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改变环境再改变 人,环境不改变人也不改变
1、基本归因错误
我们总是习惯把他人的行为归咎于对方的个人特质,而不是对方所处的环境。
在开车的路上突然有人抢道超车,你本能的就会想是不是这个人的人品有问题。但是当你抢道超车的时候,你肯定会为自己找借口说你有急事或者其他原因。你不想被别人认为是彻头彻尾的混账东西。
在婚姻生活中,大多数人都把婚姻问题归咎于配偶天生的性格特点。比如丈夫就是一个天生顽固的人,妻子是一个不讲理的女人。
这就是把原因认为是对方的个性造成了,而不是环境造成的。
2、环境改变,结果改变
在叙事疗法中,把问题和人分开。在焦点短程解决治疗中,我们要找到例外。
要想减肥,需要少进食。少进食除了需要毅力,还需要改变环境。
节食主义者的头号信条是:缩小餐具吃错,使用小号的盘子,碗和杯子。外在环境的微小调整,能让你节食变得更容易。
3、坏习惯不是被改掉的,而是被替代的
停止旧的行为,替代新的行为。是一个很简单的过程。但是很多人会把这个过程定义成“改掉旧的行为,建立新的行为”。
坏习惯不是被改掉的,而是被替代的。改变坏习惯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困难的,因为当一个人的行为被定义为“坏行为”的时候,就是对这个人的否定,在情绪上和情感上对于改变都很困难。
当你用正确的行为来代替错误的行为的时候,实际上就是在改变了。一个人不可能每时每刻都在做正确的行为,但是当一个人做正确行为的时间多的时候,那么他做错误的行为的时间就会减少。
4、小调整,带来大改变
许多看似“性格内因”的问题,其实都可以通过改变环境加以纠正。环境中的小调整能带来大的改变。
小孩子不愿意读书,喜欢看手机,那一定是在家庭环境中所有的家里人都在看手机。如果在家庭环境里所有人都看书,那么孩子也一定会看书。
先改变环境再改变人,环境不改变人也不改变,环境变了人也就变了。
读书营第八天,改变也已经在悄然发生了,每个人都已经坚持读书一周,并每天坚持输出了500字。今天我们已经学习了营造改变路径的第一招调整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