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磕学

一场关于智商的提升

2022-02-20  本文已影响0人  阿磕

国际上对智商有一个测试的标准,做一些题得出一个答案,那就是我们的智商。

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的智商都是差不多的,为什么有的人出类拔萃,有的人却默默无闻呢?

【智商的作用】

我们会用智商来衡量一个人是否聪明的标准。但衡量一个人是否聪明,并不完全只依赖智商。更多的时候我们来看一个人是否聪明是可以。解决了多少我们没能解决的问题,或者在解决问题时比我们快了多少。

一个人处理问题的速度和能力,并不代表智商的高低。卖油翁的“唯手熟尔”让他练就了非凡的倒油技巧,这说明他的智商很高吗?莫高窟里画出无数精美绝伦的敦煌壁画的无名工匠。他们的智商很高吗?

我们以为智商是用来衡量是否聪明的标准,其实大多数情况下,在普通人的眼里,智商只是用来逃避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时的一种借口而已。

比如“我智商低,这事我干不了。”

这其实是一个愿不愿意的事情,和智商有什么关系呢?

【智商的变化】

很神奇的是当我们愿意做这个事情的时候,我们的智商就会变高了。

比如在学习的时候想着怎么去打游戏;嘴馋的时候怎么在家里面找零食;别人辛辛苦苦兢兢业业干活的时候,自己怎么通过搞好人际关系提升自己的利益……

有人喜欢口头表达去做直播、视频号;有人喜欢文字表达去写知乎、公众号;有人喜欢画画,去做视觉笔记、思维导图。

同样是学习都能玩出这么多的花样和跑道,是智商在决定一个人的成就吗?

其实不难发现,决定一个人智商变化的条件。是兴趣和经验。

因为有了兴趣了,才会不断的去尝试自己喜欢的想做的事情。又因为这不断地尝试和行动,才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让自己的概念更为清晰。而有了足够的经验和清晰的概念,在处理相同问题的能力上就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在别人看来这就是聪明人。于是,智商就提高了。

【智商的突破】

兴趣代表了意愿,而清晰的概念是长期行动积累经验的结果。与其为自己的智商担心,不如更多的思考什么是自己愿意做的事情,什么是自己愿意长期去做的事情。

因为自己愿意去做,就会少了抱怨。因为自己长期的去行动,就会少了很多短期的焦虑。

我们之所以会抱怨,是因为自己完不成或者有别人对自己想做的事情制造了障碍。可是如果一件事情真的是我们心甘情愿的去做的话,我们的内心是有一种不可阻挡的动力的,在这股强大的动力面前,所有的障碍都是可以被忽略的。那还有什么可值得抱怨的呢?

如果一件事情确实需要长期去做,比如说7~10年。在一个小时内没有完成的任务,或者一天内没有完成的任务,与这长期相比微乎其微,又有什么需要焦虑的呢?

这其实是一种焦点的转换。当我们把焦点聚焦在我们的兴趣上,我们就会忽视影响我们达成目标的那些障碍。当我们把焦点聚焦在长期上,微乎其微的短期自然而然地就被排除在我们的视野之外。

我们也听说过“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为什么我们只用一套智商测试的题目就局限了自己的“聪明”呢?这实在是太对不起我们强大而复杂的大脑了。

智商不是一种恒常不变的指标,它是因为不同的条件和合,而呈现的一种结果。这种结果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只是一种假象,它会随着人的意愿和时间的流逝而发生不同的变化。

大家都在同一条叫做智商的道路上拥挤前行,仿佛那是我们人生唯一的去向。可实际上条条大路通老马,为什么不找一条人少一点的路,在安下心来观赏沿途风景的同时,向着那,可能是唯一的目标坦然前行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