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的最佳实践

2016-04-21  本文已影响50人  TTTqiu

一、知晓当前在哪一个活动


新建一个 BaseActivity 继承自 Activity,重写 onCreate() 方法:

public class BaseActivity extends Activity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Create(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 {
        super.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
        Log.d("BaseActivity", getClass().getSimpleName());
    }
}

接下来让 BaseActivity 成为所有活动的父类,,创建活动时 Log 就会打印出活动名了。


二、随时随地退出程序


1. 新建一个 ActivityCollector 作为活动管理器
public class ActivityCollector {
    public static List<Activity> activities = new ArrayList<Activity>();
    public static void addActivity(Activity activity) {
        activities.add(activity);
    }
    public static void removeActivity(Activity activity) {
        activities.remove(activity);
    }
    public static void finishAll() {
        for (Activity activity : activities) {
            if (!activity.isFinishing()) {
                activity.finish();
            }
        }
    }
}

在活动管理器中,我们通过一个 List 来暂存活动,然后提供了一 addActivity() 方法用于向List 中添加一个活动,提供了一个 removeActivity() 方法用于从 List 中移除活动,最后提供了一个 finishAll() 方法用于将 List 中存储的活动全部都销毁掉。

2. 修改 BaseActivity 的代码:
public class BaseActivity extends Activity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Create(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 {
        super.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
        Log.d("BaseActivity", getClass().getSimpleName());
        ActivityCollector.addActivity(this);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Destroy() {
        super.onDestroy();
        ActivityCollector.removeActivity(this);
    }
}

在 BaseActivity 的 onCreate() 方法中调用了 ActivityCollector 的 addActivity() 方法,表明将当前正在创建的活动添加到活动管理器里。然后在 BaseActivity 中重写 onDestroy() 方法,并调用了 ActivityCollector 的 removeActivity() 方法,表明将一个马上要销毁的活动从活动管理器里移除。

3. 从此以后,不管你想在什么地方退出程序,只需要调用 ActivityCollector.finishAll() 方法就可以了。

三、启动活动的最佳写法


在真正的项目开发中经常会有对接的问题出现。比如 SecondActivity 并不是由你开发的,但现在你负责的部分需要有启动 SecondActivity 这个功能,而你却不清楚启动这个活动需要传递哪些数据。这时无非就有两种办法,一个是你自己去阅读 SecondActivity 中的代码,二是询问负责编写 SecondActivity 的同事。你会不会觉得很麻烦呢?其实只需要换一种写法,就可以轻松解决掉上面的窘境。

public class SecondActivity extends BaseActivity {
    public static void actionStart(Context context, String data1, String data2) {
        Intent intent = new Intent(context, SecondActivity.class);
        intent.putExtra("param1", data1);
        intent.putExtra("param2", data2);
        context.startActivity(intent);
    }
......
}

我们在 SecondActivity 中添加了一个 actionStart() 方法,在这个方法中完成了 Intent 的构建,另外所有 SecondActivity 中需要的数据都是通过 actionStart()方法的参数传递过来的,然后把它们存储到 Intent 中,最后调用 startActivity() 方法启动 SecondActivity。
这样写的好处在哪里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一目了然,SecondActivity 所需要的数据全部都在方法参数中体现出来了,这样即使不用阅读 SecondActivity 中的代码,或者询问负责编写 SecondActivity 的同事,你也可以非常清晰地知道启动 SecondActivity 需要传递哪些数据。另外,这样写还简化了启动活动的代码,现在只需要一行代码就可以启动 SecondActivity,如下所示:

button1.setOnClickListener(new OnClickListen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lick(View v) {
        SecondActivity.actionStart(FirstActivity.this, "data1", "data2");
    }
});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