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带给教育的启示与反思
岁末年初的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从武汉迅速蔓延到湖北全省,辐射到全国,波及全世界。这场疫情,对各级政府的执政能力、对全社会的治理能力、对全体公民的个人素质,都是一次“大考”。
然而,疫情也是重启未来的契机,矫正人类行为,化解“次生灾害”,也是教育有所作为的领域。
以下是摘自《光明日报》的一篇文章一一重大疫情给教育改革创新带来的启示。
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促使我们每个人进一步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思考我们的社会应该怎样科学有序运转,人类和自然界的万物如何和谐共处,也由此思考把我们的孩子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教育的宗旨与意义是什么,教育体系与治理该如何完善,教育工作者应该承担什么样的使命。
这次重大疫情对于教育工作提出了新挑战和新要求,教育必将“去功利化”,返璞归真到人本身的发展,教育体系将进一步完善,不仅要发展学校教育体系,还要大力加强社会教育体系,教育结构将会得到优化,教育治理会更为完善。
一、教育“去功利化”,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英国诗人多恩说过:“没有人是与世隔绝的孤岛。”我们所有人都是命运共同体,教育的价值就是把每一个个体培养成为有道德情怀、知识能力、忠于职责、身体健康的人,只有通过教育把每一个人都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我们的命运共同体中的每个人才能同舟共济。
这些年来,我国教育规模有了飞速发展,每个社会成员都能受到较好的学校教育,但是教育过于“功利化”,过于注重考试分数,注重考试技巧,注重专业技能,基础教育过度追求成绩至上,大学教育过度强调职业培训,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人的发展和教育的宗旨。
孔子云:君子不器。即教育是培养有道德、有情怀的君子,而不是工具。法国近代自然主义教育家卢梭把发展人的本性、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自然人作为教育的目标,他说,“从我的门下出去,我承认,他既不是文官,也不是武将,也不是僧侣:他首先是人”。
卢梭的教育理念深深感染了德国哲学家康德。康德读卢梭的《爱弥儿》入迷,以至于打破了他终身严格遵守的作息制度。卢梭的画像成为康德客厅中唯一的装饰品。1764年康德写道:“卢梭是另一个牛顿。牛顿完成了外界自然的科学,卢梭完成了人的内在宇宙的科学,正如牛顿揭示了外在世界的秩序与规律一样,卢梭则发现了人的内在本性。”卢梭也被称为教育史上的哥白尼。马克思站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高度,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既指人的心智的全面和谐发展,也包括人的身心的和谐发展和个体与社会的协调统一和全面发展。具体到教育目标,就是德智体美劳五育的和谐统一。
长期以来,我们比较重视德育与智育,忽视了美育、体育与劳动教育。五育是辩证统一的,体育是身体层面的发展,是其他各育的前提和基础,智育、德育和美育属于心智层面的发展,劳动教育是实践层面的发展。通过这次疫情,使我们明白:只重视知识的智育是不够的,其他各育也非常重要;教育一定要去“功利化”,回归培养人的初心;教育要公平,只有全国教育都发展好了,才能培养好每一个孩子,为构建健康的命运共同体打好基石。
二、重视社会教育建设,完善教育体系
疫情的发生提醒我们要树立大教育观,即“跳出教育看教育”“跳出学校看教育”,教育的作用与价值不仅是积累人力资本,更重要的是养成社会文明风尚,具备科学知识与现代公民意识。教育的对象不仅是在校的青少年,还包括社会的每一个个体。教育的内容不仅包括书本知识,更包括人类文明与道德教化的传承。教育的方式和渠道不仅是课程与课堂,更包括各类社会机构。
在我国历史上,社会教育由来已久。有史料记载,早在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的“聚民读法”,宋明时期的“乡约制度”,及元明清所设的社学、义学、井学等都具有社会教育的性质,这些教育方式明显地区别于西周所建立的“塾、庠、序、学”这样的学校教育体系。近代以来,蔡元培所倡导的“平民教育”、梁漱溟和晏阳初等人发起的“乡村教育运动”、黄炎培的“职业教育”等,都是社会教育的具体实践。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教育得到了极大发展,在爱国主义教育、法治教育和科普教育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社会教育当前也面临一些挑战,互联网为社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最好的载体和无限的空间,但是如何利用互联网做好社会教育的探索才刚刚起步。近几年各地建设了大量的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纪念馆、艺术馆、体育馆等。从职能看,这些都属于社会教育的专门机构。但是如何按照教育规律运行,克服娱乐化和商业化的倾向,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在青壮年离开农村到城市打工和求学的背景下,广大农村的社会教育如何开展,还有待探索。重要的是:我们比较重视学校教育,但是忽视了社会教育的建设,导致我国教育体系的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社会教育的不足既导致社会文明素养的缺乏与科学素质的薄弱,也导致学校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
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的实现,要逐步构建起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互相协调的、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
