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又是你
今天是2018年的元月7号,这是加入007的第一次写文章交作业的日子。
加入007不仅是自己一时的冲动,也是因缘际会的重逢。
一时冲动是自己2018年43岁了,体制内的工作让自己都懒得不想再提笔,不想提笔也许是工作已经没有了热情。我1992年就开始工作。那年17岁,刚开始在陕西渭南离习大大家乡不远的一个小县城电力局工作;从17岁干到33岁,成家没立业,就是工作换到市级公司;从33岁到43岁十年又先后待了两个单位。还没到40岁的时候,头发就渐渐的白了,工作中说的越来越多,写的越来越少,多多少少在体制中有点颓废的感觉,一时间找不到那条属于自己的路。
路在哪里,回想起来:如果,六年前不是好友的推荐,自己不会遇到罗振宇老师的罗辑思维。如果,不是六年来一直跟随罗辑思维到得到,自己就会错过王煜全老师的前哨专栏。如果,不是2015年王煜全老师在前哨专栏讲到比特币,自己就会错过2017年跌宕起伏的区块链浪潮。如果,不是三年来感同深切的区块链投资经历,自己就会错过也许是一生唯一的一次财富自由的窗口。感谢上天没有让我遇到那么多的如果不是,所以,路越来越清晰了。
路其实就在每个人心里,就看自己敢不敢去走。所以一时冲动,就跟着金马掉进了007的坑,想想冲动也是让人很幸福的。今天是我们007的70班第一次交作业,虽然不是必须要交,但是自己自愿跳进的坑,就要大声的哭出来,我可以的,我要交作业。
第一次作业写什么?这可是让自己愁了几天,比特币、EOS投资?还是自己为什么要加入007?
一直到今天早晨,心里猛然冒出六个字:007,又是你!
007,詹姆斯-邦德(JamesBond),少年时最着迷的电影。1989年14岁的自己一个人在西安上初中专,刚入学就要学苏联解体的时政,吃饭要拿家里的粮票换学校的饭票和菜票,粮票还分全国的和陕西的,每月只换一次28斤,怎么说着说着,有点向姨妈诉苦的感觉。不过那时最开心的是,周末能在交大本部的402电教室看录像。那时候15、6岁的少年见到了奥斯卡,虽然看不懂《飘》,脸红的看完了《被告》,但却非常喜欢007,每一部都看,最最喜欢罗杰摩尔的那几部。父亲是老三届、下乡的知识青年,自己受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喜欢看书、看电影。以前在小县城上小学、初中时,经常中午12点放学不吃饭就偷偷溜到电影院,2毛钱看一场电影。在西安上学后,看电影更是除了打球的最爱,以至于错过了参加舞会明目张胆拉女同学手的机会。但是007,詹姆斯-邦德让少年的我非常着迷,甚至影响了自己的价值观,要向绅士一样的生活,要做一个幽默有温度的人。
![](https://img.haomeiwen.com/i9249817/135d91610964315f.jpg)
时隔30年,再遇007。这一次我们再相约7年,要去南极。在70班我也许是年龄最大的同学,但我想请班长和同学们监督和帮助,就像自我介绍中我说的:七年后,我要自由,不油腻。
致在路上的自己,致70班的007们,我们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