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随笔想法散文

初中风气

2021-07-15  本文已影响0人  颓废思物者

      想写这篇文章很多时间了,但是因为前阵子忙着考试给忘了,就先给它补上。

      实不相瞒,那篇《追忆小学》最初的标题便是《初中风气》。想着先从小学代入到初中,可没想到写着写着有点偏题了,索性放弃。

      借用那篇文章的开头:“我在一个中规中矩的小学毕业”。对我而言,这所小学没什么特殊的,本就是公办学校,唯一特殊的可能就是我们语文老师特别严厉吧。

      但是我一进入初中,就突然感受到了世界的广阔,人群的复杂。我运气比较好,进了一个还不错的公办学校,只不过我们这届的人数比较多(六百多号人,直接可以和我小学媲美了,而且后面几届人数在不断增加)。分班也进了个还能凑活的班,大多数同学人都还挺好。但是,这学校同学说脏话的人有点多。(我本来不说的,被带偏了,正在努力克服。)

      我来稍微简单的提一下自己认为初中风气。

      主要的两个是在情感方面和交友方面。

情感方面

      呃,确实,感觉总体谈恋爱的比较多。我们学校的好班谈的人挺少,平行班谈的很多。刚开始知道有人处对象我还挺震惊的。扳扳手指头算算活过的年数,也没几年啊,十二三岁就开始谈恋爱了?属实震惊。后来在补课班听到的八卦多了,感觉也就那样,毕竟别人谈不是我谈。

      但确确实实没想到这竟然是种风气。我在网上认识了一个在宁波和我同龄的人,也在网恋,我不敢确定是不是外地也这样……

      反正不提情侣间情情爱爱,单来看名称变化。近几年“cpdd”“处cp”等词语开始迅速传播。但你去和“谈恋爱”等正经词汇相比,它们总有股快餐的味道——食用快速,吃完就扔,概不负责。再区分的开点,谈恋爱多数是为了结婚而谈(如此,上文的“谈恋爱”有多少是结婚心思成份的不得而知),但不排除有些人不婚主义,他们认为谈恋爱是最佳的状态,结婚反而会束缚他们的本性,带来很多麻烦。

      我非常认同语文老师的一句话:“别在十五岁的年纪做二十五岁的事。”确实,有些人会看见别人谈的风生水起甜甜蜜蜜,觉得自己应该也有这样幸福的时刻。可是他们从来不考虑后果。不要让它毁了你的前途,在正确的年纪做正确的事。

      我刚开始更重视于结果,因此并不是很能理解那些人。毕竟在初中处对象谈恋爱的人,有多少能够结婚?少之又少。现在是初中,还有高中。那些人能完全保证高中和你的初中对象兢兢业业的经营一段感情吗?再说宽点,还有大学。如若真有人挺过来了,我也不说啥了,那是真爱。

      现在的我更注重于过程。初中生大多谈的是一种感觉,互相暧昧、喜欢、吸引的感觉,被异性在乎的感觉。因此你如果谈个恋爱谈出来段佳话也挺厉害。

      写完这段感觉挺得罪人的,但是我都憋两三年没吐槽,不管其他的了。

交友方面

      毕竟到了初中,遇到的人多了,经历的事情也多了。

      我对此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人类的五花八门。有人很奇葩,有人很心机,有人很爱炫耀。甚至你会发现,这个人身上的缺点你是真的真的很讨厌。小学时,我本着和平友善的态度和人交谈,落得了个“全班皆是我友”的下场——朋友不少,可都不是真心朋友。 

      初入中学,我也是以和事佬的态度去交友。确实,很多人我都挺熟,但它的代价便是我成为了他们工具人。我人好交谈,做作业也挺认真。别人经常问我要作业去抄(差不多六七年级),刚开始我对此没什么异议,想着反正我认真做了,你们爱抄不抄。后来一天天的这样下去,便有些不耐烦了。一气之下决定断一个月时间(疫情原因在家上网课),就和我两个经常唠嗑的人交谈。那段时间我是真挺舒服,朋友圈不发不点赞不评论,别人问我要作业我也不回。也就那段时间,我才真正认识到了一个女生的真实面目。她发了条朋友圈,发表了一下自己对于考试作弊的看法,里面的内容义正言辞的说明了她对考试作弊的厌恶和唾弃,希望那些人能改过自新,不要执迷不悟。光看这条朋友圈没感觉啥,可偏偏她把我屏蔽了。接下来,在英语的课堂练习中,她给我发了条问答案的消息。我自然没回,毕竟懒得睬她。不过一切也就了然了,好家伙,我成了她的工具人(/-(エ)-\) ?

