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一场修行

要悟得真谛,就一定要远离世俗生活?

2020-03-07  本文已影响0人  G小姐的自由世界

说到修炼自己,或许很多人便会想到某个偏僻的山洞,或是隐居在与世隔绝的乡村里。总之,要悟到某些道理,最好要远离尘世。也正因如此,很多人会觉得要想开悟,就得出家。

曾近的我也有同样的感觉,觉得在纷繁的世俗事务中很难求真,唯有闭关修炼才行。但现在突然意识到,其实世俗生活也是一个很好的修炼场。

/

先讲一个关于瑜伽的例子。

阿斯汤加是一门古老传统的瑜伽派别,这门瑜伽只有六个序列,每一个序列都比前一个难度更大。

记得曾经看到过一个短视频,讲的是阿斯汤加的“第七序列”。那时就感到好奇,何来的第七序列呢?看完后才知道,原来第七序列就是家庭生活!

这个视频也十分触动人,讲的是阿斯汤加练习者的育儿日常。下面摘抄出其中的一些精彩语句:

阿斯汤加有六个序列,
每一个序列都比之前更难。
但我们通常叫家庭生活为第7序列,
因为家庭生活可能比任何体式练习都有更高要求。
就像其他几个序列一样,
**你也可以来印度重新体验一下第7序列有多么不容易。
**当你有了孩子,你就对日常生活的最基本的规律失去了控制。
……
不管你对你的体式、调息和冥想练习有多么郑重的承诺,
你的练习都会在育儿的繁重活动中迷失。
即使这样,家庭生活还是意味着这就是瑜伽的自然延伸。
有爱和关注就是代表瑜伽觉知和意识的升华,
它可以唤醒一种接近于神性一般的亲密感 ……
瑜伽不是让身体凹成变态形状的通常印象,
而是当我们的幻梦被打扰,
或是我们面对一个新的生命的现实的时候,
那些仍然驻留在我们心中的东西,
是我们能顾无条件地去爱的能力终被唤醒
……

让人几乎泪目。

那一瞬间,猛然明白到,走下瑜伽垫的生活,才是真正的习练啊!如果垫子外的生活、与人之间的关系处理得一塌糊涂,就算垫子上潜心修炼的动作多么牛逼,又有什么用呢?

//

的确,退隐静修的确更容易悟道,因为少了很多干扰,这种情况下保持内心的平静十分简单。但事实上,世俗生活是一个更好的操练场。对比起某个安静的山洞或小村庄,世俗生活的考验无疑更多。

在《权力的游戏》第一季里,Bran和父亲Ned有一段很经典的对话:

“一个人如果害怕,还能勇敢么?”
人只有在害怕的时候才会变勇敢。”

同样地,人只有在混乱的情况下才能体现出稳定,只有在受到干扰的情况下才体现出平和。

更何况,开悟的状态是超越一切的,这里面当然也包含世俗生活在内。而只有从分地体味和感受生活,了解世间百态,才有可能有全面的认识,从而超越。要想往更高纬度的认知去攀登,需要多接触生活的方方面面,逃避只会导致无知与盲目。

所以,我们既要出世,也要入世。两者其实是相辅相成的,出世有助于更好地入世,入世也可以作为出世的辅助。

另外,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入世也可以接触、影响和帮助到更多的人,之前在文章《对独处的新思考》中就提到,比独立更高的境界是互赖,比独善其身更高的境界是影响别人。把自己心中的爱与智慧挥洒出去,让更多的人受益,才更有意义和价值。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宗教都提倡要入世、萨古鲁要在全世界各地设立isha机构。

///

因此,更好的、或是说更适合多数人的做法是出世与入世相结合。那具体是怎样的呢?

出世,指对超越世俗事务的智慧的追求,对隐藏在变化背后的某种不变性的追求,指与存在、灵魂、纯意识的触碰。

出世一般对应独处,因为很多的思考和灵感都是通过独处时悟到的。例如阅读、冥想、静修。所以一定的独处是必须的。

入世,指从事社交、经商、组建家庭、教育等世俗活动。

所有的入世活动都是要涉及到与人的相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人际交往的技巧,学习爱,培养好的品格;学习理性分析,培养逻辑思维;同时也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播撒自己的爱和智慧,帮助、祝福和影响更多的人。

并且,所有的入世活动都可以作为一座桥梁——通往永恒智慧的桥梁。例如我们可以通过世俗的爱情中得到锻炼,彼此鼓励,更好地升华到对存在和合一的感知中;可以通过家庭的琐事、与至亲的人相处过程中培养耐心,学会真正的无条件的爱。

总的一句,入世对应“行在”,出世对应“存在”。入世可以作为出世的桥梁。

/ End /

出世,并不意味着遗世独立,我们完全可以在处理好世俗事务、履行必要责任的同时获得超越一切的智慧。

所以,练瑜伽可以,但别忘了走下垫子,去拥抱真正的习练场; 阅读可以,但别忘了走出门外,实践与分享你所学到的; 闭眼冥想可以,但别忘了睁开眼,体验真正的当下。

而与此同时,赚钱、成家、旅游、做爱、社交……做一切你喜欢做的事情都可以,但别把自己过分认同于这些外界的事物,而忘了这所有活动的最终目的以及自己最本质的身份。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