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必备七大能力
新学期即将开学,结束了近3个月假期的大学新生们,陆续前往学校报到,正式开启大学生涯。
对于即将入校的新生来说,大学既熟悉又陌生。从小父母就教育我们,要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好大学,才有好出路,才能像某某一样有出息,那个时候,大学对于我们来说,只是一个概念。
很快,我们慢慢长大了,从网络、新闻报道、表哥表姐、邻居朋友那里得知大学的情况,对大学有了初步的印象。
在大学,没有老师要求夜自修、每学期的课程都不一样、社团活动丰富多彩、图书馆里有丰富的藏书、可以和教授们一起研究感兴趣的领域,如果可以,还能谈一场轰轰烈的爱情。
录取通知书发放下来的那一刻,我们抑制不住心中激动的心情,开始查询和学校有关的咨询,专业方向、科研成就、校园环境、城市建设……,大学已经近在咫尺,对它充满了期待,准备在四年时间里好好努力,把自己变成为时代所需要的栋梁之才。
每年新生入学时,学长学姐们总会热情地接待新生,为他们介绍学校的环境、教学、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情况,帮助新生尽快融入大学生活。
对于身处新环境,面临新生活的大一学生来说,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是新学期最重要的任务。适应难免会遇到不适、困难甚至挫折,但要是能提前做好准备,可以少走一些弯路,在不适面前可以多一份淡定和沉稳。
大学生已是成年人,没有了父母的监督和关照,更应该学会独立和对自己负责。但相对自由的大学生活,让一些习惯了“被约束”、自控力较弱的同学放松了要求,开始恶补那些年没有玩够的游戏、没有看完的流行剧、没有尝试过的爱情,过上了不规律的生活,甚至开始逃课。缺乏自控力会失去对大学生活的掌控。
面对精彩的大学生活,绝大多数同学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期待利用校园里的各种资源和平台,把自己打造成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优秀人才。于是,开始大量尝试,而新生的尝试大多从参加社团开始,学院学生会、学校学生会、学生社团组织、志愿服务队……全都报名参与。
一段时间以后,渐渐地发现时间不够用,疲于应付各种活动,本想多参与多体验多锻炼,却让自己变得身心俱疲。找不到聚焦的方向,容易产生迷茫,于是请教了许多学长姐、请教父母和老师,每个人的建议都很好,但依然无法找到方向。迷茫会让自己失去方向。
与以往相比,有很多大一新生开始较早地尝试规划大学生活。面对激烈的人才竞争,无论是将来就业、升学还是创业,只有不断提升自己,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但作为刚入校的新生,来到大学平台更大、视野也更开阔,能够看到的“高手”和“牛人”越来越多,和自己一样优秀的人比比皆是。原有的竞争优势变弱,担心做不好事情,担心无法胜任任务,于是慢慢产生焦虑。焦虑会让人失去信心。
事实上,每位新生都会经历“尝试、努力、思考、调整、适应”的过程。对于他们来说,多参与些活动,多接触些人本没有错,只是在试错过后,在迷茫、焦虑的短暂压力下,要学会采取有效地措施顺利走出适应期。坐车的时候,把目光盯着车辆附近的景色,看久了容易晕,而如果把目光拉向远方,这种不适感就会减轻。
能力的培养对于大学新生,当下的适应期也许会有些不适,但如果能把目光往长远看,把注意力转向那些重要的目标和任务,把当前的不适当作学习进步的机会,或许能更快地走出适应期。
每个人对于大学的理解各不一样,设定的目标也因人而异,但不可否认的是,锻炼和提升个人能力,是大学最重要的任务。
从生涯发展的角度上看,能力分为:知识、技能和才干。
知识就是包括专业知识在内的所学到的内容,比如计算机知识、法学知识、英语知识;
技能就是你所能做的事情,它是运用知识的过程,比如:组织、策划、演讲、沟通、协调;
才干则用来描述你的个性、品质和态度,比如:有耐心的、认真的、负责任的。
1.学好专业知识
专业知识是立身之本,也是个人核心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将影响一个人认识世界的角度,以及和世界互动的方式,专业也将决定今后工作的领域和方向。
专业知识的学习,是系统性思维的培养,要掌握好本专业领域的重要基础概念、主要研究方法和原理。内容也许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更新,但原理和方法将帮助你更快地适应新环境和新变化。