      结合一些同学的照片和言辞,我所推测出来她为嘛要把我屏蔽:

1.想让我不知道她是正义使者好问我答案

2.不想让我知道她和同学之间的矛盾以免让我对她有偏见

(我前面那个女生朋友圈事件没讲完整,有个作弊的人是她朋友,她这样发自然是打了她朋友的脸。朋友有些不开心,她在一旁苦口婆心的劝她朋友不要做这样令人唾弃的事情,朋友一激动就吵起来了,说你别管我,我爱怎么做怎么做,然后她还在劝……好像是这样吧,我也说不清楚,听说她似乎在私底下说过她朋友是绿茶。反正事情太麻烦了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我也不好评论。)

3.活脱脱让我成为她的工具人

      so

      这件事情的结果就是:

      在朋友的语言烘托下,我把她删了。

      删完之后还发了个朋友圈庆祝。

      关于我为什么删她,说实话我觉得自己当时受了点刺激,想看看删了之后她会干些什么(还没删过人纯属好奇),其次,我也不想和她阳奉阴违的相处,我做不到。

      完了后过几天她知道了,也发了个朋友圈,说我什么现实里唯唯诺诺网络上重拳出击。(我:????哈?有本事出来打一架!)下面她的评论也是*********(脏话太多)。这还算好的了,她私底下还叫我婊子(有截图为证)。不得不说我这心理素质也挺好,毕竟我做过的事情我认,我会承担所有的后果,包括她的恶意辱骂。

      也就是这件事情,让我真正地去重新思考朋友的意义。

      我开始缩小朋友的范围,或者说,去寻找真正的朋友,那些愿意真诚地和我讨论分享想法,志趣相投的人。

      还好,我找到了,找到了她们。

     

      分享了那么多事,可能有人说我小题大做,可能有人说我自以为是,可能有人说我斤斤计较。反正我对待言论的想法一向是:你有你言论自由的权利,我也有我赞同与否的权利。

      讲这些事一个是说一下我看待友人的变化,一个是吐槽一下我那小小的经历(一激动就偏题了ヽ(ー_ー )ノ)。

      说到交友方面风气,我发现了个问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物质(有可能是我遇到的人大多开始重视物质)。有些人就是奔着对方有钱去和他交涉的。毕竟在一些特定节日,家境好的人出手比较大方。

      我也见过某些人为了拉拢人脉送了很多物质东西,不过我自认为这是无用功。你送再多的礼物也抵不住现实的热浪。物质交情反而会暴露人性。不过如果真有人愿意花大价钱去搞一堆虚情假意的东西,我只能说,你人傻钱多。

      唉,我是真觉得在这环境下保持自己还挺难。这就好比一个很洗脑的语言特色,你同学朋友都在疯传,而你控制着自己,不让你自己和他们一样。

      这也让我想起了一道我思考过的语文题目:你觉得“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和“…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相矛盾吗?为什么?当然,这种题一般都是答不矛盾。不过这个答案让我思索了很久。因为我确确实实在刚开始不知道它的不矛盾之处在哪。后来倒是知道了,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本质不同。莲花的叶子和凡人不一样,它就算身边是淤泥,可拿起后叶子还是一尘不染。而守不住本心的人,在经过他人的影响后,多多少少会有些变化,倒也符合“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最后再放段丰子恺先生说过的话以示衷心和所愿吧:

      “不滞于物,不殆于心,思而惘顾,行而桀黠。”

      愿所有人皆能活成自己的样子。

      拜拜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