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

知止而行 方能致远 __ 《荀子·修身篇》08

2021-01-05  本文已影响0人  乐德乐

夫骥一日而千里,驽马十驾,则亦及之矣。将以穷无穷,逐无极与?其折骨绝筋,终身不可以相及也。将有所止之,则千里虽远,亦或迟、或速、或先、或后,胡为乎其不可以相及也!

解析:

心之所安爲止。“止”在儒学里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兼有目标和标准的含义,是参照道义和礼法而言的,如知止、容止、举止、行止等。

将,抑然之辞。“将......将.......”这一句式相当于“ 是......还是......”。

译文:

骏马一日而能千里,劣马跑十天也能到达千里之外。如果是打算穷尽无限的远方,追寻没有尽头的天涯海角,那么即使跑断筋骨,终身也不可能达到。如果是有一个固定的目标,那么千里之外虽然遥远,或快或慢,或先或后,怎么会不可以达到呢?

惠施与庄周

不识步道者,将以穷无穷,逐无极与?意亦有所止之与?夫坚白、同异、有厚无厚之察,非不察也,然而君子不辩,止之也。倚魁之行,非不难也,然而君子不行,止之也。

步道者,修身的人。不识步道者,荀子暗指下文的名家、墨家和阴阳家等。这里,荀子已经从上文的比喻转到修身上来了。意,与“将”一个意思,表示选择。

“坚白、同异、有厚无厚”,是名家公孙龙和惠施等最早提出来的命题,后来各家都有参与辩论。这些思辨涉及抽象思维的范畴,类似于西方哲学认识论和形而上学中的“概念与实体,感性、知性和理性”等。儒家的传统是注重社会实践,而忽略这些宇宙普遍性问题的探索,即使老庄也是浅尝辄止,存而不论的。孔子把他们归为“怪力乱神”,老子认为“不可致诘”。不能不说,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社会治理,以人为本的理念,特别是儒家思想主宰官学数千年,像名家这样的流派逐渐式微是非常可惜的。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在论述六家要旨时,认为名家过于纠缠不清,有违常理和人情,这在中国的思想界非常具有代表性,重情理而轻抽象思辨。

荀子认为,不是不能把它们弄明白,而是不值得去弄清楚,君子有所为而有所不为。这就是“止”。荀子强调做学问是为了成为君子和圣人。在儒家里面,荀子的包容性是最强的,他尚且如此态度,注重心性的孟子当然更不消说了。荀子遭到儒家正统的排斥,孟子一派作为主流演变为宋儒理学,其保守性可想而知。

察,复审也,昭著也。辩,判也,别也,明悉也。难,诘辨也。这三个字的含义接近,都有探微而明辨的含义。

倚魁:yǐ kuí ,一般解释为“奇傀”,即奇怪之义,谓偏僻狂怪之行。但是“坚白”、“倚魁”两句,明显是并列结构,而不是起承关系,前一句讲名家的抽象思辨,这一句指阴阳家的天象理论和实践,这是我一己之见,请方家指正。倚:恃也,偏向于。魁,指北斗星。倚魁,就是通过观测星象来预测判断政事盛衰和吉凶祸福,这是强调修身的荀子所反对的。

译文:

不懂得依据先王之道修身的人,是试图穷尽那些无穷无尽、虚无缥缈的东西呢?还是应该心中有确定的目标,行动上有所不为呢?审视“坚白、同异、有厚无厚”这些命题,不是不能弄明白,但是君子不去做这样的辩论,因为这是君子所不为的;观测天象以决政事,这样的做法,不是我们不能去诘难,但是君子不会这么做,因为这是君子所不为的。

故学曰迟,彼止而待我,我行而就之。则亦或迟、或速、或先、或后,胡为乎其不可以同至也!故跬步而不休,跛鳖千里;累土而不辍,丘山崇成;厌其源,开其渎,江河可竭。一进一退,一左一右,六骥不致。彼人之才性之相县也,岂若跛鳖之与六骥足哉!然而跛鳖致之,六骥不致,是无它故焉,或为之,或不为尔!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解析:

故学曰迟,迟,疑为“止”之误。同,同样。崇,可以译为“终”,但似乎“高大貌”更合乎语感。厌,鎭也,压也。县:通“悬”, 远,悬殊。六骥,指六匹马拉的马车,是天子的座驾。

译文:

所以学习上所谓的“止”,是说目标固定在那里,我们采取行动去接近它。那么,或慢或快,或前或后,为什么不同样可以实现目标呢!一步一个脚印不停息,跛脚的乌龟也能爬行千里;不停地堆积泥土,丘陵高山就能耸立在我们面前;先压制住水源,然后开拓沟渠分流,长江黄河也可会枯竭。(但是),如果一会前进一会后退,一会左一会右,那么用六匹骏马拉的御驾也到达不了目的地。人与人之间在才能和性情方面的差异,怎么会有跛脚的乌龟和御驾之间的差距大呢?但是,跛脚乌龟能到达目的地,御驾却到不了,没有其他的原因,就是有的人行动了,有的人没有行动。即使路途很近,不走就到不了;即使事情再小,不去做就不能完成。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