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散文

人口不够,让75后和80后去生?这位经济学家,你是来搞笑的吗?

2022-01-11  本文已影响0人  伊印

人口不够,让75后和80后去生?

这不是一句戏谑,而是一位经济学家的发言,这也不是他茶余饭后的笑谈,而是被他专门论述在了个人报告中。

当经济学家往“网红”方向靠拢,于是就有了这么一篇文章:《解决低生育的办法找到了——中国生育报告》。

这篇文里是怎么说的呢?如果你已经看过,恐怕是记忆深刻,忘都忘不掉了!

图源网络,侵删

在这位专家的报告里,任泽平说,解决生育的办法是:央行多印钞,抓住75-85后的机会!要趁着他们还来得及生,能生的时候抓紧动员。而对于90后00后,任泽平说,不要将希望放在他们身上了!

有人笑谈,专家这都放弃90后了。

为什么说他的论谈这么可笑呢?

事实上,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印钞根本不可能解决矛盾,印钞多了反而会引起通货膨胀,让钱更不值钱,这后面甚至还会有一系列的动荡不稳。所以央行对印钞和投放货币的决定一向是慎而又慎的。可这位清华博士后,一个经济学方向的博士,怎么说得出这样的话?

图源网络,侵删

怪不得这年头,有网友一听到是“专家意见”,就摇摇头笑了。专家提的建议,都是束之高阁的东西么?当真阳春白雪不如下里巴人,还是这些专家,根本就没有站在群众的视野里去思考问题?

这就跟现在的电视剧一样,大笔的宣传、拍摄费用,动不动就是亿级流量的巨星,制片方满以为会赚的盆满钵满,却不料惨遭滑铁卢,备受群嘲。

艺术是来源于生活,不是在空中楼阁的创作。专家与编剧,一个试图解决问题,一个想法讲好故事。但问题,故事,这些背后的人,是不是他们真正有在考虑到的?

专家面对现实,提出了一个自以为可行的办法,他文中提到的90后、00后不愿生育,确实是个现象,所以直接跨过这个现象,不去对症找方法,而是另辟他径,把手伸向更老的那一些人?

图源网络,侵删

把办法提出来,是个能力,可把方法论一丢,就让人家去照做,势必会产生反响。舆论可说明人心,劳动力三个简简单单的字背后,不是冰冷的数据,而是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命,是一代又一代人的付出。

上有老下有小的牵绊,除了是压力,还是情感的维系。可这些情感,放到现实里来说,小的要奶粉,老的要养老,中间年龄段的又在买房供房给孩子赚学费。

想要解决办法,你有考虑过普通人的难处么?

你说的75后、85后,正遇上人生的关卡,网友们都在说35岁大关,专家有想过吗?没有!专家不会有职业危机!动不动就被拿来提及的职业内卷,只需要多发几篇论文,多参加几个项目,多树立一些政治正确的价值观和论调,似乎,都不再是问题了。

赤裸裸的压力,在他们身上都不是问题。所以闲情雅致变味出一套一套让人百思不解的议题和倡议。

年轻人不愿意生孩子,本质到底是什么?问题的根源在哪里?不从根本上找方法,自作聪明的另辟蹊径,是大智慧,还是在逃避?

这世界从来不缺聪明人,但多的是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人!

所谓的专家,你或许有学识,有专业,有职称,有人听你的长篇论述,但你失了人心,就是“专家”二字在群众里也做不得数!

专家,清华博士,经济学家,这些词语,都很高大上,但“到群众中去”,绝对不是一句空口无凭的话。历史已经证明,潮流也在这里。

为何现在的专家说话,大家都在发笑?

有时候不是大家笑点太低,而是这个笑话本身,实在太好笑了!

又或许,是这位曾经年薪1500万的专家,觉得让一个国家多印发2万亿的钞票,不过只是一个小目标!

何不食肉糜啊!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