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29

2018-06-29  本文已影响0人  azure0007

今天读了武志红微信公众号里的一篇文章《隔代抚养的育儿冲突:谁才是孩子的妈》,里面有段话“三岁以前的孩子,大都会认为人若是消失,不为他们所见,那么这个人也就不存在了。年龄越小,越会如此认定。在三岁以后,孩子们才会逐渐确信——爸爸妈妈就算不见了,不在我身边了,那么他们也不会不存在,也不会在这个世界上消失。所以,对于越小的被寄养在祖辈家的孩子,父母越应该频繁“标注”自己的存在,以此强化他们的“客体恒常感”。”“我的一位来访者曾经提醒我:所有没有言明的分离,都容易被体验为抛弃。不告的离别,会被体验为诀别,永不再见。我的另一位来访者告诉我:ta小时候妈妈把ta寄养在外婆家,每次送ta去到那边以后,妈妈的离开”模式”总是,先找个好玩的东西吸引ta注意,然后自己趁机溜走。所以ta从小就习惯盯着远方看,因为那里藏着妈妈消失前最后的背影。然而,这并不是让人愉快的远方。”看到这里,我的心里涌出无穷无尽的哀伤,眼泪止不住往外流,其实我完全记不住自己小时候是否有这种经历,但是看到这样的场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可能是跟自己小时候也是经常寄养在外婆家有关吧。

这些年接触了一些心理方面的文章,为了孩子的成长也接触了一些新教育理念,越来越多地发现自己性格,心理方面与原生家庭、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因为从小被要求要做好孩子,不争不吵,戴上好孩子的标签,造成自己讨好型人格,不敢拒绝别人,不敢据理力争,怕得罪别人,怕被人否定,怕得不到爱。直到现在,只要觉察到母亲情绪上有什么不对,还是会对号入座认为是自己的错,怕是自己做了什么事情让她不高兴。即使自己现在有觉察了,有意识地避免母亲对自己的无形控制,但是仍然十分的痛苦,突然想起林老师在一次讲座中讲到的一句话,原话记不清了,但是大意是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有时候孩子穷其一生也无法走出。

其实这些年自己看了很多,也感悟很多,变化也挺大。但是有时候仍然有深深的无力感,真的,人要突破自己,突破限制,特别是心理上的限制特别不容易。这些年自己经营一个家庭,带孩子,没有勇气挤出进一步学习的时间,现在老二又来了……有时候也会觉得没时间是自己的借口,不愿意走出去,对接触新的事物新的朋友有恐惧感是更主要原因。

做更好的自己才能更好的养育孩子,父母活出精彩的人生,孩子才能更有自信,更有力量。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