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干货产品经理学习之路设计书:Designote

读书笔记-简约至上

2015-05-05  本文已影响79人  小苤

(一)明确认识:1.认识用户,2.认识用户需求。

    1.认识用户:走出办公室,软件使用环境是观察用户的最佳地点。同时,办公室、家里、户外都存在着诸多的因素干扰用户软件使用。用户分为三类:专家型用户、随意性用户、主流型用户。关于用户的所有分析都应该基于主流型用户,而忽略其他用户。专家型用户可以作为软件设计本身而不是用户看待。主流用户和专家用户的区别:●主流用户最感兴趣的是立即把工作做完,专家则喜欢首先设定自己的偏好。●主流用户认为容易操控最有价值,专家则在乎操控得是不是很精确。●主流用户想得到靠谱的结果,专家则希望看到完美的结果。●主流用户害怕弄坏什么,专家则有拆解一切刨根问底的冲动。●主流用户觉得只要合适就行了,专家则想着必须精确匹配。●主流用户想看到示例和故事,专家想看的则是原理。所以说,专家希望控制和定制技术。你需要站在主流用户的角度来思考“掌控”的含义:掌握结果。不管什么软件或者技术,也不想让产品告诉自己该做什么。主流用户希望自己掌控起来容易、可靠、迅速。记住,主流用户希望“够好就行了,快点”,而专家则希望“尽可能地完美,等多长时间都愿意

    2.认识用户需求:通过讲故事的方法描述用户体验,从而探究用户需求。讲故事三个要素:●可信的环境(故事中的“时间”和“地点”)●可信的角色(“谁”和“为什么”)●流畅的情节(“什么”和“怎么样”)。通过讲故事,首先,●回顾一下你从用户那里收集的素材、他们面对的问题、他们生活的世界。把那些对用户行为影响最大的事情放在前面。●然后,从你的故事中寻找突破口。●把这些设计要点按先后次序排列出来,哪一个因素影响最大?哪方面容易改变?●最后,验证你的见解。如果你的见解有偏差,会导致什么结果?有哪些不可控因素会影响你的看法?有没有正反面的例子可供参考?这些例子能否反映出你的看法有问题,或者例子本身就有问题(例如,没有将设计贯彻到底)?

(二)四个策略:删除、组织、隐藏、转移

删除

(1)删除功能时要避免错删,而把一切难于实现的功能统统抹杀就是典型的错误做法,同时删掉实现得不够理想的功能也是很重要的。这两句话本身我觉得有点矛盾,需要在特定的环境下分析。前者核心需求,后者并不是核心需求。对于后者,很容易陷入经济学上称为“沉没成本误区”的现象。事实上,用于创建这部分功能的成本是不可能收回来的,因此判定这种功能的唯一方式就是看它能够发挥几分作用,看保留它会额外导致多少成本。

(2)不要盲目的听从别人的”假如用户需要...“这样的话,“假如我们这样来解决问题呢?”那么“假如”还算用得适得其所。当发现自己(或别人)说:“假如用户需要……”那么只有一个答案:搞清楚这个功能对用户是否真的重要。问一问:“我的目标用户经常会遇到这个问题吗?”同时,不要猜测用户可能会或者可能不会怎样。

(3)如果在设计的时候只盯住流程,那么结果很可能会创造更多的功能去处理出现的各种异常情况、问题和细节。要想避免这些复杂性,退一步想,把注意力集中到客户的目的上面,问自己“还有其他的解决方式吗?”功能多对于没有机会试用的消费者有吸引力。但是,在消费者使用了产品之后,他们的偏好就会改变。一下子从重视功能,变成了更重视可用性。功能这个词要比其实际的用途更吸引人。因此,与新增功能相比,用户更关心核心功能。同时要将需求排定优先次序,解决了用户最高的需求,在考虑其他的目标,要明白专业用户和主流用户之间关于功能需求的区别,”足够好“的遥控器和”精准的“遥控器的区别。

