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简友广场壹贰叨逼叨

“后浪”太强,不晃会被撞到地上,“前浪”的危机感如何释放?

2020-05-06  本文已影响0人  壹贰说

五四青年节,哔哩哔哩的宣传片《后浪》刷屏了。

我的不少朋友纷纷转发,仿佛自己就是片子的“后浪”。初看,《后浪》让我喝了好大一碗鸡汤,内心确实有点兴奋;但再细品,这应该是一碗变了味的毒鸡汤。

《后浪》要代表年轻人,年轻人同意了么?

宣传片里的“后浪”们不代表绝大多数中国青年,绝大多数的青年他们出生于平凡的家庭,受着平凡的教育,做着平凡的工作。

宣传片里展示的“后浪”的生活可能只是大家平凡生活中的一点梦想,毕竟中国至少还有11亿人没有做过飞机,iPad pro 也不是人人用得起,用昂贵的机器人手办来学手艺更是少数有钱人才能享受的事实。

《后浪》中的青年只是很少一部分家境优渥的青年,这些出身良好家境优渥从小接受良好教育生活目标明确的青年怎么就变成了代表了当代青年的“后浪”了呢?

更多的青年,将青春的能量消耗在了生活的重担之上:为学业拼搏,为事业拼搏,为美好的生活拼搏,因为对比那些赢在起跑线上的“后浪”们,拼搏也许才是这些平凡的青年们可能的出头之路。

拿极少数“后浪”代表青年,青年们自己首先不同意:难道,平凡青年的平凡拼搏就不配拥有赞美么?

其次,《后浪》是“前浪”们的一场自嗨!

以前,说起青年们,“前浪”们觉得青年不着调,有的甚至给青年打上“堕落的一代”“叛逆的一代”等标签,感慨一代不如一代。“前浪”们更多看到的是“后浪”们的缺点,极尽贬低“后浪”之能事。

现在风向变了,“前浪”们突然开始对“后浪”们极尽赞美之能事:“所有的知识、见识、智慧和艺术,像是专门为你们准备的礼物”“从小你们就在自由探索自己的兴趣”“年轻的身体,容得下更多元的文化、审美和价值观”,仿佛一夜之间,“前浪”们就突然理解了之前他们极尽贬低的“后浪”们。

其实,他们漠视了当代青年们“是羞愧的自卑的迷茫的矛盾的苦逼的”,又粉饰出一片繁花似锦的青年幸福成长画面,期待着与“后浪”们“和而不同,美美与共”!

“前浪”们的自嗨感动了自己,但青年人表示不买账!

《后浪》本质折射出了“前浪”们的中年危机感

口红一哥李佳琪,1992年,打败了马云的男人;

李子柒,1990年,将中国传统文化输送出国门的短视频博主。

尽管凭借互联网技术和红利火爆起来的“后浪”们没几个,但还是让“前浪”们感到了阵阵危机:

拼新技术:电商、新媒体、短视频…这些新技术玩得好的可都是青年人呀!对于“前浪”们来说,4G还没用熟练呢,5G又滚滚而来,追赶新技术带来的红利,对于“前浪”们来有些吃力。

拼智力:“前”浪们接受完高等教育参加工作,“一招鲜吃遍天”,怎么和站在巨人肩膀上、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成长起来的“后浪”们比拼?

拼体力:一边是全身亚健康,满是职业病的中年“前浪”们,一边是仿佛“早晨升起的八九点钟的太阳”的“后浪”们,精力体力被双双碾压。

“前浪”们的危机感除了上有老下有小、房贷车贷下的生活憋屈,还有面对职场如狼似虎的“后浪”们的穷追猛打,“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倒在沙滩上”,这恐怕正是“前浪”们的危机来源。

前浪应该如何应对危机

其实,人生处处有后浪,人生处处是危机。有的“前浪”勇于放弃过去的成绩,以归零的心态重新开始,向后浪们学习,赢得转机。

“前浪”代表罗永浩,锤子手机创业失败,转身直播电商,首次直播交易总额1.1亿,第四次直播换来了直播观看人数4892.17W,当场3632.74W的亮眼成绩。——放下前浪的身段面子,前浪的带货能力丝毫不输直播一哥一姐们呢。

危机危机,有危也有机,正视现实,拥抱变化,敞开心态,积极学习,方能转为危机。

你怎么看待《后浪》呢?欢迎大家评论区说出你的看法。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