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药神》“药神”是怎么炼成的?
《我不是药神》,电影中的程勇和现实中的陆勇都这么说。那到底谁才能配得上“药神”的称号呢?

神药
要找出药神,首先要认识“神药”。
可以称神的药有很多,青霉素是一个典型的代表。有人说,青霉素的面世,让人类的平均寿命延长了20年。
神药面世自然带着“神”性,在没有耐药的细菌世界里,青霉素所向披靡,药到病除。
价格当然也神的很,在很长的时间内极其昂贵,只有少数权贵和富豪才用得起。
随着时间的推移,青霉素制造工艺不断提高,价格也一路向下。现在一支青霉素的价格不到一袋盐水的1/10,也就是几毛钱。
看着如此平民化的青霉素,你还能想象得出当年的“神药”风采吗?
在这次的舆论漩涡中,神药的名字是格列卫,通用名是“甲磺酸伊马替尼”。
不用化疗,不用忍受明显的痛苦,甚至不用住院,不用影响生活工作,这种药片就能让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长期生存,使这种不治之症成为慢性病。
这类神药还有很多,有的能轻易治愈丙肝,有的能让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存期大幅度延长。
这些神药代表了现代医学科技的进展,也让癌症的治疗效果大幅度改善,在茫茫黑夜中蹒跚了很多年以后,人类终于看到了征服癌症的希望。

药神
认识了神药,就不难辨别出“药神”了。
开出了神药处方的医生是药神吗?
神药的制造者是药神吗?
神药的营销者呢?
帮人买药的人呢?
显然,这些人都不值得封神,自然也称不上药神。
能够称得上药神的人,是创造出神药的人。青霉素的发明人亚历山大·弗莱明自然配得上药神的称号。
研发出格列卫的人自然也配得上,请对这三个名字投以10秒钟的注目礼:
肿瘤学家Brian J. Druker
前诺华研究人员Nicholas B. Lydon
Memorial Sloan-Kettering癌症治疗中心的Charles L. Sawyers
但是,再往深处思考,真正的药神,应该是推动新药诞生的机制。

人性
《我不是药神》,反复叩问的是人性。
关于人性,最精彩的论述来自英国思想家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
人是自私的吗?当然是的,一个连自己都不爱的人不值得尊敬。
每个人都有爱心吗?是的,每一个人都有。即使地球另一边的人遭受厄运,得知消息的你也会心生同情。
人性自私,但同时具有同情心和爱心。
但是,人的同情心,是随着人与人之间距离的拉远而急速下降的。
你有多少微信好友?几百上千吧。在这些朋友里面,有多少人是真正爱你的?有多少个是你拿起电话来,对方就放下手上所有的东西,听你倾诉的?有多少人是说我要借钱,我需要帮助,对方就不顾一切不顾成本的去帮你的?
有20个吗?有10个吗?有5个吗?很少的。
我们只能爱很少的人,爱心是不能扩展到很大的范围里面去的。
海地地震10万人死亡,听到消息的你有什么反应呢?慨叹一番后,该干嘛就干嘛去了。这是正常反应,你的爱心就这么一点点。
但是,我们需要许许多多的人提供帮助,需要人帮我们修建房屋、生产食物、制造衣服,还需要有人帮我们研发药物。
你曾经获得过多少人的帮助,几百人,几万人、几千万人?无数的人。

这么多人为什么帮助你?多数是因为他们自私而已。
小圈子靠爱心,大世界靠市场。
要想让别人帮你研发新药,无疑需要这个大世界中的市场。
神药诞生的“元机制”
上述那些药神值得尊敬,是因为他们为全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仅此而已。
这种尊重,与他们的个人品德无关。我们不知道他们的品德如何,也不需要知道。
秦王嬴政的品行再坏,不影响他对中华民族的巨大贡献,也不影响他千古一帝的历史地位。
不要认为成功者甚至历史伟人必然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事实往往相反。
那几个药神值得尊敬,不过他们只是完成了自己的工作而已。他们的工作之所以能够顺利完成,无疑是取决他们所处的系统给予的支持。
新药研发需要巨额资金、高端实验条件、高效团队、漫长的时间和巨大风险。大部分研发项目都会胎死腹中,使巨大的投入颗粒无收。
不过,只要有足够巨大而长期的投入,其它的条件都会慢慢具备,人、技术、设备、软件环境都不是事。

条件具备了,神药的出现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有很多人可以让神药诞生,那三位创造格列卫的学者只是比较幸运而已。
那么,向新药研发长期巨额投入的大资本家称得上“药神”吗?也许是吧,但我真不愿意将他们当神看待,他们只是为了逐利才这么做的,我不愿意因为他们这么显著的自私行为而仰视他们。就是他们让面世的神药极其昂贵,在全世界搜刮病人的血汗钱。
其实,真正称得上“药神”的,应该是推动大资本家向新药研发进行长期巨额投入的机制。是这种机制的存在,决定了神药的诞生。
欧美神药层出不穷,中国印度却只能仿制或购买,也许有经济和科技实力的原因,但更加重要的是没有这种机制。
我们无法在简短的篇幅中探讨这种机制是怎么样的,但可以肯性的是,这种机制有这样的功能:长期巨额的资金投入,必然会带来巨额的利益产出。
这个产出需要有多么“巨额”呢?至少要“巨额”到能够吸引大量资本投入到新药研发当中。
没有这个条件,神药就不会诞生。没有了新药诞生这个“1”,后面有多少“0”都没有意义。
这种机制,我们姑且称之为神药诞生的“元机制”。
中国迫切需要这种“元机制”
在当今的中国,培育并保护这个“元机制”极其重要。
人们对健康的追求是无止境的,而每一个人早晚都会面临巨大的健康问题。当大量中国人耗费一半家产向欧美医药企业买命的时候,当中国医保举全国之力向外企买药的时候,中国离再次衰弱就不远了。

我们是否可以象印度那样强用(盗窃)欧美的知识产权呢?不可以,因为中国不想成为印度,中国的目标赶超欧美。在印度那样的机制下,永远不会诞生神药。中国也不愿意破坏全人类的神药诞生机制。
在神药诞生初期,价格必然昂贵,但是,用不了几年,价格就必然会大幅度降低,神药的价格神性不会持久。
那么,为了维护这种“元机制”,没有钱的穷人就该死吗?当然不是,我们应该努力创造其它的机制,来保证人人都能得到有效的医疗。
但是,前提条件是,不要伤害真正的“药神”,不要破坏“神药”诞生的“元机制”。
这事关中国人的长期福祉,糊涂不得。中国人最大的福祉,在于神药在中国的不断诞生。
只有这样,国人的财富才能留在国内,国人才有能力帮助需要帮助的国人,我们才能够尽早象欧美一样,尽早建立起健全的医保制度和贫困救助机制。
终有一天,中国医生看病不需要考虑患者的经济状况,我渴望尽早看到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