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给教师的36条建议》有感(一)
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可能会遇到个别“特立独行”、极富个性的学生,在处理这些学生问题时,教师就需要有自己独特的方法。近日在读李镇西老师《给教师的36条建议》中对于如何消除学生的抵触情绪时我与李老师有了一些共鸣。
李老师班上的黄雅由于父母经常吵架所以有很严重的自闭心理,对周围事物冷漠,李老师就抱着试着跟她沟通的目的一次又一次小心翼翼地跟她写信,春风化雨般的逐渐让这位孩子打开了封闭的内心。
一年级的学生应该是纯真无邪的,天真可爱的。然而在一年级的教学中我就遇到了这样一位学生,在一次盖星星奖励中,当轮到给他盖星星时他对我说“老师,我也受到了表扬,可是我不想盖星星。”我惊呆了!其他学生对于盖星星都是生怕自己改少了一颗,而他竟然不要,这让我感到疑惑!
这位学生在学校属于不太起眼的中等生,平时对很多事都是一副不太关心,无所谓的样子。我感觉在一年级有这样的态度多少是有些问题的。于是,在期末家访中,我首先去了他们家,为了不让孩子觉得我是去告状的,去之前提前跟他妈妈沟通好孩子先去亲戚家玩,我准备先单独跟孩子妈妈聊一聊。在家访中我了解到,孩子这样的性格是由于爸爸常年出差,妈妈工作忙,孩子缺乏关爱导致的,平时母子二人的关系处的也很紧张。
了解到原因,我想对于这位孩子最好的处理方法就是用关爱来化解。对于这样性格的孩子我首先给他找了一位性格很好的同桌,在这样的年纪,同伴引领的力量应该不可小觑,果不其然,这位孩子的脸上渐渐有了笑容。对于诸多事情都不太积极的他,如果有哪次偶尔发言,我一定会抓住时机提问并适时表扬,在平时的班级活动中我也会抓住他为数不多的表现好的时候,渐渐地这位孩子自信了许多。到了第二个学期,我再也没见过这位学生对我说“老师,我不想要星星”,反而是在兑换星星时做的笔直的小身子,我很欣慰。
但我知道,对于这位学生的“塑造”仅仅是个开始,想要真正的慢慢改变他还需要做很多。我们需要的是向李老师那样不厌其烦的,对学生一次又一次地关心与耐心的沟通,发自内心的尊重学生,用真诚的心灵打开坚硬的心门。正如李老师说的那样:教师对学生的关爱是转化他们的第一剂良药!对于这样的学生,我希望我对他们的影响也能够再上升一个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