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h“爱与被爱”手写信
亲爱的你:
见字如晤。
我是有多久没写过字了?字迹潦草,还望见谅。
在读《山茶文具店》之后,很是喜欢这种信件表达的情感,也给自己写过几封不长不短的信,但是读起来总觉得少了些什么,在知道这次活动要我们准备写信的时候还有些小惊喜,这种表达爱的方式我也有过体验:看了王小波的《爱你就像爱生命》,为了练习写情书,给异地的女朋友每天写一封手写的信,准备出一本《爱你就像爱太阳——XX情书集》,每晚窝在寝室的床上,边写情书边落泪,把自己感动的稀里哗啦。
为什么这本情书集没有出版呢,不是因为我写得不好,反而是我写得太多了,两个月没见面我给她写了30封,她读到最后都觉得有些絮叨,说到这有时我也会觉得可惜,我写了这么多却一点反馈都没有。
其实不然。
在我看来,我想要的是得到同样的反馈,希望她也可以为我回信,认真读完然后来和我说:我也爱你。可是在她看来,她更愿意将这份爱珍藏,日后回想起来再细细品味。如果我要求她一定要给我反馈,可能会给她带来压力,这样才会影响两个人的关系,她不给我反馈的底气,来源于被爱,而我不会要求反馈的原因也是因为可以感受到其他方式的被爱。所以,写情书只是表达爱的一种方式,如果我不写我就不爱了吗?同样的,她不回我是不爱我吗?无妨,正是因为这样,我还会偶尔继续写下去,其实写东西的过程作者和读者同样都有收获,毕竟我可是一个要出版情书集的人,我还要感谢她作为女主人公为我提供写情书的素材呢。
还有这次做的这个性格测试,两三年前我也做过一次,和那个时候相比,直觉和知觉的分数基本没有变化,很神奇的是内向和情感的得分飙升,尤其是情感的得分直接拉满,我感觉这与最近几年对各种情感的感知息息相关。
以前我是一个没有边界感的人,虽然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但是十分渴望打开自己,渴望与别人的交流,在打开自己的过程中由于自己的共情,很多时候总是把别人的情绪强加到自己身上而借此拉近与别人的关系,通过这样的相处方式,我成为了很多人的情绪宣泄桶,因为我可以理解他们的感受,察觉他们的情绪,给予他们安慰。后来发现好像每个人在人生的某个阶段身边都会有这样一个人,平时他是小透明,但是他可以懂你的很多情绪。
但是这样的我会开心吗?我以为有朋友就会开心,但是并没有,相反,因为这些所谓的朋友,我变得越来越不像自己,同时造就了我内向的性格。当我认清这些的时候我开始迷茫了。
从迷茫到走出来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人,有好的,有不好的,有人离开,也有更多的人留下,有人可以聊到热泪盈眶,也有人可以由亲近到疏远,在爱中,不强求任何一段关系,只遵从自己的内心,友情、亲情、爱情,只要相处的舒服,我们就好好享受这种状态,不患得患失,离开了也可以好好祝福;如果我看不惯你,那好,我们就没有继续下去的必要了,没有必要委屈自己。
慢慢地,我变成了一个拥有“爱”与“被爱”能力的人。我可以勇敢表达自己,可以和朋友吵架,可以对父母撒娇,可以勇敢地说“爱”,实际上我们都说不清楚“爱“与”被爱“究竟是什么,但是我们用心就可以感受到。
在我看来,这项能力其实很简单:
1、爱别人的前提是爱自己,在一段关系中只有做到自己舒服才能让一段关系舒服。
2、“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何必在乎别人的眼光,去他妈的!
3、勇敢表达,勇敢爱;享受被爱,不怕失去。
惟愿我们每个人都有享受爱与被爱的权利,成为一个充满爱与温暖的人。
与君共勉
此致
内向敏感勇敢爱:小新
2021年1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