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导论福音书哲思

《使徒行传》导论

2017-06-08  本文已影响192人  卓仁爱

从圣经的角度:《使徒行传》是福音书和书信之间的桥梁。从教会的角度,同时它也是保罗各卷书信的背景说明。它记录了教会的起源和早期的发展。钟马田认为它是教会的一剂补药,[1]它有教会发展所需所有教义的沃土,也是门徒训练最好的例子和范本。因而研读《使徒行传》对教会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作者

路加。路加是一个医生(西4:14),受过高等教育。现代大部分人认为路加是一个非犹太人,来自彼西底的安提阿。他从和保罗在旅程中遇见后就一直跟着保罗,无论是在布道之上还是在牢狱之中,他都陪着保罗,成为保罗身体和心灵最忠实的帮助和安慰,正所谓一生不离。公元4世纪的耶柔米认为,路加一生未娶,无子无女,享年74岁,最后死在庇推尼,最后骸骨被移葬至君士坦丁堡。[2]

1、内证:通过“提阿非罗”(徒1:1)这个词,我们知道路加在《路加福音》中(路1:3)也用过这个词。因而有人说,两本书是同一个作者,《使徒行传》是《路加福音》的续篇。本人不是完全认同这样的说法,路加在《路加福音》中把耶稣的一生完整地整理和记录下来,在《使徒行传》中把教会的早期历史及发展轨迹完整的记述下来,但它们的写作动机和目的是有些差别的。《使徒行传》的目的是护教(向当时敌对教会的群体解释,教会是合法和合理的),宣教(我们是要让更多的人经历神),和传扬福音(宣扬福音的本质是什么)。《路加福音》的目的,讲解耶稣基督一生的事情。

2、外证:游斯丁在反马吉安序言中有提到这个观点,在《穆拉多利经目》中也有此书(公元170年)。爱任纽《反异端》中提到路加写了福音书,亚历山大的革利免(《杂篇》(Clement of Alexandria,Stromata)在引喻使徒行传十七章时称路加为使徒行传的作者。特土良在《驳马吉安》(Against Marcion)认为保罗与路加有关。犹西比乌《教会历史》和俄利根(Origen)也有同样的记载。

二、写作时间、地点

传统的说法,公元62-64年。使徒行传应该晚于保罗被囚在罗马的时间(公元62年),要早于尼禄逼迫教会和圣殿被毁(公元64年)。还有很多学者认为是使徒行传完成于公元70年之后的时间,至于多晚,可以晚到第二世纪。我们采取第一种传统的说法。

三、《使徒行传》的特色

1、《使徒行传》为教会提供了历史方面的依据。

历史方面,《使徒行传》提到30多个国家,50多个城镇,人物100多号人物,教会是如何发展有详细地说明。

2、神学方面方面的支持

神学方面,《使徒行传》要解决犹太人是如何信耶稣和外邦人如何信耶稣的问题,以及告诉我们如何有效地布道和宣教。《使徒行传》里要强调的是圣灵在教会里的绝对主权。因而有人称本书为圣灵行传。

3文学方面,《使徒行传》和《路加福音》是新约最长的作品。

新约圣经若论文章数量的话,应属保罗最多,总共写了13封书信,从罗马书开始一直到腓利门书。若论字数谁写的最多的话,通过排版,最长的是路加。《使徒行传》的文学优美,路加用希腊文写了这本书,从他的遣词造句上,他的希腊文是很好的,鲁迅先生赞扬《史记》的话,也可以用在这里“史家(教会史)之绝唱,无韵(希腊文)之离骚。”

四、如何使用《使徒行传》

1、寓意式运用

通过寓意解经法,找到文本所发生事件的深层含义,以这种含义来对我们当下的生活和信仰进行正面地教导,这样的解释和运用可以处理一些问题,但这样的解释也需要小心,避免过度解读。因为过度解读比不解读更不好。

2、阉割法运用

把《使徒行传》的事件分割成哪些是应该效仿的榜样和必须遵循的实际。这样区分的标准是什么?众说纷纭,不一而足,没有统一的标准,谁对谁不对,只有神知道。因而我们也要小心。

3、管理法运用

从《使徒行传》中找到有关教会建造的构架和领袖培训的特质,现代很多宗派都从中找到教会管理的依据,例如公理宗,长老会,圣公会。[3]但你不能因为你是从《使徒行传》里得出的教导,别人和你不一样,你就说,别人是不对的。

总而言之,我们要小心使用《使徒行传》,切勿盲从和自高自大。

4、对比法

对比《使徒行传》教会的特点和我们现代教会的特点,然后进行一些反省!

a、委身度不同

使徒时代的教会凡事以教会为主,教会会要求信徒对基督完全地委身和给予福音的使命。但今天我们是以人为主,凡事单顾自己的事。

b、怀疑度不同

使徒时代的教会对真理是不容怀疑的,他们宣告绝对的真理,没有似是而非的道理。但我们今天随着多元社会的发展,教会真理的绝对性受到挑战。我们有些时候认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最没有理的是教会。甚至有时候教会比社会对真理的坚持还要差。

c、福音的全面性

早期教会的传福音是全民性的,今天的教会由于受社会专业化分工的影响,认为传福音是一门技术性的活,结果大家都不愿意做,只有少数人的在做。

d、资源配置上的不同

今天我们的教会花了大量的代价在自己的身上,而初期的教会是把最好的资源投去宣教。

e、对于复兴观念的不同

今天的教会希望通过人的办法和努力带来复兴,但自己却在复兴的潮流中,迷失了方向,而早期的教会他们从来没有提过复兴,而是靠着圣灵一点一滴地在作神家的事工。

f、对于困难的不同

今天我们的教会是因为困难而找耶稣,早期的教会是因为耶稣而受苦难。

五、《使徒行传》的主题

个人觉得《使徒行传》的论述就是教会初期,使徒们在圣灵的光照下,所进行的普世宣教。

钥节:徒1:8但圣灵降临在你们身上,你们就必得着能力,并要在耶路撒冷、犹太全地,和撒玛利亚,直到地极,作我的见证。”

