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楞严经浅述(八番显见不分)
35.楞严经浅述(八番显见不分)
35.楞严经浅述(八番显见不分) 35.楞严经浅述(八番显见不分)第八番显见,讲的“显见不分”,就是说我们的见性跟万事万物,跟六尘相,其实是“不即不离”的关系。“不即”,不是一个;“不离”,不是两个。因为你说是一个,就混淆了它的差别性,如果你说是两个,就把它分裂成对立的两个东西,突出了它的对立性。所以说它不是一个也不是两个,叫不即不离。
在前面从第一番显见“显见是心”到第七“显见无碍”,这七番显见当中,主要讲 “不即”,不是一个,目的是让我们的见性跟万物脱开,不能混同,见不是物,物不是见,见就是见,物就是物,不是一回事,要脱开,主要强调“不即”的一面。
从这一番开始,第八、第九、第十,这三番主要讲“不离”,不是两个,你不能说是两个,两个的话就对立了。他又讲了一个不离,就是不能偏一面,偏不即就把它分开了,偏不离就把它对立了 。
下面我们具体看一下。因为见性是无碍的,没有大小方圆,就大它就大,就小它就小,在这里阿难就产生了另外的疑问。
【阿难白佛言。世尊。若此见精。必我妙性。】
阿难对佛说:佛啊,如果你说的“见精”,就是这个能见的心,“必我妙性”一定是我的妙明真心,如果肯定是我的妙明真心的话。
【今此妙性。现在我前。】
现在这个妙明真心就在我的眼前。当然这个假设是不成立的,不可能在我眼前,如果在我眼前的话,又回到“若见是物”了,又回到第六番去了。
【见必我真。】
那么这个见性是我的真心。
【我今身心。复是何物。】
那我现在的身心又成了什么东西了呢?
【而今身心分别有实。】
我现在的身心“分别有实”,都是真实的存在,各有真实的存在,而且都有分别的作用。“分别”就是讲的分别的作用,“实”是真实的存在。这是阿难认为的。
【彼见无别分辨我身。】
就是认为见性没有分别的功能。他认为“见性不动”,“见性不灭”,“见性不失”这些,就误认为见性没有任何作用了,也不能分辨我身。
【若实我心。】
如果这个见性确实是我的真心。
【令我今见。】
现在让我见到。
【见性实我。】
那么这个见性就是实在的我。
【而身非我。】
这个身体反而不是我。
【何殊如来先所难言。物能见我。】
就跟刚才佛责备阿难的话,“物能见我”不就一样了吗?就是他对讲的“见性无碍”这一点没有理解,在大见大,在小见小,又回到“物能见我。我能见物”那里去了。
【惟垂大慈。开发未悟。】
前面那“七番”,重点强调的“不即”不是一个,到了这里又强调不即不离,又不是两个。下面佛就是从两个方面分析的,第一个方面就是讲的不即,它不是一个,见性与万物不是一个,强调它的差别性。后面从第二个方面强调它的不离,不离实际上是突出它不是两个,不是对立的。如果说是一个的话,就没有差别了,如果说是两个的话,就对立了。
【佛告阿难。今汝所言。见在汝前。是义非实。】
你现在所说的见性就在你眼前,这个道理是不对的,这个说法是不合理的。
下面就进入第一个环节,这一环节讲的是不即,就是见性跟万物不是一个。如果是一个的话,它就没有差别性了。不是一个就说明,没有任何一个万物是见性,你找不出一个东西是见性。
【若实汝前。】
如果这个见性,它真就在你的面前。
【汝实见者。】
你确实可以看见。
【则此见精。既有方所。非无指示。】
因为你确实看见了,它就在你面前,那么这个“见精”就有了处所,“方所”就是固定的地方,因为你看到了,它就会有一个固定的地方,既然有固定的地方,就“非无指示”,你可以指出来在哪里,在哪个角落里,在东边还是在西边。
【且今与汝坐祇陀林。遍观林渠。及与殿堂。上至日月。前对恒河。】
现在我和你都坐在祇陀林里,我们都能看到树林、沟渠,以及殿堂,往上可以看到日月,再往前面看就是恒河。因为祇陀林,就是祇陀花园,它就在恒河的边上,风景是很优美的,所以叫“前对恒河”。都能看得到,就跟我们能看到前面的各种物象一样。
【汝今于我狮子座前。】
你现在就坐在我的狮子座前面。
【举手指陈。】
你现在把手举起来“指陈”,指什么呢?