(4)删除的具体方法。

      1.减少用户负担,删除不必要的元素:●删除没人会看的文字●简化布局●去掉重复的链接●精简按钮和链接的样式,让人容易区分哪些可以点击,哪些不能点击。●减少广告位和广告数量●去掉分散注意力的元素。同时,减少用户决策选择,在为用户提供少量选择的情况下,用户购买的可能性要大于为他们提供大量选择的情况。

      2.聪明的默认值:指的是适合大多数人口味的选择。通过分析客户信息,可以找到很多选择默认值的依据。●热门文档●类似项●个性化信息●共同的选择●最近保存的文档●恢复状态。

     3.避免错误来源:我把两个日期控件改成了一个可用银行对账单的下拉列表。在设计简单的体验时,关键的一步是确定哪些地方需要错误消息,或者检查错误日志,从中找出常见的错误消息。消除错误的来源是简化体验的一个重要思路。不可消除的错误,给出错误提醒。

     4.删除视觉混乱的元素,简化布局:●使用空白或轻微的背景色来划分页面,而不要使用线条。为什么?因为线条在前景中,而空白和颜色在背景上,前景会更多地吸引人的注意力。●尽可能少使用强调。如果仅加粗就行了,就不必又加粗、又放大、又变成红色。●别使用粗黑线,匀称、浅色的线更好。●控制信息的层次。如果页面中信息的层次超过了两或三个层次,就会导致用户迷惑。比如说,要少用数字、大字体或粗字体。最好总共不超过三个层次:标题、子标题和正文。

     5.简化文字,删除多余文字:●不使用介词(“对于 / 根据 / 为了 / 基于 / 通过 / 关于”)。这些词会弱化句子的谓语,因此要尽量省略。●不使用 is 的动词形式(“正在消耗时间”),尽你所能使用其他表述方式(“花时间”)。●把被动句式(“时间是被这个项目所需要的”)转换为主动句式(“这个项目需要时间”)。●删掉索然无味的开头开门见山。●减少废话。在表达相同意思的前提下,用“每天”代替“在每天的基础上”

    6.聚焦:●聚焦于对用户有价值的功能。这意味着专注于那些承载用户核心体验的功能,也意味着交付的功能必须能够消除用户的挫折感,能够消除他们的焦虑。●聚焦于可用资源,通过删除残缺的功能、不切题的元素和花里胡哨的东西为用户提供价值。●聚焦于达成用户的目标。纠结于流程会陷入细节的泥潭而无法自拔。有了耐心,再加上数据支持,你就可以为自己的大多数项目找到焦点。如果你面临的是人的问题,那么可以通过阶段性地步步为营或者通过测试获得的证据来解决。如果你的问题是技术过时或者系统不兼容,那么问题会随时间推移而(缓慢)变化

组织

主要从两个方面组织:1.内容上(信息架构有用);2.界面上(界面布局有用);3.使用流程。通过组织方式简化,一定要突出一两个最重要主题。同时,通过围绕行为进行组织,再把用户户划分成两个完全不同的类别(如“医生”和“病人”),他们在网站上的行事方式截然不同。用户会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我可以用它来做什么呢?”因此,着手组织之前首先要理解用户的行为:他们想做什么,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任何功能、需求都是基于此的,首先应该想为什么样的用户提供什么样的功能,我可以用它来做什么?交互、界面只是能更好的帮助帮助用户来做什么。)

1.内容上:

       分块:有关分块的经典建议是把项组织到“7加减1”个块中。理论上讲,这个数字是人的大脑瞬间能够记住的最大数目。如果眼前有一个包含10项的列表,那么你很可能会像“狗熊掰棒子”一样,前脚看完后脚就忘了。分块越少,选择越少,用户负担越轻。

       简单的组织模式具有清晰的界限——是非分明:有时候,你会遇到同属于两个类别的东西。太多的重叠会导致困惑,但有时候确实无法避免。西红柿是一种水果,但你会在超市里的蔬菜区找到它们,因此水果和蔬菜这两个类别中必须都包含西红柿。所谓最简单的分类,通常指的是重复交叉最少的分类方法。按照格式(文字、图片、视频)来对内容进行排序,是另一种看起来简单实则费力不讨好的分类方法。

