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对婚姻的一些影响
结婚三年,和先生走到了一个无法继续再向前的境况。我想,也应该是时候静下来想想婚姻中出现问题的根源,以及今后的相处方式。
首先,我习惯于从自身找原因,那么就从我的原生家庭开始吧。
一、父母的相处方式
在家时母亲几乎没法让父亲做任何事,甚至收拾一下自己的房间。哪天一定要让父亲做事,必是在她提高嗓门的分贝,扯着嗓子吼过三巡后,才见父亲从沙发上懒懒起身,磨蹭着开始“干活”,往往这活儿还是能够保留许多让母亲挑三拣四之处。
很少去真正的倾听对方的要求,一般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用自己觉得好的方式对对方好。
二、对我的影响
面对母亲的态度,父亲的反应无疑是我的“榜样”。因此,母亲或其他人(比如工作上的同事、家里先生)以类似的语气命令我时,我常会以同样充耳不闻或懒散的态度去应对。这对母亲来说还可以接受,但对先生来讲,似乎是致命的。因为在他以前的生活中从未遇见此状况,而我却仅仅是出于一种“习惯性反应”。
母亲对待父亲的态度,亦成为我在夫妻关系中的模仿对象。反观自己,明明最不喜欢母亲这般,但偏偏活成了她的模样。
三、父母之干预
在我家,长辈干预晚辈俨然成为了一种“家风”。在长辈面前,晚辈们必须按照他们的意愿(或他们觉得“对的”路线)生活。
拿我母亲来说(当年母亲是艺术生),当年高考时,文化成绩差了一点点,提出想复读的想法,便被外公驳回,理由是“给过你机会了, 自己没把握好。原本按照我的计划你毕业了就要去工作的。”而母亲当年的专业成绩是全校名列前茅的,连老师都觉得很可惜。
再说说我的舅舅,高中毕业后恰逢全市j c统招,年轻小伙子跃跃欲试,而外公一句“当j c的都不是好孩子”,硬是断送了舅舅的j c梦。
到我这一代,上什么初中,考什么高中,大学什么专业,都是父母替我决定了的。当然,在形式上,也是问过我的(但当我提出要学英语专业时,被否定,替我选了会计,说将来出来就业范围广。就这样,我成了一名财务人员)。
更糟糕的是,长久以来,我一直以顺从的态度应对,我的目的很简单,保持和平现状。
我们家有一种神奇的现象,当子女与父母的意见产生分歧时,会遭到来自父母的“唠叨轰炸”,不断在你耳边唠叨,逮着机会就和你唠叨,直到你答应他们为止,但是问题解决了么?并没有。我为了片刻的宁静,选择了妥协。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我和家里长辈间的一种“交流习惯”。
这种习惯性的干预,毫无意外的来到了我的婚姻里。结婚时,母亲几乎包办了一切:选什么样的新婚被褥,什么样的婚纱,什么样的喜糖……这些对于我和我先生来说,尚能接受,但婚后对于一些生活细节的干预,让我有些慌乱。
四、难以被发现的问题
和父母相处那么久,很多习惯已经浸入日常,许多时候自己都发觉不了。
而先生的焦虑也因此产生,又不能和我父母产生冲突,也无法将我唤醒,只能用不停争吵的方式来保护自己(当然这种方式也是很极端且幼稚的,按下不表)。
而我在最近幡然醒悟,结婚三年来,一直沉浸在自我陶醉式的思乡情怀里,寄希望于先生的关爱和体谅,忘记了为人妻的责任。每天将焦点放在生活的不满中,负面情绪爆棚,积压地让自己窒息。
而今我33岁了,必须要和过去的自己告别,要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么,该怎么去得到,而不是整天在自己的小情绪里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