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点滴

那时年少

2023-10-10  本文已影响0人  一笑Red

原创 问题少年 一个思考问题的问题少年 2019-12-07 16:31

来源阅读请点击

音频聆听请点击


果实成熟,从树上掉落,和树便没有任何关系,人人都可以享受果实的美味,而无需在意它是从哪棵树上落下来的。      ——题记


那时我们用简单的文字,

写出简单的诗文;

那时我们用幼稚的文字,

写出幼稚的思想。

写得很幼稚,

想得也很单纯


评价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即便被评价的人是你自己。可人总会试图去多了解一些东西,难道这或许就是人性的贪婪?


从小学开始,我的大脑里一直有一幅面对作文绞尽脑汁的图像,一直认定作文让我很紧张,语文让我很疯狂,其实或许我一直都有写作的热情,尽管我曾一直极力否认。

我很庆幸自己还留有初中两年的周记本,我已经不记得当时写作文的状态,可当作文变成日记,作文就变得有意义,至少现在来看曾经日记中的那个我,我会说,“嗯,那个时候,这个女孩还算是比较健康地成长。”

那个时候的自己是什么样子呢?肯定是一个很用心的孩子,没有把周记当做一个任务潦草交差,而是认真地用文字记录自己的生活和感受。

三年,我的字迹有着很大的变化:从没有形式但坚定的一笔一划,到有了形式的小心认真书写,再到为了追求形式有点邯郸学步,字也变得越来越小,笔触越来越轻,曾经的一笔一划也逐渐成为一笔带过,不知道字体的改变和我的心态变化也有关系?

在两年的记录里,起初,我一直倾向于相信自己眼前的事物,挖掘有益的闪光点;后来,我开始有了怀疑,不仅只看到事物好的一面,试图去思考事物的其他面。尽管后来长大了一些,一直认为自己是个没有想法随波逐流的人,或许我应该多去回顾自己的日记,获取自信和力量。

如果第三年依然坚持写日记或许能够看到更多自己的思考,我想从初二开始频频在日记里表达对学习压力太大和作业太多的不满,可以猜想初三应该是没有时间写日记了。

我惊讶自己运用语言的能力,尽管那个时候词汇量狭窄,可似乎非常努力地用所有自己知道的词汇描绘想要写的东西,虽然当时可能对词汇色彩、语境、内容还不是很敏感,只是单纯地想分享自己所见所想的东西。

那个时候的我很好奇,身边一切人和物都可以装进我的日记里;那个时候的我还不懂标签是什么意思,如果可以,我想和每个人成为朋友,即便是老师,即便是家长;那个时候我很真诚,真诚地爱自然,真诚地喜欢或者讨厌同学,真诚地自我反思,真诚地提建议,真诚地道歉,真诚地说出自己想法,真诚地做自己。尽管后来当我更大一些,当别人说自己是个天真可爱的人,我一直极力否认,但成熟依然可以天真不是吗?很想对那个时候的自己说一声,“谢谢你,后来的我很多时候忘记了曾经的你,没有曾经的你,就不会有后来的我,你给了我很多感动。”(2019.07.02)


《生命之书》

(写在文后:你有你的生活,我也有我的,每个人的生活不需要刻意交集,各自安好才是真。每个人过好自己的生活其实就已经很难得了。《道德经》中“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岂是字面上的肤浅理解,需要多高的道德境界才可以达到,我们需要透过形式真正看到本质,同一句话可深可浅,如何理解显现不同的真心。但请相信,即便是没有联系,连接却一直都在。

如果你真的想向我请教什么,不仅仅只是当你有问题时想起来问我,在平时也关注我的动态,做过我所做过的思考,那比你问我所获得的信息量大太多,这是我所给答案的来由,离开这些什么都不是,甚至即便是我站在你面前,你也不认识我。

诗和美景并不在远方,生活早已呈现无与伦比的精彩,只有细致入微的体验者才能发现。否则,即便粗糙的你走到天涯海角又如何?

因为虚幻的想象盲目追随别人的脚步,忽略自身成长应该有的独特轨迹,又将会得到什么?

或许我们最终才会发现,我就是那个美景,我就是诗,祝一切安好~)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