因而关键词是:圣灵、见证和逼迫。这些也是《使徒行传》的主题。

1、圣灵

圣灵是使徒行传的隐含的主线,全书总共用了55次之多。在《使徒行传》中,圣灵的工作非常明显。早期教会的历史中如果少了圣灵的属天冲击力,那么教会就会被仇敌扼杀在襁褓中。因而有人说这本书应该叫作圣灵行传比较恰当。

2、见证

见证是一个基督徒领受基督生命后的外在表现。见证在使徒行传中随处可见,只有通过见证,才能让人看见基督的生命在门徒身上的改变和表达,这是我们要学习的,宣道不仅是用属灵的知识和眼光,也要用我们生活的见证去彰显神的大能,因为只有福音的大能才能本质地改变我们的生命。

3、逼迫

《使徒行传》的逼迫是非常多,有内部的异端,有外部的逼迫。路加记录了教会历史发展的前三十多年大大小小的逼迫。但是我们相信这些逼迫是经过上帝同意的,而且上帝的动机是好的,神通过患难,让基督徒被迫地从迦南地分散到世界各地,顺便把福音传给外邦人。

因而个人觉得在传福音的事工上,圣灵、见证和逼迫是并驾齐驱的三驾马车,这三者缺一都会让教会走偏。

六、大纲:

(一)、彼得的布道(1-12章)

1、教会的成立(1-2章)

2、教会的发展(3-12章)

(二)、保罗的宣教(13-28章)

1、保罗的第一次布道(13-14章)

2、保罗的第二次布道(15-18章)

3、保罗的第三次布道(19-20章)

4、保罗的罗马之行(21-28章)


根据徒1:8但圣灵降临在你们身上,你们就必得着能力,并要在耶路撒冷、犹太全地,和撒玛利亚,直到地极,作我的见证。”

传统上认为彼得完成了耶路撒冷和犹大全部的部分,而保罗则完成了地极的部分。我个人的观点是他们两个人都经过了耶路撒冷,犹大全地和撒马利亚以及地极四个阶段。具体看表i

圣灵其实是在教会里通过路加的笔透露出一种宣教的叠层结果,前半段是彼得的从耶路撒冷到地极的阶段,彼得的后半段叠加着保罗的从耶路撒冷到地极的阶段。说实话,彼得的四段和保罗的四段是有重叠的,具体的说,彼得在撒马利亚的经历,叠加着保罗的耶路撒冷的经历。

而且彼得和保罗也有一些相似的经历。我们就以彼得的顺序来做一个对比。上帝给彼得的,也给了保罗。具体看表ii[5]

表ii

七、附录:与圣经有关的罗马帝王

罗马一开始走共和制,在公元前40年代出现了尤里乌斯凯撒(Julius Caesar),他胜过了庞贝,由于他的独裁而遭到刺杀,接下来帝国就陷入了混战。后来屋大维(Octavian)获胜,成为罗马帝国的第一个皇帝,新约作者称呼他为凯撒奥古斯都(Ceasar Augustus,公元前27-公元14),耶稣的出生就是在他执政时期降生的。[4]他的接班人是提庇留(Tiberius,公元14-37),耶稣死在他的手上。接下来和圣经有关系的革老丢(Claudius,公元41-54),下令将犹太人赶出罗马,最后被妻子毒死。接下来就是尼禄(Nero54-68),他放火烧了罗马城,最后归咎给基督徒,大肆逼迫基督徒。接下来与圣经有关的罗马皇帝是维斯帕先(Vespasian,公元69-79),他派自己的儿子提多于70年,灭了耶路撒冷圣殿。最后一位是多米田(Domitian81-96),他自称为自己是神和主。这一百年经历了14个皇帝,其中和圣经有关的有6位,这几位无论多少霸气地掌权,历史总是在神的手中被推动。

1、艾泽夫•费蘭度著。黄宜娴译。《国际圣经注释使徒行者上》。香港:汉语圣经协会有限公司。2013年7月

2、张达民,黄锡木著。《风起云涌的初代教会使徒行传析读》。香港:基道出版社。2004年2版

3、威尔斯比(Warren W. Wiersbe)著。郑名芝译。《奋力传扬:使徒行传》。香港:福音证主协会出版。2007年8月

4、法朗西斯•马丁编,中文编辑黄锡木。李安琴译。《古代基督教信仰圣经注释业书新约vi 使徒行传》台北:校园出版社。2011年8月

5、播道。《承担使命研读使徒行传上》。香港:国际福音证主协会,2010


导论部分的讨论:


•这样的导论对你有帮助吗?

•在现代和传统当中,我们要如何取舍?

•对于使徒行传的运用部分你有什么新的想法?

•如果让你分段,你有什么建议吗?


[1]艾泽夫•费蘭度著,黄宜娴译:《国际圣经注释使徒行者上》(香港:汉语圣经协会有限公司,2013年7月),页17。

[2]张达民,黄锡木著:《风起云涌的初代教会使徒行传析读》(香港:基道出版社,2004年2版),页2-3。

[3]艾泽夫•费蘭度著:《国际圣经注释使徒行者上》,页37。

[4]沃尔特•埃尔韦尔等著,李爱明译:《圣经透析》(汉语圣经协会,2006年10月),页524。

[5]张达民,黄锡木著:《风起云涌的初代教会使徒行传析读》,页6。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