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五军主将”,论资排辈,也是各派实力比拼
太平天国“五军主将”,论资排辈,也是各派实力比拼
黄文英自述,太平天国王爵2700位,王爷满地走,一抓一大把。究竟有无2700位呢?争议颇多,但王爵“滥封”是事实,李秀成在自述中,就专门谈到大规模分封,对洪秀全吐苦水。
滥封,意味着王爵含金量低,跟一般将领没啥区别。但是,太平天国的“五军主将”则限制在5人,没有所谓的“老六”,而且地位非常高。这里的“五军主将”不是一般的主将、天将、朝将,而是方面军主帅。
1851年3月,太平军来到武宣东乡,洪秀全称天王,并建立“五军主将”制,初步建立政权。
此时“五军主将”的任命,是各方实力比拼,看实力、资历,以及内部存在的博弈与妥协。
中军主将杨秀清,坐镇中军,指挥全军,排第一。前军主将萧朝贵,实际带兵征战,亲临前线,攻城略地,横扫清军,位列第二。
杨秀清是“天父”,萧朝贵是“天兄”,宗教地位太特殊,故而是前两名。
表面看,中军主将权力很大,实则未必。因为杨秀清身体不好,萧朝贵“下凡”频率高,且麾下精兵悍将众多,风头盖过“天父”。
从金田起义到长沙之战,都是萧朝贵在实际负责军务,制定作战计划,并多次在危急时刻“下凡”,稳定人心,激励斗志。
后军主将冯云山,排第三,这是一种妥协。冯云山太平天国的实际缔造者,“首义五王”,除了他本人,都是他拉着进拜上帝教。
金田起义的第一桶金,也就是紫荆山区的3000教徒,也是冯云山单线形式发展而来。但是,为了维护大局,冯云山做出让步,不拆穿“下凡”谎言。
韦昌辉右军主将,石达开左军主将,分别排在第四、第五。韦昌辉的家族背景和财力,都不是石达开可比,但他们都是实力派,是冯云山拿来抗衡杨秀清、萧朝贵的利器。
论资历,韦昌辉、石达开与杨秀清、萧朝贵没可比。他们能成为上帝“子女”的五哥、六哥,并挤进“五军主将”,需要感谢冯云山,进而拥戴天王,制衡杨萧的教派。
武宣东乡组建的“五军主将”,不是随便排座位,而是有讲究,故而他们都心服口服。太平天国胜利进军,离不开“五军主将”的合作与拼杀。
1852年6月,冯云山阵亡蓑衣渡,9月萧朝贵在长沙被炮弹打死,“五军主将”少了两位骨干,力量失去平衡,杨秀清实力增强。
1856年,天京事变,韦昌辉杀杨秀清,洪秀全在石达开压力下杀韦昌辉。如此一来,“五军主将”只剩下左军主将石达开,他理所应当回朝辅政,但洪秀全并不高兴。
1857年,石达开率兵外出单干,自称“通军主将”。至此,太平天国第一组建的“五军主将”制不复存在,石达开自己又跑出去,太平天国军事指挥混乱。
没有统一指挥,将领各自征战,太平天国遭遇了严重的军事危机。如此,洪秀全再次组建“五军主将”制,利用青少年将领,让他们承担重任。
第二次组建的“五军主将”,也是一场博弈,谁的拳头大,谁地位高。洪秀全出于平衡各派需要,又做了一些调整,安插自己人。
中军主将,蒙得恩,何许人也?论能力,蒙得恩啥也不是,但资历很高。
金田起义之初,清军围困洪秀全、冯云山,是蒙得恩率兵救了他们,否则金田起义就玩不起来了。定都天京后,蒙得恩负责管理“女馆”,这是一份肥缺,可知他在洪秀全心中的地位。
蒙得恩是亲信,能力又不行,洪秀全自然放心。但是,陈玉成、李秀成岂能服气呢?两人多次抗议,并要求洪秀全向石达开妥协,把翼王叫回来,替代蒙得恩。
将士不满意,蒙得恩也知道,便想办法辞去中军主将职务,并给洪秀全推荐了中军主将的人选杨辅清。
杨辅清,杨秀清的义弟,手握重兵,正在闽北、赣东征战。天京事变,杨辅清在外面作战,故而保住一命,却也不敢回来,后则配合石达开远征。
石达开拉着兵马出走,却屡战屡败,杨辅清很失望。1858年9月,石达开想进军闽北,杨辅清不满意,洪秀全察觉到机会,便派使者去联络,许诺给他中军主将职务。
杨辅清对石达开不满,又得到天王的许诺,便率兵离开闽北,还派人去参加陈玉成、李秀成主持召开的枞阳会议。
中军主将落到杨辅清身上,无疑是洪秀全对石达开的一次反击。没有杨辅清配合作战,石达开非但不能开拓疆域,连杨辅清打下的基地也丢失。
从资历、能力看,杨辅清担任中军主将,并不合适,却很有必要,陈玉成等将领能够理解。洪秀全此举,也是向东王余党发出信号:他们是无辜的,不会受到牵连,起到凝聚人心作用。
前军主将,自然是陈玉成,他麾下兵马最多,也最能打仗,尤其是与敌军血战拼杀。连曾国藩、胡林翼都承认:“汉唐以来,从未见贼如此强悍。”
萧朝贵善于冲锋陷阵,陈玉成也是如此,故而前军主将适合他。
后军主将,李秀成,麾下兵马不多,却忠诚可靠,还善于地方工作,对太平天国的稳定至关重要。此外,李秀成取得桐城大捷,威望也不低。
左军主将,李世贤,此人镇守芜湖,少用刚强,却桀骜不驯。后来,李世贤还建议李秀成单干,不要回南京,与之前的左军主将石达开一样,都是性情中人。
右军主将,韦俊,也就是韦昌辉弟弟。韦俊,号称最能打“国宗”,两次攻克武昌重镇,打死曾系湘军二号人物罗泽南,一度将胡林翼逼上绝地。
韦昌辉的缘故,洪秀全并不喜欢韦俊,多次找他麻烦。但是,韦俊手握重兵,麾下将士都是韦氏子侄居多,所部战斗力非常强悍,洪秀全也得依靠他,便不得不给他右军主将,替代之前韦昌辉地位。
杨辅清、陈玉成、李秀成、韦俊、李世贤,构成新的“五军主将”。他们在枞阳定下计划,“团结一心”,并采取分进合击战术,打破清军封锁,先后取得浦口大捷、六安大捷、三河大捷、舒城大捷,太平天国迎来新高峰。
但是,洪秀全的“五军主将”布局,也埋下新的冲突。杨辅清是中军主将,但没有实际领地,地位却在韦俊之上,这就有问题了。
兄长之间的恩怨,以及现实利益冲突,杨辅清回来皖南后开始挑衅韦俊,火药味十足。韦俊力求避免内讧,便渡江投奔李秀成,却遭到陈玉成、杨辅清的联合封锁,双方兵戎相见。
韦俊无法容忍,便率兵投奔胡林翼,还攻破枞阳,断了安庆粮道,陈玉成自食其果。当年,韦俊西征,陈玉成当前锋,攻克武昌,两人配合很默契,却走到了这一步,这是太平天国的悲哀。
韦俊投降,接替他右军主将职务的是刘官芳,这是出身天地会的将领。洪秀全为了扩军,走出困境,也顾不得这么多,对曾经瞧不上的天地会示好,争取他们对天国事业的支持。
两次组建“五军主将”,论资排辈,也是实力比拼,以及权力博弈。可惜,“五军主将”却不能团结一致,当事业有所起步的时候,内部出现分歧,毁了太平天国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