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第四章:故乡的池塘
故乡当年的村子,共有六个生产队,一千八百口人左右。由于村子的布局是正方形的,为了便于排洪蓄水和人畜吃水,先后在村子的四个角各打了一面池塘。
我家是第三生产队,与第四生产队毗邻,位于村子的西北部。这个方位上,共有两面池塘,这两面池塘间隔较近,大约有二百米。两个池塘一个是老池,它是旧社会时就有的。据说那时候村子的人口少,一面池塘就可以供给全村人畜吃水了。但从我记事起,老池就是一副脏乱差的模样。它主要用于牲口饮水和雨涝的时候蓄水。也许是因为嫌老池塘的水不干净,乡亲们吃水大多是井水。平时,老池塘的水面漂动着浮萍、荷叶和一些叫不上名称的野草野根,以及类似青苔的毛毛草。到了冬天里,厚厚的冰面上,常常戏耍着滑冰的孩童们。我家距离老池不到百米,夏天和秋天,夜深人静的时候,那由远而近的蛙声就像催眠曲一样,时不时的飘进了我的耳朵里。另一面池塘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打成的。现在池塘的门碑上还有当年的主席画像。这面池塘是农业学大寨的产物,位于第四生产队的地盘上。它也是故乡目前保护尚好的两面池塘之一。那年,第四生产队这面池塘在全村人的共同拼搏下,打成开始蓄水后,极大的方便了附近群众的用水。于是,位于村南的第五和第六生产队的社员们意见纷纷,怨声载道,呼吁着要求大队也给他们也打一面池塘。于是几年后村庄的南边上就打成了村里的第三面池塘。到了八十年代初,村干部考虑位于村东的第一第二生产队的社员,距离北池和南池都比较远,生活用水困难,于是村里再次集中精力打成了第四面池塘。在合作社解体之前,我们村的四角各有一个池塘,从根本上解决了全村人的人畜用水,还有动工盖房子用水的问题。这当时在全公社二十三个大队中也是遥遥领先的。我们那代少年,人人都到池塘里挑过水。一担水大约有七八十斤,我们身小力薄只能挑半担。挑水过来叮哩当啷,摇摇晃晃,水往桶外直溅,半桶水到家经常剩下了一桶底。夏天还好说,到了冬天池坡上滴水成冰,一不小心哧溜一声就滑倒了,连人带桶滚到了结冰的池塘边上了。这种挑水吃的日子到了八十年代中期,村里安上了自来水后方才结束。我们的后辈子孙再没有重演挑水的故事了。
土是万物之本,水是生命之源。 池塘,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故乡人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畜用水,动工盖房,庄稼打药灌水,都离不开它。而且池塘为村里的环境优化,调剂空气湿度,也带来了积极的作用。坐在池塘边聆听那悠扬的蛙声和清脆的蛐蛐声,是乡亲们茶余饭后的一种享受;夏风吹来,池塘中荡起层层涟漪,蜓蜓点水,蝴蝶飞舞,烟波浩渺,犹如来到了仙境里的瑶池;撑根钓鱼竿,静静的守候在池塘边上,等着鱼儿来咬勾,是许多小伙子,闲暇之余最乐意玩的一个游戏。特别是那些十二三的顽童,夏天里的池塘就是他们的乐园。我孩子的舅家就在第四生产队池塘的边上,我两个间隔五岁的男孩一到星期天就往池塘跑。什么狗刨浮啦,仰浮啦,钻冒葫芦啦,样样皆通。特别是大儿子从六十多米宽的池塘东边,可以一鼓作气在水下钻到西边。害的他姥姥一到星期天,就成天手持一根长长的杆子,围着池塘转圈圈,把他往上赶。如果把他赶不上来,就跑到我家喊她女儿去助威。
岁月轮转,事物变换。九十年代以后,故乡的池塘渐渐的失去了它当年的光彩和功能。随后较小的老池塘和东池塘被推平夯实划成了宅基地,盖起了房子。另外两面较大的池塘虽然还在,但唯一的用途就是排洪蓄水了。村北第四生产队地盘上的那面大池塘,周围用网子圈了起来。可是由于缺乏管理,池坡上杂草丛生,池水混浊不净,夏天的时候还经常散发着难闻的味道。村南的大池塘,这些年成了自生自灭的养鱼池。每到星期天,会常常看到有外来的先生和女士们在池边钓走了一条条黄亮亮的小金鱼。
池塘的兴衰,验证了农村人生产方式和生活模式的变迁。一是随着自来水的入户,人们吃上了干净水,告别了靠天吃水的过去;二是农业机械化的实施替代了畜力耕作,农村很少有人再养牛养马了。
故乡令人心神荡漾的池塘终于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在快速发展的社会进程中,不得不寿终正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