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者
简友将文章置顶求赞,表明多多少少有为利祈求读者的心理。不知大家意识到没有:华夏文学若走向极端商品化,文人的情怀、良心、灵魂,也就丧失殆尽!
西方的文人,并未“铜臭”,所以写下很多被世人推崇的、有关探知人性的力作。举一个例子,德国作家,也是法律工作者,本哈德•施林克著长篇小说《朗读者》,以无法言表的复杂心情,述说了德国人对“二战”由法律层面认罪到人性层面为罪忏悔的自我救赎的心路历程。若心中只想着金钱,怎能写出如此伟大的文学作品!
“二战”结束第十三个年头,西柏林。15岁的米夏尔•白格患上黄疸病,放学回家,呕吐在半路。36岁的汉娜•施密茨向大男孩伸出援助的手。白格病好去感谢汉娜,自此发生一段由生理驱使的、不是爱情的人性至爱的私密生活。两人一见面,一个特定场面,白格为不识字的汉娜朗读书籍。当然了,生活总归要回到理性,汉娜不辞而别了。
八年后,学法律的白格,去实习而旁听审判“纳粹”,看到被告席上坐有汉娜。
“你是自愿去党卫队的吗?”
“是的。”
“为什么?”
汉娜没有回答。
……
一位陪审员问汉娜加入党卫队,她想做什么工作。汉娜解释说:党卫队在西门子和其他工厂征聘女工做替补看守。这样,她就报了名,并被录用了。
“难道你不知道你是送那些囚犯去死吗?”
“当然是知道的。可是新的要来,先来的必须要给后来的让地方。”
“因为要腾地方,你是这样说的吧!你,你,还有你,就必须被送回去杀掉吗?”
汉娜没有弄明白审判长想以此问什么问题。“我有,我认为。要是您的话,您会怎么做呢?”
……
党卫队档案中的一份报告,有关克拉科夫一所集中营女看守致囚死亡的事情。不识字的汉娜,被指控为写报告的人。汉娜为缓解内心煎熬,认头了。其结果,她接受被判处终身监禁。
从上文,可读出:汉娜心不服,一个公民为国效力,怎能有罪呢?但她认为,国家战败了,被胜利者治罪,也是应该的。汉娜服刑第八年,收到白格寄来的录音机及其所朗读书籍的录音带。于是,她向监狱长求得所朗读书籍,对照着识字。识字后,她开始读有关集中营的书籍。渐渐地,她从心底为罪而惭愧。被赦免、身获自由的黎明时分,她悄然结束了自己生命……
随便提一句:2008年被搬上银幕,忠实于原文,活现了人物,去观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