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竟然成了一种商品?

2019-01-03  本文已影响14人  喵馨咪

这可能是刚刚过去的2018年中,最具“诗意”的商品了——雪人。

12月30日,成都龙泉山森林公园,因山上积雪不多,有村民沿路向游客兜售雪人。造型好的雪人20元钱一个,没造型的纯雪5块钱一盆。回应称,买卖雪人未明文禁止,是正常的市场经济行为,若游客发现价格欺诈等情况,可接受举报投诉。

如同老舍先生在其名篇《济南的冬天》里所感叹的,“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村民向沿路游客兜售雪人,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雪不够大,所以,积少成多把雪当成商品兜售,体现了劳动的价值;也正因为积雪少,一般人才有把雪人带回家,多保存一会儿的念想和冲动。倘若积雪遍地,每个人都能够就地堆雪人,这个买卖就缺了市场。

当然,这些当地村民卖的,游客买的,其实都不只是雪人,而是都市生活中难觅的“诗意”。

雪在中国文化里,有着独特的韵味,无数文人骚客拿它来作文章,并留下了不少传诵至今的诗句。如果说这是文人对雪的浪漫赋义,那么,当雪可以被具体标价进行买卖,这就是一种属于普通人的小浪漫与小诗意。

都市里的人尤其对雪怀有天然的好奇与好感。雪之于他们,无需通过绞尽脑汁的美文妙句来提炼升华,本身就是惯常的生活里一种难得的调剂。

但凡下雪,朋友圈总是会刷屏。堆雪人已不再是小孩的专利,它可能是最能激发童心的自然之物,雪天是最能够让人放松的天气。每个人在它面前都可能找寻到某种尘封已久,却又原始般的好奇与欣喜。

尘世生活中,“诗意的栖居”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把日子过成诗”既显得矫情、也不太可能,但像买雪人一样,给世俗生活偶尔创造一点诗意的留白,这个未尝不可以有。

转瞬即逝的雪人、持续片刻的诗意也能成为商品,这是一面镜子,照见在物质充裕的时代,人们对诗意的渴望。下至个人、上至社会,或许这也能提供一点思考,人如何活出诗意,如何享受惬意自如的生活状态,我们该怎样努力?

新的一年,愿每个人都可以在平常的生活中,遇见诗意,并有享受诗意、制造诗意的能力。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