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简友广场心理

点评:得到CEO脱不花的《怎么样成为高效学习的人》

2022-01-30  本文已影响0人  定投人生总站

先看看一段我在得到网上看到,得到联合创始人CEO脱不花写的一篇文章中的摘录:

“学习中要怎么寻找参照物,是跟自己比还是跟别人比更有效?如果跟别人比,选择什么样的对象更合适?”

通常,我们都是说“一个人要跟自己比,别跟别人比”,这显得胜负心没那么强,没那么较劲。但是我觉得,这套说法用来安抚小孩儿还行,咱们成年人,就别这么自我安慰了。

因为跟自己比,你很难建立一个客观标准。

没有客观标准怎么比呢?那最后就会流于感受、进行自我合理化,自己糊弄自己嘛。所以我建议,成年人要对自己狠一点,要敢于让自己去跟别人比。

跟谁比呢?请注意,你选择的竞争标杆,决定了你自己的段位。也就是说,你跟谁比决定了你是谁。因此,最好的参照物不是你身边的、跟你一个条件的小伙伴,而是你选择的那些导师。

脱不花:怎么样成为高效学习的人

点评:

去年读过李笑来的《通往财富自由之路》,其中有一章是专门讲学习和成长需要自己和自己比,不能跟别人比谁的成长速度更快。

李笑来这个观点跟脱不花老师的观点恰恰相反,但是其中都有一个共同对象,那就是成年人。李笑来说成年人提高认知,学习成长过程中自己跟自己比,自己跟自己较劲,才能长期坚持下去,跟别人比很难把握正确参照对象,容易产生攀比心理或者挫败感。

而脱不花说,“自己跟自己比”那都是安慰小孩的,成年人就不要安慰自己了,赶快找一个导师,向他学习,和他比进步,当然也不能产生攀比心理,自行掌握这个度说的。

两者一对比,各有道理,各有千秋。

我个人觉得,两个人的说法都有正确的地方,那么就不能两者结合起来学习么?

我觉得当然可以,成长路上参照物是必须的,自己当自己的参照物未免会产生错觉,耽误成长速度和方向。所以阶段性反思自己跟过去对比的同时要找一位导师,跟他比自己的差距,向他学习,两者不冲突,还可以相互促进,以免产生攀比心理。

另外发现,像李笑来个脱不花两位老师,相对比较成功,再怎么优秀的人,都会有认知忙点,加上方法论的实现最终因人而异,因此不断学习的好处就是避免因人而异的认知忙点,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问题,当然更胜一筹。

您觉得呢?欢迎评论相见~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