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法自然偶得

道——生命之树

2021-11-02  本文已影响0人  三圣阳明文化书院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 春秋时期 · 老子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道——树根

一——树干

二——树冠

三——树枝

万物——树叶、花果

道(心):(无—有)

道(心):(空—色)

道(心):(静—动)

道(心):(体—相)

“道生一”就是无极而太极,太极就是“一”,“一”就是气,太极(一)是临界点,可以称之为宇宙大爆炸的奇点。有一个成语称为恍然大悟,就是突破这个点。

众所周知,人有两种生命状态,一种觉醒,另一种是睡觉。科学研究表明,人从觉醒进入睡觉,从睡觉到觉醒,都只在“咔嚓”一瞬间,如同拉开关一样。两千五百年前,老子却对这个司空见惯的现象发生了极大的兴趣,他在前人发现的基础上做了个实验,把从觉醒到睡觉的“咔嚓”一瞬间缓慢地展开,让自己从觉醒状态进入趋向睡觉状态,肯定有一个临界点,半梦半醒这个点就是太极。

太极之上,形而上为之道,称之为常道,本体论;太极之下,形而下为之器,称之为非常道,现象论。

“一生二”就是太极生两仪,两仪就是阴阳,气之动为阳,气之静为阴,动极而后静,静极而后动,天地万物因此开始生化;

“二生三”就是生天、生地、生人,即得清为天,得浊为地,得中和而为人;

“三生万物”是指因天、地、人的生化而成就万物的生生不已。

这是天、地、人、万物皆因气的阴阳消长变化而化生的过程,老子这里告诉我们,这个不断消长变化的阴阳之气的本身是非常充沛、刚健,它具有能够化生天、地、人以及万物的性,而要让这个性能够正常发挥其作用,关键还在于祂的这种充沛、刚健是否能不被干扰,是否能自然,所以老子紧接着说: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万物皆有阴有阳,阴阳的消长变动便形成充沛、刚健的气即“冲气”,“冲气”在造化过程中的清真、自然就为“和”。

由此可知“冲气”是天、地、人、万物所共同具有的性,是道按照自己的模样所赋予的,这个“冲气”能不能“和”是要看“冲气”在造化过程中是否能保持其充沛与刚健,能否保持其依然的清真和自然,而这一切又取决于有没有外在的干扰。因此,老子这里其实是在告诉我们,大自然是没有干扰的,所以是“和”的,有不“和”发生,只可能是在人的身上。

道(无)→一(有)→二(阴阳)→三(阴阳和)→万物

无极→太极(一)→二(天地)→三(天地人)→万物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