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朋友圈 | 苏间和贺铸:作个归期天已许
宋代伤感词人贺铸有一首《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非常有名。苏轼曾作“和词”一首,因为词意婉曲,带有退隐之志,一度被误会为他人之作。苏轼的这首词,写于宋哲宗元佑七年(公元1092年)。那一年,苏轼55岁。之前的三年,他都在杭州当官,而他要送别的苏坚,就是他第二次在杭州为官时的下属。
《青玉案·和贺方回韵送伯固归吴中故居》
苏轼
三年枕上吴中路。遣黄犬、随君去。若到松江呼小渡,莫惊鸥鹭,四桥尽是,老子经行处。
辋川图上看春暮。常记高人右丞句。作个归期天已许。春衫犹是,小蛮针线,曾湿西湖雨。
苏轼这一首和词表面上看与佳人干系不大,其实当中暗藏了一个“佳人”——神秘的“小蛮”。
“小蛮”原是指白居易的小妾。作为白居易的粉丝,这里苏轼借用来指爱妾王朝云。
当然,苏轼写这首词志不在佳人,而在怀旧与思归。这首词原题是《和贺方回韵送伯固归吴中故居》,是苏轼用贺铸《青玉案》的调子填词,为同僚苏坚写的送别之作。
该词创作于苏轼的天命之年,全词风清雅散淡,暗带倦鸟之意,与苏轼从前的豪放词大异其趣。唯有当中“黄耳”、“老子”等字眼儿,方能让人联想起密州时期,苏词的旧有风貌。
词的下半阕表达了苏轼对隐居生活的盼望,他说“辋川图上看春暮”。《辋川图》是王维的一幅画作,王维一直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苏轼二十多岁时就很羡慕那种生活状态。
下一句特别有意思,“作个归期天已许”。有些版本作“定许”,其实都差不多。意思就是说,我要跟老天爷打个商量,约定一个归隐的时候,我想它早就已经允许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最后三句就是答案!苏轼想隐居的地方,其实是杭州的西湖。于是他指着身上的“春衫”说:你看,这件衣服还是“小蛮”给我缝的,上面还沾过西湖的雨。
这个意思就是在暗示:我已经去过一次西湖了,老天肯定早同意我将来在那里归隐了。不然它为什么让我去那里,又为什么让我的春衫,沾上了西湖的雨呢?
贺铸写《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词中的“佳人”,是一位他求而不得的美女。苏轼写《青玉案·和贺方回韵送伯固归吴中故居》,词中的“佳人”是他求而不得的隐居生涯。
# 北宋第一丑男,倒霉的一生
说到倒霉,比起苏轼,这个贺铸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贺铸,字方回,他的青玉案中,描写了一位绝代芳华的佳人。其中最后一句: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此句一出,震惊词坛,贺铸也因此名满天下,被称作贺梅子。
贺铸比苏轼小十六岁,1081年,在李清臣、苏轼等人的推荐下,贺铸改任文职,但他又自请任闲职祠吏官。终其一生,始终沉沦下僚。贺铸为人耿直,不爱同流合污,官运也一直很差。他系宋太祖赵匡胤贺皇后一脉,不过隔了百年,已经家道中落,贺铸出生的时候,生的奇丑无比,但是他发奋读书,还勤学武艺。或许是因为从小经历了太多的嘲笑,小贺年轻的时候对自己的相貌非常没有信心,以至于到了娶亲的年纪,心里生忐忑。
家里为他娶得妻子是宗室女,与他同病相怜。他是太祖皇后娘家的后裔,而妻子赵氏则是太宗弟弟赵廷美的后裔,祖上都是被太宗皇帝逼迫致死,也算是“门当户对”,颇有渊源。
她会嫌弃我长得丑吗?小贺每天在心里差不多都要问自己一百遍。
三书六聘,迎来大婚。当挑开盖头,看着面前女子温柔的目光,小贺的心一下子就安定了下来。
寒来暑往,成亲后的日子过得飞快,快到还在夏天,妻子就要给他准备冬衣,在那打了无数补丁的唯一的皮裘衣上缝缝补补。小贺为妻子为何如此性急,赵氏说相传古时候有个人临到女儿快出嫁了,才急忙去请大夫医治女儿脖子上的肿瘤。冬天要穿的时候再补,不是和这古人一样痴傻吗?两人哈哈大笑。
成亲真好,有人问你粥可温,有人为你立黄昏。有人温柔相待、倾心以付,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可惜妻子不幸早逝,让贺铸备受打击,几乎一蹶不振。
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三月上巳节,贺铸如往常一般从横塘乘船回城中的住所,进城时已是黄昏,恰逢出城参加袚禊活动归家的人群,不宽的河道上一时船只拥挤,吴侬软语此起彼伏,甚是热闹。
就在这热闹中,一阵娇笑声从旁边的船只上响起,贺铸好奇的回头,一眼就看到一位娇态可掬的女子,在同身边的同伴说笑着,她尚有稚气的眉眼,娇俏的容颜,像一道阳光照进了他阴霾的心间。
两只船在船夫的运筹帷幄下,鱼儿一般错开,那女子的身影却深深的刻在贺铸的心间。
原以为只是萍水相逢,不想在梅子新黄,细雨纷飞的四月,两人再一次相逢。贺铸在女子的眼中看到了同样的诧异。
难道这是老天对我丧母丧妻的补偿?老贺听见了自己的心跳声。
或许女子只是对贺铸奇特的外貌印象深刻,可看在贺铸眼中,已然成了一见倾心,再见生情的缘分。
她整理发髻的姿态、远山般的眉黛,和那天黄昏的细雨一般,萦绕心头,让人难以忘怀。
我要娶她!生活如此艰难,我还是要为自己再活一次!
老贺内心深处深藏的豪侠之气,对生活的热情重新被点燃。
他兴致勃勃的做了所有准备,甚至想好了要以什么样的礼仪迎娶佳人进门,可在他构想好了未来,找了人去打听她姓甚名谁,家住何地时,得到的却是芳魂已逝的讣告。
李之仪的《题贺方回词》说:”右贺方回词。吴女宛转有余韵,方回过而悦之,遂将委质焉……一日暮夜,叩门坠简,始辄异其来非时,果以是见讣。继出二阕,已尝报之。曰:已储一升许泪,以俟佳作。于是呻吟不绝,泪几为之堕睫。”
与其说是爱情的花朵尚未来得及开放就凋零,不如说是贺铸重新燃起的生活的希望,在瞬间熄灭。早知如此,不如从未相逢。
悲歌当哭,倾泪一斗,也换不回佳人的笑颜。那场美好的相遇,就如同雨后的彩虹般,瞬间消失。
贺铸提笔将满腔哀思付于词中,作《青玉案》《感皇恩》,以寄无处安放的情思。
《青玉案》
贺铸 〔宋代〕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如果说爱妻的离世,贺铸已是“梧桐半死”,此时的贺铸,则是彻彻底底的断绝了对生活的希望和热情,意识到“春将去”,人生里的春天再也不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