【是种种相。】
你指出这种种的物象,这些东西,树木花草,房屋啊,你指出来。
【阴者是林。明者是日。碍者是壁。通者是空。】
“阴者”,有树荫的是森林,有光明的地方是日光,“碍者是壁”有障碍的地方是墙壁,无障碍的通达的是有空间的地方。
【如是乃至草树纤毫。大小虽殊。但可有形。无不指著。】
以此类推,乃至花草树木,非常微细的东西,“纤毫”指微细的东西。“大小虽殊”,大大小小的东西虽然不同。“但可有形”只要是有形象的,“无不指著”,你都可以一一把它指出来,这是树、这是花、这是草、这是道路、这是河水、这是桥,这是房间,都可以指出来。
【若必其见现在汝前。】
如果你认为见性就在你面前。
【汝应以手确实指陈。何者是见。】
见性就在你面前嘛,那你就应该能够指出来哪个是你的见性。如果你认为见性就在你面前,那你指指我看看,哪个是你的见性?
【阿难当知。】
阿难你应当知道。
【若空是见。既已成见。何者是空。】
如果空是见性,眼前这个空间,外面院子空荡荡的地方是见性的话,那么这个空都成了见性了,那什么是空啊?你这个见性和空不是混淆了吗?
【若物是见。既已是见。何者为物。】
如果说“物”,各种物象,花草树木,如果是见性的话,这些花草树木成了见性了,那什么是物呢?
【汝可微细披剥万象。】
阿难,你要非常仔细的,认真的去分析这些世界万象、这些万事万物。
【析出精明净妙见元。指陈示我。】
“析”就是分析,“精明”就是纯一无杂,非常精纯不杂的、清净不变的见性,你指一下给我看。
【同彼诸物。分明无惑。】
就好比你刚才指示那些花草树木一样,能够历历分明,毫不含糊的指给我看。
佛陀就把这个问题提给阿难了,你不是说见性就在面前吗?指给我看看,把你面前那个见性指出来,让我瞧瞧,它是什么样子?让大家也可以看看。
【阿难言。我今于此重阁讲堂。远洎恒河。上观日月。举手所指。纵目所观。】
阿难说,我今天在这重阁讲堂里,“重阁”就是重檐,就是两滴水或是三滴水(指屋檐为两层或三层式)。像我们这个房子就是一滴水,是一重檐的。“远洎恒河”,远远地看去是恒河。“上观日月”,往上看是日月。“举手所指”,我举手所能够指出的。“纵目所观”,就是放眼能够看到的。
【指皆是物。无是见者。】
能够指出来的都是物象。各种花草树木、日月星辰,能够指出来的都是物象,都是万事万物。指不出哪个是见性来,“无是见者”,没有,找不到的,因为都是物不是见。前面都已经分析过了见不是物,物不是见,见就是见,物就是物,指不出来哪个是见性。
【世尊。如佛所说。】
就像刚才您老人家所说的。
【况我有漏初学声闻。乃至菩萨。亦不能于万物象前。剖出精见。离一切物。别有自性。】
不要说我这个有漏的初学声闻,就是菩萨也不能在万事万物面前剖析出见性来,(见性)是指不出来也拿不出来的。“离一切物”就是离开一切物象一切万事万物。“别有自性”,另外有一个自己的体性。就像说我们的见性一样,不在内也不在外,那么我们把这个身体解剖、剖开,“别有自性”,有没有啊?没有。这就是说见性与我们这个身心不是一个也不是两个,如果是两个你就可以把它指出来,不能离开万物去找,它没在万物之外。
举个例子,像电灯,电能比喻是见性,电能和灯泡必须是和合在一起的才能发光,才能照明。你在灯泡之外找一个电能,是找不到的,它就不发光了,所以它是不即不离的。电能和灯泡不是一个,你如果是一个的话,那谁是电能、谁是灯泡呢?不是两个,如果两个的话,那它们还有什么关系?就没什么关系了,所以它必须不即不离,相合,才能发出光来,才能照明。
