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知录】情绪日记
【日知录】情绪日记
今日的文章缘起与朋友的沟通,其中有多轮交互问答,顺带着梳理除了许多以前践行过有效果的行动方案,加上白天另一位小伙伴留言提及“向内求向外求”相关的话题,于是抽取其中关联的内容分享。
主题要点叫做“情绪日记”,当然,要叫“情绪日志”和昨天的匹配也行,毕竟意思都是那么个意思。
这是个什么东西呢?
长话短说是基于《非暴力沟通》这本书所延伸出来的自己一直在用的一个成长功课,用于梳理自己的情绪,偶尔也解读一下别人的情绪,透视其中包含的内容,从接触至今也该有3年半有余了。
借着这篇文章,顺路梳理下和这个功课有关的历程,大致也能从中窥见我成长中的一些事儿,尤其是那些“起伏”,对这个工具的使用也会多一分理解吧。
整个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在17年的暑期。
当时去参加一个暑期公益项目时在朋友家看见《非暴力沟通》,翻阅了一下前言和附录,只简单读了一些就被书中平和的文字打动了,仿佛感觉到一种安定的力量注入心中。
时间有限没有看完,但是深深记住了“观察而非评判”,带着这个思维前往驻地,尽力让自己身体力行去体验这个道理,半个月下来,发现小朋友们特别喜欢我,我也似乎特别能觉察到哪些话语是基于观察的事实表达,哪些又是基于臆测的评判。
项目结束我就打算将此书籍推荐给项目团队的其他成员。
此习惯一直延续到18年,给团队上教学示范课,以及课后与大家的交流,对方好奇为什么那些小朋友在我那里似乎就好好的,为什么到了他们那里就开始不安分。
最开始我只是静静听他表达,听了一会儿我大概听出了东西,直接点出他话语中几处评判的论断,“小朋友的心思比我还要细腻,我能感知到,他们也能感知到,你的话语让他们不舒服,他们自然不乐意和你友好相处,可以转换一下表达……”
第二个阶段算是19年3月。
当时在推进当当书友群的共读活动,选择了《非暴力沟通》这本书作为当时的共读书籍。
没记错的话,读完后我就琢磨,这接触也有一段时间了,感觉就是反反复复读,也没个啥沉淀下来的东西,恰好当时接触了混沌大学的思维模型,而这本书本质上交付的就是一个模型,于是开始用实践模型的方法去拆解并设计了“情绪日记”这个练习功课。
(当时是叫做情绪档案库)
【情绪档案库】
感受
观察
需求
请求
将非暴力沟通模型的要素做了重新排序以便适应于真实的使用场景——有了什么情绪,是什么东西触动的,为什么被触动,如何化解或者避免。
大概参考这个逻辑,在每一次情绪涌现之后去追记并分析自己的情绪,慢慢地发现好像也可以用来解构别人的情绪上,于是扩充了记录范围。
犹记得当时我反复号召大家跟着我一起做记录,我也连续着大概两个月边记录边分享,期间还整和自己的时间心得和新的理论做了补充分享。
有意思的是,后来不少朋友问到我关于情绪梳理的话题,我一问,都看过、甚至听过我分享的内容,但是一直没去做……
第三个阶段算是19年下半年至20年。
记录的过程中持续学习,慢慢基于非暴力沟通模型引入了情绪ABC理论和自由书写两个内容,拓充了情绪日记的内容。
至于这两个是什么,暂时略过,先把非暴力沟通模型用好其实也差不多。
言至于此,将整个功课的来龙去脉和发展历程中的事儿都说完了,有何感想呢?
我最深刻的感想都来自于朋友问我相关话题的时候——问的东西都是我号召了许久的练习,就那么硬生生看着我践行了那么久都没动。
不过回想一下自己的前两个阶段,以及自己在其他方向上的表现,恍然发现,大家似乎都这样,也无所谓了。
只是希望自己能尽可能多地褪去这样的属性,越来越多地做到知行合一。
关于“情绪日记”当时有一个专门的语音分享,大概一小时,需要的可以私聊我,具体记录的格式参考文中提到的基础版本论述即可,这里展示一个我最近的,因为已经做了多轮迭代,所以自己已经慢慢跳出格式,但是大家刚开始做的话还是建议按照格式来,内化之后再考虑变化。
以上,看过还是没用的,得做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