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从天降
人在家中坐,喜从天上来。这突如其来的好运,让高福田一家笑得合不拢嘴。
高福田已经快到六十岁的人了。年轻时,他在村里开个代销点,挣个零花钱。他两个儿子都上学了,钱不够花,他和媳妇开了馍房,三更半夜地起来蒸馒头。那些年,村民们麦子够吃了,生活好起来,自己没时间蒸馒头,买现成的馒头吃,成为“时尚”。高福田抓住了那个机会。附近几个村子的小卖铺,也到他家来买一大筐馒头,在各自村子里卖。
高福田大儿子不到二十岁,媒人天天往他家跑。后村子上的电工的闺女,相中他大儿子了,托媒人提亲。
高福田的馒头店,那几年确实挣了几个钱,就是累,两口子天天早起,两个儿子也能帮忙。高福田早早地给大儿子盖了新房大院,吸引了邻近村上的姑娘,要嫁到他家。
高福田顺利给大儿子办了婚事。
儿子儿媳慢慢接手,干馒头店。家里新增了机器,活也没有那么累了。
好景不长,孙子上学,孙女出生后,超市里用新法子蒸馒头。不用像高福田那样用老酵子头和面。他们直接在大立柜一样的自动馒头机里,蒸出许多方的圆的大馒头,大大减轻了劳动量。高福田的生意,干的越来越吃力,销量也在减少。他的大儿子出去打工了。过一年,儿媳妇也出去,把孙子也带走了,在大儿子打工的地方上学。
高福田老两口把孙女留在身边,也不再蒸馒头。他们的二儿子也上班了,挣了钱都交给高福田的老婆子。
高福田开始张罗二儿子的婚事。
二儿子不让他爹在农村给你盖房子,他要存钱在县城买房子。
一年又一年,每年都有媒人给高福田的二儿子介绍附近的姑娘,每年都不成功。
高福田的二儿子,从二十岁,到二十九岁,整整九年,没相中一个姑娘。高福田老两口,无法理解二儿子对他终身大事的漫不经心。
眼看儿子三十岁,县城的房子买了也两三年,高福田希望给这个二小子成个家,他的任务也就算是完成了。
爹急,娘急,儿子不急。
二十九岁的儿子,在中秋节回到家,突然给高福田说,“咱准备订金和礼品吧,我的媳妇同意冬天办订婚宴了。”
这突如其来的好事,高福田怎么会相信呢?“你找的哪里的闺女?长啥样?干啥的?”父母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初中同学,研究生毕业,在县城上班两年了,公务员,身高一米七,体重106斤。她父母都在事业单位上班。”高福田听到儿子这些话,惊讶地张大了嘴巴。“啊,啊,……”
高福田一家老小,在得知二儿子找了个这么超出他们想象的媳妇时,每个人都心里乐开了花。
“俺老高家烧了高香了!”高福田兴高采烈,眼里都放光。
准备彩礼20万。准备礼品:酒要“天之蓝”,烟要软“中华”,各样都挑好的。
高福田把家底全抖落出来,不够就是借、贷,也要办体面二儿子的婚事。
春节前,高福田的二儿媳妇娶进家。外人都说,气质、才华,那样都比他二儿子强的多。
高福田说,那是他儿子有本事!他们是初中的同学,从十四五岁,那姑娘就粘着他儿子,粘了十四五年,粘上他儿子了。
哈哈,高福田乐坏了,喜事从天而降,把他十几年的愁绪赶到九天之外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