想法

过度解读韩愈的“草色遥看近却无”

2023-05-21  本文已影响0人  今思迟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韩愈的《初春小雨》或许可以“过度”解读。

诗人往往不会只说景,而是因景动了心弦,在心中自行演奏了主题,又以该主题来观景,那么这景一下子又清新起来,成为诗人自己之景,便有了自己的诗。

可以想象韩愈在写《初春小雨》的时候,也正经历了上面所说的一个过程。是初春的小雨,让他意想绵绵。

我们知道韩愈曾经被外贬过,比如著名的“去潮才八月,赢得江山都姓韩”,不知道这首诗是否写于此后,即使不是写于外贬之后回京,但历来不少官员被贬谪,韩愈对此不会没有什么想法。

如果外贬,更能做出一番业绩,那不是“绝胜烟柳满皇都”吗?

韩愈之夸奖初春小雨,意亦在怜悯,春雨的功效不小,但是它又不是一下子的就能让人看到,像在皇帝眼皮下的烟柳一样,靠着腰肢柔软,近水楼台先得月,容易的就博得众人都叫好。

春雨呢,它要发生作用,是需要时间的,而效果呢,却只是“草色遥看近却无”,人言人殊,好心的会知道那是“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造福生灵万物,不坏好意的,会说我什么也没看见,还惹人一身湿,那都“没有伞的孩子”情何以堪,竟然是有害了。

韩愈为此不平,所以说初春小雨的滋润,才“最是一年春好处”,虽然它低调,对你好,只是“润如酥”——唉,这么大的爱,可能是对世人的一种博爱,却因为不专注于一人(比如君王),倒显得它的寡情而让“一人”无感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