三、学校组织形态面临深刻变革,线上与线下教育融合发展至为关键
疫情发生以来,如此大规模地让学生在家通过在线学习接受系统教育,还是第一次,对在线教育的普及和提高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在线教育行业再次回到大众的视野中,同时在线教育所带来的利和弊,也引发大家对在线教育行业未来发展的讨论与思考。
在线教育的核心问题是教学资源开发和教育教学质量,真正实现网络空间带来的个性化、智能化教育模式。但是,目前的线上教学距此目标还差得很远,很多只是将网络当成日常教学的工具,从传统的“黑板+粉笔”转换到“网络+讲授”,没有发挥网络空间的优势。未来需要把学校教育的资源转化为线上教育的优势,线下与线上教育相融合成为变革的关键。学校不但要重视线下教育,同时也要重视线上教育,把二者的特点和优势充分结合起来。改变目前学校办线下教育,各类公司办线上教育的局面,学校应当成为开展在线教学的主阵地,而各类在线教育形态与机构应发挥网络技术和服务优势,帮助学校构建“智慧课堂”,帮助教师拥有线上教学的手段,服务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
线上教育的个性化、智能化也必然催发学校组织和教育教学形态的变化。由于人类获取知识的通道变得平等而开放,教师不再拥有“知识霸权”地位,教师与学生都是“学习者”。未来学校不再只是固定的、标准化的教室、教材和教师,而应该是活动的、个性化的、自主选择的教学设计、课程设计、活动设计,学校是丰富多彩的、自主发展的、个性化、多样化的空间。学校的任务不再是一味传授知识,而是给学生的发展提供动力、方法和能力。教师由学科专家成长为教育者,从关注知识点转向学生发展,从关注“教什么”转向学生“如何学”和“学到了什么”。
四、提升教育治理专业化水平和能力变得更为重要
教育与医疗卫生等都是专业性极强的行业,教育行政机构和学校领导需要有专业知识背景且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型领导任职。这次湖北重大疫情的关键时刻,临阵撤换了几个地市的卫健委主任,改由专家型领导担任,反映了医疗卫生行业的行业特征和组织特点。教育一样需要专家型领导。并且,未来随着人民群众对教育、医疗等优质资源的需求,教育在政府治理中的地位会越来越重要。
提升教育治理的水平和能力、配备强有力的行政领导力量至关重要,否则教育与医疗卫生等部门的声音就弱一些,尤其涉及多部门联动配合的时候,协调统筹的能力就相对不足。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深圳,在2019年初的机构改革中,将市教育局排在市政府机构的第三位,仅次于办公厅和发改委,并由常务副市长分管教育。这样在涉及教育重大问题的改革创新和教育资源配置等方面,就会加大跨部门统筹协调力度。深圳的经验和做法体现了教育治理改革的方向,值得借鉴和学习。
五、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服务人民健康生活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生活需要覆盖各个领域,除了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之外,还有社会生活、生态文明、身心健康等领域的需要。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结构优化既要与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相适应,又要与人民生活需求的发展相适应。
比如与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密切相关的医学类专业就亟待发展。在20世纪90年代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中,一部分高水平的医学院校合并到了综合性大学,这对于提高质量有很大益处,但是在随后的高等教育发展中也的确受到了影响。以学术型研究生培养为例,医学类博士研究生占比由1996年的15.3%下降到2018年的11.23%,医学类硕士研究生占比由1996年的10.0%下到2018年的9.27%。
这次疫情也显示出社区工作的重要性,急需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和能力的社区工作者。我国已经开展了培养社会工作研究生的工作,2018年招收了4146名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占全部专业硕士的比例为0.94%,未来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无论从这次疫情还是老龄化的浪潮看,全科医生、护士和护理等都有很大缺口,高职院校在培养护士和护理专业人才方面承担着重要职责。
我们既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学科专业和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类型调整机制,也要立足社会发展长远需求和国计民生需要,构建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的长效机制。重点支持高校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自主设置国家战略发展和改善民生急需的相关学科专业,进一步落实和扩大高校学科专业设置自主权,自主设置学科交叉融合且有利于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相关学科专业。
作者:李立国
(李立国系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
o 反思我们的教育
在这里,就聚焦“三生”教育反思(生命、生活与生存):学科老师有没有真正地去抓学科德育因子,与立德树人相结合,与培养核心素养结合,是否主动开发设计拓展与生命、生活、生存相关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教育渗透;家长在家庭教育时,注重这“三生”的教育了吗?
