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霖读《精益管理课程》【34】转产改善:怎样缩短转产时间。202

2024-02-27  本文已影响0人  李虹霖

P93—98

因为我们不是制造企业,所以在转产改善这一章,我代入自己的体悟不多。

但我们读书,只要每一天有一点收获,就值得了。

1、胡光书:

通过增加转产次数,缩小生产批量,更及时满足客户的需求。

虹霖:学习。

2、究竟怎么做转产改善呢?

核心思路,就是要讲转产作业区分为“线内”和“线外”,尽可能把线内工作转到线外去做。

线内工作,就是只有设备、产线停下来,你才能干的一些活儿。

线外工作,就是你可以提前做准备的工作,比如搬原料、模具等工作。

分清了线内和线外,就可以进行改善了,关键有四步:

第一步,把线内作业尽量调整到线外;

第二步,挪不到线外的,缩短线内时间;

第三步,缩短调试的时间;

第四步,缩短线外作业的时间。

虹霖:这就是“转产改善”的核心关键。

3、胡光书老师总结“转产改善”的步骤:

转产改善的步骤

4、胡光书:

丰田有句话,“真正的功夫在转产上”。做好转产,其实考验着一家企业对设备的认识、对经营的认识、对客户价值的认识。

虹霖:学习。

虹霖:过去我有一个误区,就是觉得“老板一定要抓外部机会,内部管理不是老板该做的事儿,因为老板要抓需求、抓机会”。但我现在觉得,不是这样的。这个想法就默认了“内部管理,不是顾客需求,不是企业大机会”。这个逻辑假设错了!每个企业阶段不同,所谓的大机会自然也不同。因为管理做得好,不仅会降低生产成本,还能够提高生产效率,提高出品质量,进而更好的满足顾客需求,这也是一个大机会。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