如果你想设计简单的用户体验,那么最好先对内容有效地组织,然后再考虑如何设计搜索。

2.界面上:

       网格:利用不可见的网格来对齐界面元素,是吸引用户注意力的一种有效方式。用户虽然看不见有网格,但视觉加上想象会告诉他们“接着请看这里”,根本用不着明亮的颜色或者动态图片。网格越是简单,效果就越明显。

      元素设计:把相似的元素放在一起,同时,重要的元素要大一些,即便比例失调也可以考虑。记住这条规则:如果一个元素的重要性为1/2,那就把它的大小做成1/4。重要的要更突出,不重要的更不突出。

    感知分层的技术:利用感知分层技术,我们可以把一些元素放在另一些元素上方,或者把两组元素并排起来

   ●尽可能使用较少的层。内容越复杂,所需的分层反而能少些。

   ●考虑把某些基本元素放在常规背景层,因为一个元素很难放在两层里。

   ●尽量让任意两层之间的差别最大化。20% 的灰度和 30% 的灰度很难让人分清。类似地,在选择颜色时不能忘记色弱的用户。

   ●对于相对重要的类别,使用明亮、高饱和度的颜色,可以让它们在页面上更加突出。

   ●对于同等重要的类别,利用感知分层技术,使用相同的亮度和大小,只是色调要有所区别(就像伦敦地铁图中的地铁线路那样)。

      色标:分层信息中的颜色利用了人们的记忆原理,因此给人造成的负担很轻。而使用颜色来标记信息的代价却很明显:与任何标记系统一样,需要人们花时间来学习和理解这些标记,因此需要用户花费更多的心思。在确保人们会花很长时间学习,而且他们会重复使用你的设计时,色标系统非常适合。当然,使用人们已经知道其含义的色标也没有问题。

3.使用流程

     如果你在描述用户使用软件的路径,千万不要被自己规划图中清晰的线条和整洁的布局所迷惑。不断重复使用软件的流程,看看哪个地方总是抓住你的眼球。(用眼光瞟你的屏幕布局!)仔细观察做同样事情的其他人。简单的组织,意味着你在使用软件时会对什么感觉不错,而不是你在规划中看到了什么逻辑。

    网上商店会让用户自己查找想要购买的商品,然后把商品添加到购物车中,设置送货方式,最后付款结账(网上商城可不可以,先付款购买,在填写配送地址?这样会不会增加用户的购买成功率?)。

隐藏

隐藏都比组织具有一个明显的优势:用户不会因不常用的功能分散注意力。那些主流用户很少使用,但自身需要更新的功能,通常是适合隐藏的功能。

1.个性化需求

●事关细节●选项和偏好●特定于地区的信息

在寻找要隐藏的功能时,设置通常都是首选。设置与不常用的任务有很大的区别,因为后者一般会涉及外部目标(如给朋友发短信),而设置的目的则是让用户更好地使用软件(如自动为列表添加项目符号)。我们通常会发现“设置”功能在用户界面中会偏居一隅,与位于界面上方或中部的重要功能的地位不可同日而语。最好把它们放在一个开放的页面,或者放在所有页面中(不可能知道用户什么时候想要修改设置,因此最好把它们隐藏在网站的开始位置,或者应用程序的边缘)。

主流用户确实想自定义自己的设置。但是,他们更感兴趣的是展示自己的个性——把计算机桌面换成自家狗狗的玉照,而不是重新设计用户界面。如果用于自定义的工具很简单,如果用户只需添加几项即可完成自定义,如果不需要重排N项那么多,自定义还是很有价值的。

2.自动定制(看似很好,其实用户体验一般,甚至更差)

有些程序会根据用户的行为自动显示或隐藏某些功能。但是,自动定制不会让界面变得更简单,反而会把界面搞得很复杂,给用户带来极大不便。主要原因有三个。该
●很难保证默认菜单的准确性。虽然大多数人只会使用像 Word 这样的大软件中的一小部分功能,但每个人最常用什么功能差别非常之大。对某些人正确的,对另一些人可能就是错误的。

