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黑客单好奇:再推一把自己
“95后”黑客单好奇:再推一把自己
文 |@谢幺From 浅黑科技
1
2015年8月的拉斯维加斯很燥热,不仅由于周边是荒漠,也因为人心悸动。
那几天,被誉为黑客"世界杯"和"奥斯卡"的 Blackhat 黑帽大会和 DEFCON 大会先后举行,成群技术爱好者聚集于此,目睹这两场黑客狂欢。
不过,最燥热的还是演讲台上的郑玉伟,这场演讲意义非凡,因为这是中国安全研究团队历史上首次多人同时登上 DEFCON 演讲台,一想到这里,他就更紧张了,英文演讲带出了浓重的中国味,台下观众听得一愣一愣。
更没料想,演讲进行到一半,笔记本电脑居然蓝屏了!台下观众不明所以,郑玉伟也不知所措。
这时,一个戴着黑框眼镜,学生模样的小伙子冲上讲台,按了按回车,拿过话筒不慌不忙地用英语向台下观众解释: “Oh,Sorry,我们的笔记本电脑出现了点问题”
一边重启,他一边摆出一副“你懂的”的样子说,“不是我们的。”台下一片哄笑。他又补了一句,“Windows系统的”,又一片哄笑。
单好奇(左)和其同事郑玉伟(右)事实上,单好奇当时惊出了一身冷汗,那场演讲一结束,他立刻发了条朋友圈:"今天拿着这个笔记本差点给全世界的大黑客们跪了。”
“他心智挺成熟,基本上关键时刻很靠得住。”这是同在“360独角兽团队”的张婉桥对他的评价。当年“蓝屏救场”时,单好奇还不满20岁,刚毕业,正式入职360不到一个月。
没有人天生就是靠谱的,成熟、靠谱这些词能安在一个95后小年轻身上,令人好奇。
2
2017年12月初我联系单好奇时,他猝不及防地告诉我,最近正在做工作交接,离职申请已经通过,马上要离开360了。
见面时,他刚从驾校赶回来,1月份就要去美国攻读博士学位,必须赶在出国前解决完这边的琐碎事务。即便如此,这个月对他来说依然是最轻松的时候,他刚做完一个大型项目,负责协调国内外的技术开发人员,由于时差,大部分时间都处在紧绷状态。
“去年就和老大提过出国的事,现在手头项目做完,该动身了。”
单好奇口中的老大是360独角兽团队负责人杨卿,现任360IoT研究院副院长,两年前招他进来的人。
在 360 独角兽团队的这两年 ,单好奇像是坐了火箭。毕业不到一个月就登上顶级黑客大会 DEFCON ,被冠以称号“美国DEFCON 黑客大会25年历史上最年轻的演讲者”。
之后又多次以演讲者的身份参加 DEFCON、Blackhat 等顶级国际安全会议,甚至还入选了 GSMA 移动安全名人堂及 BlackHat Pwnie Awards(黑客奥斯卡)最具创新研究奖。
这样一个年少成名,被寄予厚望的22岁年轻人,却在他最具上升潜力的黄金时期离职进修,让人出乎意料。
人一旦出了名,容易走向两个极端,一种人会内心膨胀直至狂妄,另一种人则开始惴惴不安,担心自己脚不沾地,害怕达不到预期,单好奇更接近后者。
2016年的一次采访时,记者提到“最年轻DEFCON演讲者”的称号,单好奇当即回避“不要信,都是圈里朋友说的。”,聊到 2016年参加 DEFCON 演讲时他再次回避,“ 研究成果都是张婉桥和黄琳老师搞出来的,只是张婉桥比较怂,我才跟她一块去壮壮胆而已。”
聊到硬件破解时,他又说,“其实我还差得远,我花大半天才能逆向破解的固件,郑玉伟看一会儿就搞定了。”
几年前他曾看到一句话:“人生就是一场无止尽的 DEBUG ”,深以为然。DEBUG,意为修补漏洞,让程序更符合预期运行。单好奇想 DEBUG 自己,或许他是要去追赶自己的名声和自己心中的那个预期了。
“我很喜欢「踏踏实实」这个词。”单好奇说。
单好奇的书桌台上放着他的签证文件,半瓶威士忌,半包SEVEN STARS 香烟,几罐苏打水和红牛3
蓝胖子终究没有出来拯救单好奇,他自己救了自己。时间拉回 2013 年的一个下午,空荡荡的教室里,单好奇坐在角落学习,几个小时后就要在隔壁考试,他照例临阵磨磨枪。
虽然大学期间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图书馆和实验室,可他的心思压根就没放在专业课上,而是放在逆向工程、反病毒这类“不务正业”的东西上,这让他长期稳定在及格线上方的“学酥”状态。
复习了不到半小时,他有些头晕目眩,伏在桌上,只希望一抬头有个哆啦A梦递过来一片记忆面包,吃完就能瞬间背熟课本。单好奇仰起头,蓝胖子没出现,教室门口座位上的一个显眼的蓝色文件夹倒是锁住了他的目光。
“该不会是考试卷子吧?会不会是成绩册子呢?”他环顾四周,并没有人,便径直走了过去。拿起文件夹,他有些激动又有些犹豫,把头探出门外,往走道两边张望了一下,然后颤颤巍巍翻开文件夹,有些失望,里面根本就不是试卷,也不是登记成绩的册子。不过,既然已经翻开,就看看罢。
