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悟人生简友广场想法

奋斗、恶竞与内卷——人应该反对些什么?

2020-04-06  本文已影响0人  陈掩窗

虽然C先生是我们一群人中最矮的,但我们从来不嘲笑他。

即使常听他念叨什么“要是当初每天睡足八小时”、“要是当初每天都能去公园玩”、“要是当初一天三餐都加盘肉”,我也不会笑话他,因为我要是有这些“要是”,我怎么说也会比现在高个两三厘米。运气好点,还能超过特朗普。

只是内卷让我们丢掉了这些“要是”中的身高。

“内卷”(involution)这个词源于农业研究,说的是在有限土地上布置无限劳动力,总产量只会边际递减,通俗地讲,叫“没有发展的增长”。

后来,“内卷”被逐渐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其他解释上。比如工作,比如高考。

曹丰泽有个例子,极为传神而精确地对“内卷”进行了解释,我将其原文引用如下:

你老板跟你们说,你们十个员工,一共发五万块钱,多一分我都不给。按照你们工作时间分。

你一想,我们十个人都是每人每天上八小时班,一周上五天啊,那就一人五千呗。大家下班回家,做做家务,锻炼锻炼身体,学点知识提高提高自己,辅导辅导孩子功课。再多少接点私活,挣个千八百的,这一个月生活费将将巴巴也够了是不是?

结果突然来了一老哥,一周上七天,一天16个小时,你一看卧槽这样下去自己分不到钱了啊,这咋办!于是你们九个同事只好也一周上七天,一天16个小时,最后都干到头发掉光,孩子孩子没陪,家里一团乱,私活更不可能了。

然后一分钱,好嘞,还是一人五千。生活费也不够了。

这种人,我们一般叫工贼。

你说他,他还贼委屈。我上有八十老母下有三岁幼童,老板太残酷,我也没办法啊,我也是为了多挣点钱养家糊口。你能原谅我吗?

那我问你两个问题。

一,你是养家糊口,我们谁不是养家糊口?

二,你忙了一溜十三遭,最后多拿到钱了吗?

现在,我们窗里的人尝试,用这个囚徒困境来解释高考。

本来一个地方有五十个健康学生,根据一套综合了原生家庭、后天习惯、先天智力、当天运气的复杂算法,在他们一入校,我们就知道其中五个会去牛剑,十五个会去帝国理工、伦敦政经、伦敦商院,三十个会去爱丁堡、曼彻斯特、布里斯托。已知牛剑在这个地方只招五个学生,其他学校以此类推。

本来,只要每个人每天正常上课、写作业,课余打打球,晚上加加餐,不出什么意外(天灾人祸),每个人都可以健康快乐地进入与自己的那四项指标匹配的大学。当然,由于第四项指标不稳定且所占比重属实魔幻,可能会导致结果出现或小的上扬&或大的滑坡,但对于漫长的人生来说,这点小波折不值一提。

直到有一天,一个叫史密斯的男孩拒绝了同学喊他晚饭后出去唱跳rap的邀请,在家里看了一部叫《风雨剑桥路》的电影。他小小的心灵因为这部电影受到强烈的震撼。他拿出了最近几次考试的成绩单,分析后发现自己的水平最高只能上个帝国理工,距离剑桥还有相当的差距。他又想了想班里那五个很有希望上牛剑的学生,觉得自己一定能将他们比下去。

从此,他用所有闲暇时间来刷题。

这个五十人的班级发生改变的过程我们不得而知。我们只知道最后有四十二个学生产生近视,十五个学生睡眠质量差,七个学生家庭失和,三个学生心理出现问题,两对学生结下仇恨,一个学生休学弃考。

此外,牛剑在这里依然只招了五个人。

哪怕这群人个个都无限接近满分,牛剑也只招五个,不多不少。

这个内卷小故事非常容易理解。只要你读过高中、经历过高考,那你看这个例子一定会倍有“吾家故事”之感。

但细想过后你也会产生疑问,这个例子好像是在宣扬天赋决定论、否定人的努力?

这个问题我们先放一放,我想先说一说思维方式已经被内卷完全毒化的人的几个抽象の特点。不单单是高考内卷,还有工作内卷。

目光短浅,眼界狭隘。一方面,忽视“我分到更大蛋糕的根本方法是整个蛋糕都变大”这一原理,争做“抢夺到更大蛋糕的人”,鄙视“尝试将整个蛋糕变大的人”。在面临“与别人合作共同做大蛋糕”和“背刺别人以抢夺更大蛋糕”两者矛盾的情况时,毫不犹豫选择后者。另一方面,忽视“除了我眼前的这一块巧克力蛋糕可以吃以外,隔壁桌的草莓蛋糕也可以吃”这一现实,认为只有拿到更多“眼前桌子上的蛋糕”,才会成为“人上人”、受人尊敬。同时,还鄙视那些“为了拿更多蛋糕,在不同桌子上都取蛋糕”的人。

思维简单,方式粗暴。将自己的进步局限于学习&工作上的进步,将自己的努力等价于更多的时间花费,无法(或者说不愿)寻找能全方位、高质量、高效率地让自己“进步”的方法。要提分,他就刷题,困得不行也刷;要升职,他就加班,摸鱼滑水也加。没有养成考量行为的综合效益的习惯。

乐于幻想,不切实际。总是试图复制别人的成功经验,套用别人的成功模式。迷信鸡汤,迷信奋斗。

这样一总结归类,你就明白,我们不是什么天赋决定论、家庭决定论者,我们也支持努力,也反对阶层固化。我们所倡的,只是一个让每个人既能享受良性竞争带来的正回馈,又能不因竞争而丧失自己本身就应当拥有的“世俗生活”(这个词用的特别好,可以用来概括健康的身体、积极的内心、纯洁的友谊、崇高的理想,等等)。

一言以蔽之,坚决反对恶竞。

一切通过内卷得来的馈赠,内卷都暗中为它标好了价码。一个人靠恶性竞争所带来的“进步收益”,永远无法弥补他为此付出的成本。单单一只内卷怪的出现,就可以让整个良性的生态圈遭受毁灭打击。

以高中为例,最优质的竞争是习惯的竞争,其次是方法的竞争,最次的便是刷题量的竞争。抛弃内卷和恶竞,依然可以有途径(更好的途径)努力、奋斗、追求,这不是零和博弈。

如何将蛋糕做大?如何使高考环境更优质?需要倚靠着更强力的规范管理吗?加大教育投入、花一代甚至几代的时间祛除固有的“大学排名”观念、建立区域型大学联盟、让绝大多数学生不用出省就能享受到国内顶级教育资源,这些到底有多难?

我只知道,如果继续这么内卷下去,这些永远不可能实现。永远。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