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的争夺 失去的太多
康熙在位六十一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久的皇帝。他的一生可歌可泣,顺治帝于养心殿托孤时玄烨年仅八岁,这样的年龄是多么天真烂漫、无忧无虑?但是,自从登上帝位以后,小康熙要一边学会“忍”,还要一边思考如何收拾不将他放在眼里的嚣张的鳌拜。
这样的孩子能有童年吗?在这一场隐形的拉锯战里,他拥有的是整天的惴惴不安和无边的寂寞。心理学称:童年的不幸将会在以后的生活中重现,康熙的可悲之处这个不幸出现在他的晚年。书上有记载:康熙晚年的时候,疑心重重,饱受疾病的折磨,每天都是忧心忡忡的样子。晚年的康熙,行踪变得飘忽,还将身边的侍卫调来换去,但最终,还是无法逃脱命运的安排。
但是,这个在位61年之久的清圣祖为了大清江山,抒写了长长的历史诗篇:康熙八年(16岁)时,用计谋在弘德殿生擒鳌拜;康熙十八年(26岁)时,虽然没能活捉吴三桂和吴世藩,但是,绵延八年之久的“三藩之乱”终究是彻底地平息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郑成功死后,台湾府城内就开始风雨飘摇,郑克塽当权后,康熙决定收复台湾,康熙21年(29岁)时,台湾设一府三县,隶属福建省,无论从军事还是行政上看,台湾都并入了大清江山;历史上权利的争夺从未停止过,平息了内乱,外患又来了——拜顿带来俄国沙皇的谕令:扩大沙俄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如有可能,不惜全面开战!经过康熙28年(36岁)时,由索额图和戈洛文代表清政府和沙俄政府,签订了《中俄尼布楚条约》,这是中俄第一个条约,也是一次正式的、平等的条约。
至此,一个人人生的鼎盛时期的所有成就就戛然而止,剩下的似乎只有生命的琐碎?康熙的后半辈子就眼睁睁地看着他们的孩子为了争夺这个至高无上的帝位而明争暗斗。太子一次被废、众阿哥被关押、康熙一次遇袭……
然而正是这种野心,推动着历史不断向前、文化的进步——唐太宗李世民弑兄杀父当权后,唐朝在他的统治下发展经济和农业,使当时的社会趋于稳定,并且确立了以中国为首的文化圈,当时中国的科技出现鼎盛时期,被后人称为“贞观之治”。
因为得到的不容易,所以行事谨慎;因为得到得难,所以畏惧失去;因为害怕失去,所以就更加地努力。
一个政权的稳定,必定是踏着他人的血肉之躯迎难而上,但这种得到,是否失去了内心的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