一秒后,他刚刚平复的心情又起了波澜,这是国家保密学院一个实验室的工作册,里面详细记录着每个项目。反病毒项目……二进制逆向破解……这些字就像一块块石头一样落入单好奇刚起涟漪的内心,他张着嘴,一页一页看得垂涎三尺。
文件夹最后一页是一个QQ群号和负责人的联系QQ,单好奇凝视这个QQ号,感觉命运之神递来了一把钥匙,他伸手接过这把钥匙,把文件夹放进书包考试去了。
后来的情节很老套,他通过QQ联系上项目组组长,当面把文件夹还给了对方,对方为此请他吃饭,交谈期间他毛遂自荐,进了项目组,至此一只脚迈进了信息安全的门。
倘若单好奇当时没捡到那个文件夹,会不会从此与通往信息安全的这趟车擦肩而过?或许会,但更多时候,如果一个人始终惦记着某个目的地,错过一趟车,也总会赶上另一趟。
4
杨卿没想到,2014年那天晚上,自己刚在微博上发出一条招聘帖,第二天早上9点就收到一封自荐信。那时国内几乎没有研究无线电安全的专业团队,杨卿刚开始在360尝试组建安全团队的模式,“独角兽团队”由此诞生,他正在招兵买马。
杨卿来信的是一个叫单好奇的大三学生,信中称自己是“一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同时又对信息安全非常感兴趣的学生”,终于“等”到了360校园招聘,附上简历以及一个博客展示自己的成果和技能,条理清晰,态度诚恳。
这张图片来自微博@杨卿-Ir0nSmith杨卿立刻对这个年轻人产生了兴趣,看完简历和自荐信,他回复邮件,“你就是我要的人才!” 于是在没见面的情况下,单好奇拿到了360的实习Offer。
人总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回头一看,能找到自己的伯乐,倒也是千里马的一种本领。有的人乞求遇到自己的伯乐,却“只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18岁那年单好奇就意识到,伯乐,得自己去找。
撰文时和杨卿谈到单好奇,他依然习惯用“我家好奇”来指代。11月底,杨卿在微博里写道:“依稀记得2014年收到好奇毛遂自荐的邮件时我那难以言表的喜悦,当时就认定这小伙子必定是个好苗子。共事三年,好奇的表现也确实没有让我失望,我作为指导人完成了育才的第一步,接下来就请佛罗里达大学的教授们费心了
5
单好奇生于安徽阜阳的一个小县城,前16年,他按部就班地生活,几乎不用做任何决策,事无巨细都有父母和两个姐姐照料。这使得他从小就向往外面的世界。填报大学时,他没有接受家人的建议留在本省,而是选择了千里之外的哈尔滨工程大学。
从温暖的南方小镇到了寒冷的北方冰城,单好奇才一下子感到无所适从。忽然从一个平坦大道走到了充满分叉路的小道,衣食住行,每一个分岔路口都得自己决定并承担后果,往后一模,再没有人为了指路,只能回头自己走。
或许这件事稀松平常,毕竟每个人都要经历离开父母独自生活,独自承担选择这一步,但这对于一个人的改变又确实非常大。每个人到了这一步,都像是孩子被推进斗兽场,只能一边哭一边双手执剑,大喊:“来啊,生活!”
单好奇说,他最崇拜的人叫 livid ,是一个程序员,V2EX 社区的创始人。在那个社区,所有人的发言评论一旦发出无法修改删除,所有人为自己的说过的话负责。
成长让人变的独立,也开始缺乏安全感,对未来,不可控的东西产生恐惧。一个人的时候,单好奇时常陷入沉思,反省自己做过的决定是否正确,思考自己未来的路。
“我习惯把没发生过的事在脑子里过一遍,完完整整地过一遍。“ 单好奇说,他甚至现在已经把美国那边实验室里面的场景都在脑子里想过了,桌上放着什么,电脑设备是什么样,显示器放着什么内容……这似乎能让他更有安全感,未发生的事都变得看起来可控。
然而未来和命运终究是不可控的,单好奇想不出自己4年后的样子,但面对不可控,他依然决定试试。
《圣经》有句话“不要为明天而忧愁,明天自有明天的忧愁。”,忧愁明天,便容易慌张,单好奇时常想着把自己往前推,时常想着未来,也时常感到慌张,他想变得更踏实、稳、从容,或许连他自己也没意识到,什么时候真正从容了,青春也就没了。
“我算了算,四年后回国时我26,到30岁之前还剩四年时间,能做出点东西。”单好奇说,“我想再逼一下自己。”
再介绍一下我自己吧,我是谢幺,科技科普作者一枚,日常是把各种技术讲得连女朋友都能听懂。如果有什么有意思的科技问题,可以在知乎@谢幺,或者搜索微信:dexter0。不想走丢的话,请关注【浅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