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你为什么总是在焦虑?
01
前段时间,西安的疫情愈演愈烈,看着每天不断上涨的确诊数字以及越来越严格的封锁摸查,心情也莫名焦躁起来。
每天早上起床后,做早饭、收拾被孩子们弄乱的房间,陪着女儿上一上午网课,然后马不停蹄的做午饭,下午又是盯作业、带他们在家里活动。
感觉一天下来日程排的满满的,又感觉自己好像啥也没干,没有进步。
不禁感叹:人,大概就是在这种琐碎又重复的生活日常中变得麻木的吧!
下午,两个娃想吃水果了,奈何家里只剩一个小小的沙糖桔和梨子,两个娃懂事的一人分了一半吃了,我跟婆婆两个大人就没得吃。
翻了翻冰箱,省着点的话,家里的菜还能吃两天,如果两天之后还没有办法买到菜,可能真的就没菜吃了。
焦虑如我,拿着手机把能送菜的软件一一试了个遍,结果折腾一下午,人家要么没货,要么不在配送范围,一无所获。
小区业主群里已经炸开了锅,“大人能忍一忍,孩子怎么办”的焦躁声此起彼伏。
面对断粮的威胁,家长们第一想到的依然是不能饿着孩子。
但是,现在疫情当前,所有人都不能出门,外面的超市和生鲜店也几乎全关了,人们只能借助于网上的买菜软件,但是价格贵倒罢了,关键你还抢不着。盯着手机屏幕,只能干着急!
饥饿+焦虑,此刻让每个人都如热锅上的蚂蚁,退无可退、无力招架。
想起之前在酒店隔离的那段日子,每天吃饭、做核酸、围着房间踱步、看电视,表面悠闲自在,内心却无时不刻在挂念家里的孩子。
想知道他吃的好不好,睡得香不香,会不会想妈妈想得哭……
就这样,表面安逸,实则焦虑,整个人反而比以往更加憔悴了。
有人可能觉得这种焦虑是徒劳的,根本没必要。
但是,只有当妈的人知道,这种焦虑就像面具,面具戴久了,就摘不掉了。
从当妈那天起,你的全部身心都系在这个小生命身上,关心他成长的所有细节,操心他的吃喝拉撒睡,醉心于他每一次的惊喜进步。
无论发生任何困难或危险,你都愿意挡在孩子的前面,充当人肉挡板。
倒不是妈妈有多勇敢,而是她对孩子的母爱惯性,让她觉得自己可以一往无前!
02
好不容易熬到孩子上了学,尤其是上了小学以后,天天辅导孩子功课又成了一场亲子拉锯战。
每天除了把一日三餐和涮涮洗洗的时间安排妥当,晚饭后的辅导作业堪称一天中最挑战心理素质的一件“差使”。
为了给孩子打好基础,大人就要首先树立榜样,所有的娱乐活动通通取消,规规矩矩的坐在孩子身边,不时的帮忙答疑解惑(当然,有时修行不够,狮吼功也会重出江湖)。
惹得爷爷奶奶看不过去,“这么小的娃娃,每天这么多功课,可怜呀”、“想当初,你们小时候,放学回来就玩得没影了”……
可是,无论外界如何施压,只有妈妈心里始终绷着一根弦——不学,孩子一旦被落下,以后想赶上就更难了,而因为这种怕苦造成的落差,日后反而会给孩子的身心带来负面影响。
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竞争,以及愈演愈烈的教育内卷,妈妈们几乎只能在这种忙碌和焦虑中度过。
不过,这样的焦虑却经常引来无数的不解甚至嗤之以鼻。
“做父母的,要懂得对孩子放手,否则怎么培养孩子独立?”
“一天到晚围着家务和孩子转,小心会变成失去自我的黄脸婆”;
“总是为别人活,如何活出自己的精彩?”
“要让孩子快乐的成长,把无忧无虑的童年还给孩子”
……
貌似都很有道理,可是只有真正在养孩子的吃喝拉撒琐事中摸爬滚打过来的人才会明白,培养孩子就像创造和保养一个精密的机器,每一个步骤都要严格把关、细细揣摩。
这其中所花费的心力,远比轻飘飘的大道理有重量得多。
而妈妈们焦虑的参与孩子成长的每一步,大多数初衷不过是让孩子在未来谋生时多一些选择罢了。
不是她们不舍得放手,而是在孩子像小树一样脚跟未紧紧抓住土地时,她们愿意细细的教会孩子生存的法则和智慧。
所以,你可以笑话她们笨拙、迂腐、不懂变通,但绝不能否认她们在养娃路上的奋发向上、勤勤恳恳。
养娃就像一场修行,痛苦、焦虑中掺杂着感动与欢乐,这大概也是抚慰老母亲心灵最好的一剂良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