1.生命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还在全球肆虐,威胁着我们生命的安全,每个人都在这场疫情中更加珍爱生命,敬畏生命。
生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关于生命的探索总是永无止境的。
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的堆积”。灵魂的教育,它以生命影响生命,以灵魂唤醒灵魂。我们家长或老师要对学生进行“生命高素养教育”。
这是新的教育理念,是基于学生生命,通过显性或隐性的路径,尤其是教师的素养,来引领和点拨学生生命发展,培育学生生命潜能,不断提升学生生命价值。
它包括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发展规律、培育生命发展潜能、提高生命发展价值四方面。教育能否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关键在于教育能否促进个体的身心发展。
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生理成长、心理成长、社会文化各个层面,兼顾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不可忽视任何一个。就是我们倡导的“五育并举”,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
缺乏了对生命的教育,只注重和传递钱权名利的功利思想,分数至上,会让人无视生命,践踏生命。就在这疫情之间,复学前后,因孩子的学习问题,不能满足父母的需求,父母不能理解孩子在学习中的困感、困难,许多家庭发生了亲子冲突,造成无可挽回的悲剧,也是数不胜数的。所以教师、家长首先要探索生命的教育,方能对孩子们进行生命的教育。而这些文字只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2.生存
“生存”是生活存在的简称,也是自然界一切存在的事物保持其存在及发展变化的总称。通常指生命系统的存在和生长。只要你在生活,只要你还存在,你就在生存。
生存问题是人的根本问题,现在是AI(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正如我们看到的那样,集多项技术于一身,使机器可以感受、理解、学习并采取行动,无论是自食其力还是参与人类活动。),所以我们教育的视野要远、要宽、要新,如果再按老套思路教育孩子,可想未来孩子的生存情况、生存质量、生存幸福指数会是如何?
要在学生成长路上,我们抓住机会,教给孩子生存的技能和本领。
如何教会,就需我们深入思考和不断学习。
3.生活
生活教育的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线和重要基石,陶行知的生活教育三大原理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主张教育同实际生活相联系,反对死读书,注重培养儿童的创造性和独立工作能力。
陶行知把整个社会、整个人生都列入生活教育范畴,从而把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终身教育三者联系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大教育体系即社会终生教育体系。所以我们的老师、家长们要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不断的学习充实自己,才能引领好我们的下一代。
生活教育能使学生认识生活的意义;帮助学生提高生活能力,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教育学生学会正确的生活比较和生活选择等。
学生接受教育,是离不开生活,而学生在校教育毕业后最终要走向生活。因此,我们要重视学生生活能力和品格的培养。
由于我们缺乏对孩子的生活教育,当我们的孩子长大成人,结婚生子,却无法承担也不愿承担家庭责任及为人父母的责任。特别是我们的独生子,从出生、学习,到独立生活,除了学习知识,其他的父母一味的代劳,德智、体、美、劳样样缺乏。却忽略了这五大教育是相辅相成的,许多父母都抱怨说:孩子怎么不懂事儿呢?总觉得自己的付出没有任何回报,孩子呢,也会需索无度,非常的痛苦。
德智体美劳是对人素质定位的基本准则,也是人类社会教育的趋向目标,所以人类社会的教育都离不开德智体美劳这个根本,也不应该离开这个根本。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只有这五个方面均衡发展才能称得上是一个健康的人,一个健全的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我国教育历来也提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在实际教学中,智育教育往往是独领风骚,德育、体育、美育、劳育则往往被选择性忽视。从长远来看,小的方面则不利于个人成长成才,大的方面则不利于民族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乃至中国梦的实现以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五育"不能均衡发展的话,作为一个人,他的人格就不会健全,心身也不会健康。
比如,在疫情时期,都在强调要洗手,我们就可以结合现在丰富资源,如绘本、微视频等。有一位老师就结合利用《洗手》的绘本做成小视频,将阅读、英语教学、洗手常识融于一体进行教育、教学,孩子受益终身。类似这样的生活技能教育,我们是可以做得更细、更实的。
这样的课程,就是育人为本的课程,有生活气息,在生活中育人,培养品格;在生活中实践,检验、运用我们的品格,育活泼泼的人。教育离不开生活,全方位、全时空、全员、全局的育人格局,充分调动、挖掘一切资源指向完整人的培养。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成绩、分数、名牌大学,交给托管、补习班…,使孩子成为一个考试的机器,而不是活泼泼的人。
教育,要多元评价一个孩子,努力发现孩子的唯一(指特长、天赋或所热爱的事物),为他的唯一添柴加油;教育,就要这样静待花开,不要太急功近利,匆忙盲目追赶而疏忽了孩子在关键时段、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的培养。
愿我们的教师与家长共同携手走入这个特殊的新时代,学习用新的教育理念丰富自身,改变自己,更好地呵护、引领教育我们的孩子,让教育为我们的生命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