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时间哪儿去呢?
阅读时间哪儿去呢?
在近日举办的“破解之道:透视中小学读写教学的热点与难点”论坛上,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汪锋发布了《中小学读写现状调研报告(2019)》(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约89.4%、90.4%受访者分别对阅读、课外读物感兴趣,79.4%的受访者喜欢写作,但只有65.3%的受访者希望进行更多的写作练习。此外,约81.8%的受访者表示有丰富的读物可供阅读,78.9%的受访者家中藏书较多,86.8%的受访者可以自由选择读物,69.4%的受访者会经常买书。但受访者的阅读时间却令人担忧。《报告》显示,约19.6%的受访者每天的阅读时间不足0.5个小时,50%的受访者每天阅读时间为0.5-1个小时(不包括1小时),而且随着年龄的提升,每天阅读时间不足1个小时的学生明显增多。(孙庆玲/中国青年报)
看这个报告,我感觉到这个调研报告不太真实,或者调研报告所选取的受访者不随机,不具有代表性。这好比在医院里调查全地区人民的体质情况,肯定得出的结论是有病的人多吧。我感觉所选取的受访对象很特殊。“78.9%的受访者家中藏书较多,86.8%的受访者可以自由选择读物,69.4%的受访者会经常买书。”这组数据应该在目前这个教育现状下是很难达到的。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民的数量是不容忽视的。应该占绝大多数的农村学生是没有藏书,也不可能拥有自由选择读物的权利。他们的书包中,除了资料还是资料。他们的家中除了课本还是课本,很难看到任何课外阅读的书籍。
学生阅读的时间每天不足一个小时这是一个奢望。农村孩子一周都没有一个小时的阅读时间,有的甚至一学期都没有一小时。为什么没有呢?我认为会是一下几个原因:
1、家长意识落后。很多的农村家长认为课本才是最重要的。他们拼命的监督学生学习,监督学生做作业。他们认为学生就是要学课本。看课本以外的书籍就是不务正业。很多农村的家长认为,课外书籍就是闲书。学生会因为爱看闲书变得不好好学习。家长对于课外读物非常的厌恶。他们禁止孩子看课外书籍。也很讨厌老师布置让学生看课外书籍。他们认为课外书籍不会让学生的成绩提升,相反会让他们的成绩有所下降。不知道家长从什么地方得出结论,课外书籍是会把孩子引诱变坏。因此,家长决不允许孩子拿出时间去读课外书籍。家中就没有阅读课外书籍的条件和氛围。
2、老师认识不够。虽然从国家层面上对于学生的阅读有一定量的要求,但是这种要求只是一种文件,很难落到实处。因为很难对于阅读进行一个量化,很难进行督促和考核。国家层面的要求落实,只能够通过语文考试中几道题去检测。面对成绩考核,老师更看重的是成绩的提升。成绩就是收入,就是名利。很多老师尽可能的给学生多讲考试内容,尽可能的做更多的习题。所谓的重视阅读,就是摘抄几段关于常考名著的典型题型,让学生去背诵。老师自己也不相信阅读能够提升成绩。学校不需要任何的理由,他们只是看成绩。即使很愿意让学生阅读的老师,也不敢拿学生的成绩开玩笑。学校里学生的课外阅读几乎师没有专门的时间和空间。
3、学生没有时间去阅读。我们如果了解一个学生的学习时间,也就不会纠结学生为什么没有时间去阅读?一个小学的学生,从早晨八点钟走进学校后,就开始早晨的四节课。这中间除了课间十分钟,就是一个十五分钟的大课间。这些课间,学校考虑学生的安全,会安排老师督促学生预习下节课。中午,属于学生的时间可能是两个小时。这两个小时,包括学生吃饭和来去学校的时间。剩下的时间学生就用最快的速度去写作业。下午就是学校安排的课程和一个大课间,还是有明确的任务。晚上放学后,学生的时间还是属于作业。有的学生需要上辅导班,有的需要做各种资料。每一个孩子每一晚上都睡得很迟,都在忙着做作业。现在从一年级开始开设的科目有语文、数学、科学、品德,这几门是考试科目,都需要考试,都每一天有作业。而且三年级以后还会增加英语。学生仅仅学习这些科目都没有时间和没有精力,哪有时间阅读呢?现在的学生没有玩的时间和玩的精力。
4、没有专业的人去引导。关于阅读,没有专门的老师引导学生。学生都是出于一种自由的摸索状态。老师没有时间去关注阅读,学生只凭自己有限的经验去试着阅读。没有专门的引导,很难体会阅读的乐趣,很难有机会和别人分享阅读的乐趣。这样,孤独的阅读让学生没有坚持的同伴和支持者。
阅读的效果需要时间,简单的成绩考核是很难体现。阅读是对于一个人的精神世界的丰富。我们很多人上过学,但是没有阅读,精神世界是干瘪的。为了有一个丰满的精神世界,拿去书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