在学习的同时,要摸索出自己感兴趣的方向,有意识地投入时间和精力,扩展相关知识和资料,与学长学姐或老师联系,了解最新的发展动向和趋势,提前做好准备。
2.主动学习
要做到主动学习,就需要从个人实际出发,掌握一定的方法,培养学习习惯。对于过去学习经历当中,做得比较好的方法和习惯,可以继续坚持或适当调整,因为这是你效率最高的学习方式,不要轻易放弃。
大学里的学习对个人的主动性、自律性要求较高,要运用好“人、事、网、书”等资源。
保持开放的心态,多接触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同学,虚心向专业老师、管理人员和职场人士请教;积极参与到各类活动当中,在做事的同时探索个人的兴趣爱好,总结做事的风格和方法;利用好互联网,学会搜集和整理信息,利用网络的便捷优势,搭建个人学习发展的平台;多读些书,学习系统化知识,开拓视野和眼界。
3.管理好注意力
李笑来老师认为,现在有很多人把注意力放在那些不太重要的事情上,“莫名其妙地随大流”、“心急火燎地凑热闹”、“操碎了别人的心”,却忽视了那些能够积累知识、提升技能和修炼品性的事情上。
多参加一些跨学科课程、讲座、社会实践、课题研究和志愿服务,这些活动有些看起来并不那么有趣,甚至有时候会让你感到压力和不适,这是正常现象。学习提高的过程就是突破舒适区的过程。只要你坚持努力学习,总会有所收获。
4.独立自主
学会思考。不一样的学习环境、不一样的人际关系、不一样的生活节奏,要求每个人同学要独立面对遇到的每一个问题,学会探索自我,分析外部环境,寻求他人帮助和资源支持,在实践中找到答案,在解决问题中成长。
学会决策。人生是由无数个选择构成,如今开放的市场和自由的环境,让人们有了更多选择的空间,在校大学生可以选择更多的课程、社团活动、实践锻炼以及学习机会,要学会权衡利弊,分析内外因素,在当前条件下做出最合适的选择。
承担后果。一个成熟的人,要能够坦然地接受决策的后果,不论成功或失败,只要是自己做出的选择,都会有收获。成功可以总结出经验,失败可以分析出原因,不因一时的成功而得意忘形,不因暂时的失败而堕落不前。
5.确定目标
刚入学难免会有迷茫和焦虑,无论是课程学习、社团活动还是兼职实践,经历过一段时间地探索之后,都要进行阶段性总结,寻找优势和不足,并结合个人的兴趣和特点,拟定阶段性目标。
你不需要急着确定四年以后一定要做什么,也不要急着证明自己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只要有个大致的方向和目标,并从未来的某个时间点倒推至当前,把目标分解为具体、可执行、可衡量的程度,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优化。
6.培养一项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激发学习的最佳动力。兴趣不是凭空想出来的,而是在实践当中总结和摸索出来的。
有的同学在上大学之前已经培养出了自己的兴趣,那么可以利用大学的资源,提升兴趣的层次,把兴趣转换成能力,创造出价值。
有的同学说自己没什么兴趣,也没有一技之长,那么可以尝试接触些以前没有做过的领域,接触不同人,从他人身上找到灵感。还可以总结过去那些让你做得最舒服,最愿意花时间和精力投入的事情,这些都是你的潜在兴趣,可以挖掘。
7.探索外部世界
打破专业的限制。社会分工的精细化注定了大多数人需要以合作的形式完成某项工作或任务,学校里诸多跨学科创新活动就是最好的证明。要打破专业的限制,与来自不同学院、年级、专业的同学交流和协作,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认识世界、与他人互动。
了解职业世界。许多学生临近毕业,除了从家长、老师、同学那里得到的职业信息外,对行业发展、岗位要求、就业信息等内容知之甚少,更不用说对某个岗位有深入的了解。因此,要好好利用大学四年的时间,做好行业调查、资料收集、职业访谈,提前了解职业世界,未雨绸缪。
大学里可以做的事情很多,充满了无限的可能,知识学习、技能提升和培养个性品质是过好大学生活的关键。在享受校园时光的同时,把握好学习的节奏,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持续不断地努力和付出,四年后终将收获胜利的果实。
(原创文章,欢迎分享,转载请简信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