●缩短菜单后,用户需要把每个功能看两遍才能确定——首先是看短菜单,然后再看长菜单。延长时间或多余的点击只会增加用户的反感。

●用户最终不知道去哪里找自己想用的命令,因为这些命令的位置有可能会变。

3.渐进展示

通常,一项功能会包含少数核心的供主流用户使用的控制部件,另有一些为专家级用户准备的扩展性的精确的控制部件。隐藏这些精确的控制部件是保持设计简单的不错选择。这种“核心功能加扩展功能”的模式,不仅能够简化设计,更是一种强大的交互手段。

4.阶段展示

设定场景,讲个故事,使用用户语言,把信息分成小块(信息租住)。向导是一种阶段展示的形式,但却经常违反上述所有规则:不会讲故事、使用术语却不给出解释、重点不突出、缺乏场景感、信息块不是过大就是过小。

5.适当且准确位置的出现

尽可能彻底地隐藏所有需要隐藏的功能。其次,只在合适的时机、合适的位置上显示相应的功能。应邀探索设计模式,提供专家用户探索,同时当主流用户需要时也具备此功能。把标签放在哪里比把标签做多大要重要得多。

6.总结

●隐藏一次性设计和选项。

●隐藏精确控制选项,但专家用户必须能够让这些选项始终保持可见。

●不可强迫或寄希望于主流用户使用自定义功能,不过可以给专家提供这个选项。

●巧妙地隐藏。换句话说,首先是彻底隐藏,其次是适时出现。

删除不必要的、组织要提供的、隐藏非核心的。

转移

让用户感觉简单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先搞清楚把什么工作交给计算机,把什么工作留给用户。

把相似的功能绑定到一起,这种简化方式非常巧妙。

1.开放界面:无论是专家还是新手,都感觉用起来很简单。让用户自己定义成功(可能是完整的旅行规划,也可能是一堆零散的想法)很重要。我们要做的,就是为他们提供一个简单的工具,让他们能自由发挥想象力,最终帮他们达成目标。开放性界面的秘诀在于,尽量减少仅适合中级用户的“便捷”特性。

总结

1..相信用户:相信用户是非常困难的。设计人员习惯于注意用户测试中的失败案例。开发人员习惯于想象各种系统出错的情景,进而编写预防错误的代码。产品经理希望为用户提供交互式工具,让工具来处理各种麻烦的任务。但有时候,编写软件的一个没人肯明说的目的,就是要让用户的种种行为都对设计人员更有利。换言之,我们经常把用户看成孩子。但在保护用户不受错误干扰,或者说应该让他们自己找出解决方案的时候,我们习惯于剥夺他们自己的决定权。这也就难怪用户会反对或憎恨计算机了。构筑信任关系的唯一方式,就是让用户参与测试原型或实物模型。在能够正确地把握如何分配任务之后,让用户专注于选择和指挥,让计算机专注于存储和计算。这样你就能够创造出简单而令人惊叹的体验,因为用户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了。

2.复杂性:

任何应用程序都会有一些无法消除的复杂性。关键的问题在于:谁会面对这些复杂性?

●这个任务应该是自动化的(像 Flip 的自动对焦功能),还是应该由用户来控制(如iPhone 中通过触摸屏幕来对准相机的焦距)?

●界面中是应该包含很多功能特定的按钮(像高保真音响),还是只放一些通用的按钮(像iPod)?

●这个任务是应该一次完成(如登录 Facebook),还是应该分几段时间来完成(像定制Tumblr 博客)?

●这个任务是应该让用户有意识地去处理(如使用屏幕上的控件来筛选搜索结果),还是应该在无意间完成(如查看伦敦地铁图中的绿色线路)?

3.细节

规划好乘车路线,但是用户不知道该往那个方向走。很多地铁、公交车都是双向环线。

最后,简单的设计能够为用户留出足够的空间,他们会用自己的生活来填充这些空间,从而创造出更丰富、更有意义的体验。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