【佛言。如是如是。】
佛说:是啊是啊,就是这样的。其实他就是肯定了阿难的回答,你今天说对了。从前面到现在才说对一句话,终于说对一句话了。
这一段,就是解释的不即,就是见性,这个识精,这个六根之性跟万事万物,它不是一个,就是“不即”。强调不即主要就是让我们认识那个不生不灭的真心,从生灭当中去认识那个不生不灭的真心。从这里往下就是第二个方面,讲的不离,不离就是讲的它不是两个,是不能够分开的。
前面讲(不即)你找不出哪一个物是见性,那么“不离”是你找不出哪一个物不是见性。就像电灯一样,灯泡、电能、电线都是一体的,谁也离不开谁,是和合在一起才能工作,才能照明。如果你把这三个分开了,当然它就不能照明了。“不即”是说它不是一个,它是有差别的,这个叫灯泡那个叫电线,还有个电能。这就叫“不即不离”,大家要好好去琢磨一下不即不离的关系。
【佛复告阿难。如汝所言。无有见精。离一切物。别有自性。】
按照你刚才所说的,见性不是离开一切物象,“别有自性”,另外有一个自己的体性。
【则汝所指是物中。无是见者。】
那么你所指出的这一切万物当中自然就没有见性,见就是见,物就是物。实际上讲不即的目的就是脱开根尘,你脱开根尘才能见到真心,但是你见到之后还要返回来。见性跟万物、跟根尘不是两个,它是分步骤的。
【今复告汝。汝与如来,坐祇陀林。更观林苑。乃至日月。种种象殊。必无见精。受汝所指。】
现在我再告诉你,你和我,今天就坐在祇陀花园里,再看花园里这些物象,这些花草树木乃至天上的日月,“种种象殊”,就是种种不同的万象万物。“必无见精”,一定没有见性,“受汝所指”,来让你指出来。一定是没有见性让你指出来,因为刚才已经说了,见是见,物是物。
【汝又发明此诸物中。何者非见。】
你又能在各种万事万物当中,分明的指出何者不是见性吗?就是说你能在万事万物当中,指出来哪一个不是见性?刚才说了,见性是不能离开万事万物的,虽然物是物,见是见,但是它又离不开的。既然离不开,那现在你从万事万物当中指一下,哪一个不是见性?前面是把它脱开,现在是强调它的不离,它又离不开的。这里讲它不是两个,前面讲不是一个。
【阿难言。我实遍见此祇陀林。不知是中何者非见。】
阿难说,我实在观察这祇陀园中的一切万物,不知道这中间到底哪一个不是见性,“何者非见”。这就是见性跟万物的关系,见性能够呈现万物,所以说它不是一个,也不是两个。万物如果离开见性,它还有吗?就没有了。
【何以故。若树非见。云何见树。】
为什么呢?如果说这个树不是见性,你又怎么能看见树呢?什么意思?这个树是我们见性所显的、所呈现的。就像我们前面讲的眼能显色,我们看到的眼前的这些东西,实际上就是我们眼根所呈现出来的,往深究了讲就是我们的心所呈现出来的。按照我们原先的看法是我们的眼能呈现的,其实是我们的见性呈现的。所以说要想呈现这个树是离不开见性的,你离开这个见性了,树就没法呈现出来,所以他说如果树不是见性,“云何见树”你怎么能见到树呢?
【若树即见。复云何树。】
如果说这个树就是见性的话,那什么又是树呢?
【如是乃至若空非见。云何见空。】
如此类推下去,如果说空不是见性的话,你怎么能看见空呢?
【若空即见。复云何空。】
如果说空就是见性的话,那什么又是空呢?
