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想

2020-03-29运用系统思维,理解流程规范,清晰工作界限

2020-03-29  本文已影响0人  家有小魔怪

工作中,有“明确规定可以做、明确规定不可以做,两者之间”三种定义的工作,对于处于“两者之间”,即对超出自己工作范围的事情,但是流程体系里并没有规定属于谁的工作职责,如何处理呢?

作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遇到不明确的事情,会和上级明确这事谁来管?如果我不管,有没有人管?不在权责范围内的,及时反映明确,尤其是PQA团队,承担流程体系维护职责,则更应对此类不清晰的工作记录下来,持续改善优化到流程体系里。

在系统思维的结构性特点里,强调从系统的结构去认识系统的整体功能,并从中寻找系统最优结构,进而获得最佳系统功能。而需对整个系统的各组成要素进行分解阐述,例如:人、财、物、环境、机构、组织文化等方面;相应的在流程体系里需要进行结构分解,如:岗位(角色)、部门职能(角色职责),角色和对应职责的结合中寻找最优的流程执行效率,进而获得最佳的组织效率。

而在流程体系的执行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不能也不想坚持公司的制度与标准”的情况,一种情况是流程过多,未有效执行落地;另一种是“标准和制度本身不合理,缺少针对性和可行性,或者过于繁琐,妨碍执行。”

系统思维的动态性思维里有变化性思维、时序性思维和逻辑性思维的要求,说明,系统的稳定是相对的,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外部环境之间的联系都不是静态的,都与时间密切相关,且随时间不断地变化。当流程运行的情况出现变化时,需要新建或优化流程时,需要做到和流程执行的业务部门进行有效沟通,结合组织的柔性设计需求,效率最高原则,用本质去优化,遵循事物运行的规律来执行,以达到防止出错,提高效率的目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