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读《老子》| 32. 生活的实相
2017.1.28
道常无名,朴。
虽小,天下莫能臣。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始制有名,
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
知止可以不殆。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道德经》第三十二章
【大义】
“道”永远都是无法言说,没有名相的,它的本质是“朴”。所谓“朴”,就是真朴,就是“道”最最原初的那个样子,它没有任何的规定性。
“道”是极其隐微的,普天之下,没有人可以真正地降服它,支配它。
作为君王,如果能够持守住“道”,始终在“道”的体认中管理天下,那么,天地万物都会自动归附。
人活在天地之间,当我们抬头仰望,便可望见一片苍茫的天空;当我们低头俯瞰,便可看见一片辽阔的大地。天地有道,人如果要领悟这个“道”,就要懂得向天地学习。我们观察天地,就会发现,阴阳之气一旦相和,便自然而然地产生甘霖,它润泽天空,也滋养大地。这就是道法自然的体现。
道生万物,而后有名。事物有了名称,才有了差别。但是,我们人对待这种差别时,应当保有一种适可而止的态度。唯有知止,才可以长盛不衰,才可以充满活力。
道之于天下万物,就好比江海之于河川。江海是百川的归宿,而道便是天下万物的归宿。
我们从“道”中来,最终又将回到“道”中去。
【心读】
什么是“朴”?朴,其实就是未经加工的木材。老子把“道”说成“朴”,其用意就是为了说明“道”本身的无规定性。我们一旦对“道”加以规定,就是给“道”加入了人为的因素。这就像把一块未经加工的木材做成了一个凳子,或者一张桌子。可事实上,桌子和凳子都是相对的。
举例说明。如果我们在一个立方体的木块上,放一个杯子,这个木块就成了桌子。但如果我们撤掉杯子,而是选择自己坐在这个木块上,木块又成为了凳子。这就是所谓的“名相”。凳子和桌子这些名称只是暂时性的组合,它们本身并不是真实的。用佛法的术语来说,其实就是“缘起性空”。
“道”和“桌子”虽然都是一个名称。但是,它们却有本质上的不同。桌子是相对的,而道却是绝对的。“道”本身,并没有名称,老子是为了向我们说明这个神秘的原初的本体,无可奈何之下才用了“道”这个名称。所以说,“道”的本质是“朴”,是最简单最原初而且尚未加工过的真理。
在佛法之中,有世俗谛和胜义谛的说法。世俗谛是相对真理,胜义谛是绝对真理。而老子说的“道”,就是绝对真理的代名词。
对于常人来说,我们的智识实在有限,我们总是生活在这并不完美的娑婆世界,因此难以超拔。但是,像老子、佛陀、耶稣这样的人物,却都是人类历史上最最伟大的彻悟者,虽然他们的生活环境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但是,在我看来,他们所领悟到的却是同一个真理。他们虽身处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但却被同一屡永恒的真理之光所照耀着。
当他们悟道后,他们都遇到了同样的困惑。比如佛陀,他曾经就认为自己悟道的真理太过于深奥,过于玄妙,实在无法用语言向世人说明。这和老子的想法是非常相似的。否则老子就不会在《道德经》开篇的第一句中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一个体认了绝对真理的人,最大的困惑,就是无法把这一真理原原本本地向世人言说。最终,这些伟大的彻悟者不谋而合的做了同样的一个决定,那就是,给真理贴上一定的标签,再向世人言说。这个标签,就是老子说的“名”,就是佛法里说的“方便法”。这样的做法之所以得以产生,完全是因为这些智者的心中有着一颗慈悲利他的心,他们渴望世人也能够领悟真道,摆脱烦恼。
但是,这样的做法,并不是完美的,它们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对于蒙昧的我们来说,很有可能因为不能领会那些彻悟者所提供的方便之法,而错误地理解了他们所要传达的真正信息。(事实上,这样的错误确实已经产生,而且一直在持续。)
所以,老子在这一章中特别强调,我们在“名”的世界里,一定要懂得“止”,也就是适可而止。世间的一切,原非究竟的真实。如果我们沉沦其中,便会被有限的物质枷锁所束缚。一个变化的相对世界,所能带给我们的信心,永远是不够确定,不够稳定的。世间万有并非毫无价值,但这一切都只是我们人类悟道的载体,若我们能看明白这一点,便是真正看清了生活道路的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