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婚姻育儿亲子

给沟通施个“魔法”

2018-10-07  本文已影响56人  金子是发光发亮的

沟通在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我们总能听到父母对孩子说,“我在和你讲道理,你怎么这么难沟通呀?”或是夫妻之间的对话内容“有什么,你和我说嘛,有什么不好沟通的呀”

可往往要么换来的是沉默,要么就是争吵,到底何为沟通的正确姿式呢?

先让我们来推出浓缩版的剧本来瞧上一瞧。

夫妻版

一次坐公交车,一对夫妻成功的吸引了我的注意力。

自从一上车,老婆嘴就没停过,讲的话速度快还带着口音,所以具体内容是没听清,但从女方说话神情和肢体语言可以判断出来,老婆很生气,很生气。

夫妻俩并没有选择坐在并排二个座位上,而是单座,老婆坐在老公的前面一个座位,说话期间还时不时回头看看男的表情,就这么来回的扭头就有7-8次,而老公淡定的,有始至终的8站里都有一丝半点回应过老婆。

如果我把此时定格

我猜他俩可能一直都这样,当女的发脾气时,男的选择不回应来表达自己,而女的说着说着,语速就慢了下来,似乎觉得无趣,毕竟吵架是需要双方参与的,但想必双方的心情都很糟糕吧。

亲子版

一次男孩做作业时,爸爸要检查,当爸爸发现作业里有错误时,严厉指出后,并质问男孩为何没有及时发现并纠正,可孩子当时被爸爸的语气吓到了,呆在原地。爸爸见孩子没反应,气就上来了,越骂越多,孩子开始抽泣流泪,终引来爸爸情绪的爆发。

如果我把此时定格

我猜他俩可能都很委屈,当爸爸发脾气时,孩子不知所措的反应是在表达自己,而当爸爸情绪结束后,孩子可能会很沮丧和无助。

这不由得让我思考一个问题:

为何美好总出现在书本里、电影里,沟通总是那么的舒畅与自由。

偏偏在日常生活中,我却总是能见到“不和谐”,难道是我错觉了,现实果真如此不美好。

如果施个小魔法,让我们再来看看这些剧情大反转又会怎么呢?

不急,先让我们想想三个问题。

1、沟通中需要先确认,双方理解的是在同一个基础层面吗?

上述定格中,夫妻和父子理解显然不是,因为大家可能都停留在,想当然。

什么是想当然呢?就是自己觉得。如,你当然是知道我说的意思或是认为自己说的很明白了(其实都在脑子里,并没有说出来过)

对于双方来讲,都需要一个表达的机会,来无时无刻的展示自己存在的价值。

如能有机会说明白自己想表达什么?不被打断,并表达自己的理由?是当下或是刚刚发生了什么,引起了自己的某些感受?

2、如何觉察你我在沟通上的差异,啥时候需要喊一声cut?

如你发现,讲着讲着对方的眼睛流离,左顾右盼,或是突然情绪上来或是激动起来……

要注意识别这类信号,那就喊一声cut,停下来和对方确认下,是否有不明白的?或是有不同想法需要讨论?或是自己在表达中有什么状态让对方不舒服了。

如发现自己的情绪突然激动起来了,也需要停下来自己感受下,并进行及时的冷处理(即共表达自己需要冷静下,并离开几分钟,回来后再继续)

3、怎样做可以保证顺利完成沟通?

明确一个主题中心,紧密围绕着来讨论和表达,就算有意见相左或引发争论也不要升级到人身攻击或是扯出别的事来。

就这个主题尽可能简洁的表达自己想说的观点,对方则将注意力集中在说话内容中,可时不时确认下,自己的理解是否有左右。再与对方就自己感受到的情绪分享给对方,这时对方也需要对所表达的感受进行确认和接受,而不是以否定,拒绝的姿式来回应。

怎么样?简为说之,沟通就是需要确认彼此是在同一个基础上,先倾听,再共情,再同理,这样双方就能顺利进入同一频道了,事就好办了。

让我们再切换到两个定格,施个“魔法”再看看!

夫妻定格恢复进展(魔法闪亮登场)

假如当女的发脾气时,男可以选择表达,你因为……可能现在很累,可是还要坐很久的车才能回家,所以很生气,我知道了,你在车上闭目养下神,到站了,我叫你。

或许女的,既能感受到自己的情绪被理解,也能被老公体贴的话感动到。

那么老婆会在老公身上学习到什么呢?

父子定格恢复进展(魔法闪亮登场)

当爸爸发脾气时,爸爸能及时表达下,爸爸今天工作很忙,回家看到你这个状态有点情绪上来了,我需要休息5分钟,再过来。

5分钟后,爸爸调整好情绪后,可以问一下孩子,这个题在爸爸看来很简单,我想问问,你是这么看这道题的,如果0-10,0分是很简单,10分是非常难,你会给这道题打几分呢?爸爸给这道题打1分吧,你呢?

孩子会有怎么的体会呢?孩子从爸爸身上学习到了什么?

好,关于沟通,今天咱们就聊到这里吧。

生活就像一道菜,每个人都是厨师,欢迎大家一起来生活这道菜施个魔法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