【我又思惟。是万象中。微细发明。无非见者。】
我又仔细的思惟,反复推敲思惟,就在这万象万物当中仔细的分析,细细的观察,“无非见者”,什么意思啊?无一处不是见性,都是见性。其实都是见性所显的,这就是讲的不一不异。
再给大家举个例子,像我们站在海边上,你看到的那个波涛跟水的关系,你说哪一个波不是水啊?哪一个水不是波啊?风一来波浪过来了,哪一个水不是波?哪一个波不是水啊?全水即波,全波即水,这就是水和波的关系。但是它又不一样。怎么不一样?波是有形状的,水是平静的,但它又是不能分的。你说我不要水只要波。你把水去掉,还有波吗?就没有波了。我只要波不要水。把波去掉还有水吗?也没水了。这就是讲的不即不离。
这就是讲的我们的见性(心)和万物的关系,不即不离。你要把这个弄清楚了,你就转过弯来了。但是转这个弯是很不容易的,很难转这个弯的,很别扭。这是因为我们的颠倒见太多了,太牢固了,太久了,我们这么些年都是颠倒见,你想把它转过弯来挺难的,这需要长期的思惟,长期的返观自心。
【佛言。如是如是。】
佛说:是的是的。
到这里不离就说完了,这是第二个方面:不离。前面是讲不即,这里讲不离,他就通过不即不离把心与万物的关系说清楚了。
【于是大众非无学者。闻佛此言。茫然不知是义终始。】
与会大众,“非无学者”什么意思?就是还没有到达无学位的人。分有学和无学,“有学”指的是有烦恼的人,没有开智慧的人;“无学”就是开了智慧的人,没有烦恼的人。因为他现在处于有学位,还没有到无学。那么他听到佛所说的话,“茫然不知”,内心茫然,听不懂,不知道他说什么。“是义终始”,不知道这个道理是什么,究竟是什么道理?不知道佛究竟在说什么。
【一时惶悚。失其所守。】
他一时惶恐不安,内心惊恐。“失其所守”是什么意思?不知道哪一个对,哪一个错,谁是谁非不知道,不知道该听哪一个,无所适从。
【如来知其魂虑变慑。心生怜悯。】
佛陀知道有学位的这些人六神无主,“魂虑变慑”,神魂颠倒,心思烦乱,心思都乱套了。佛就“心生怜悯”。
【安慰阿难。及诸大众。诸善男子。无上法王。是真实语。】
“无上法王”,就是佛了,佛就是无上法王,他说的话都是真实的,实语者,是真实话。
【如所如说。不诳不妄。】
完全是依照他证到的这些真理所说的,不欺诳、不妄语。
【非末伽黎四种不死 。矫乱论议。】
“末伽黎”是外道,并不是像末伽黎外道所说的四种不死的“矫乱论议”,就是那些诡辩的道理、理论一样。末伽黎是属于一种外道,有四种不死的言论,他认为有一种天叫不死天。怎么才能到不死天?你不能乱说话,不能乱回答,乱回答之后就到不了不死天了,只要你这一生不乱说话,不乱答话,保准你死后升不死天,这是外道讲的。那谁能保证所说的话都是对的,谁还敢说话啊?这种外道的人一般都不说话,不说话就没错误,实在不行了,人家老是问你,你得说啊,就说模棱两可的话。他说的是对是错啊?不知道。他本身不知道是对是错,当然别人也就不知道是对是错。
有四种说法,如果按这四种说法的话,你就会升到不死天去。哪四种说法呢?就是我们这个世界“亦变亦恒”,也变化也不变化,这是第一个;第二,这个世界“亦生亦灭”,这个世界也生也灭;第三,这个世界“亦有亦无”,这个世界也有也无;第四,这个世界“亦增亦减”,它也增也减。他们就说这些话,这都是模棱两可的话,这就是外道诡辩的道理。
佛说这些话都是真的,不会乱说话的,不像那些诡辩的道理一样。
【汝谛思惟。无忝哀慕。】
你要如理思惟,“无忝哀慕”。不要辜负我对你的期望,也不要辜负了自己,就是也不要辜负阿难自己对佛的一番仰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