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路|拥抱雀儿山
煎熬般度过了碌碌无为的2016,又一头闷进阴差阳错的2017:错过早已谋定的慕士塔格,放弃了心向往之的阿尼玛卿,无奈之时,想到了雀儿山,剩余的年休假刚好能够满足它的攀登用时,费用相对较低,便决定了把自己托付给苏拉的川藏队,选择雀儿山。
没有查山峰资料,没有看登山文章,除了海拔以外,根本就没有去了解雀儿山到底是怎样一座山,攀登它又会是怎样一回事。准备好所有的装备,在群里和队友们一起商定了赶往集合地的方式,然后就出发了。出发时,是阿坝震后的第十天,亲朋好友关切不已,纷纷叮嘱着要小心地震,而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除了心存感激,对地震是真没当回事,毕竟根据了解的情况,即使在地震当时,雀儿山一带也是安然无恙的。
如果说雀儿山之行中登山部分是最快乐的,那么从西安出发去往甘孜县的这段路程则倍受煎熬。全队7男1女8名队员,唯一的女队员包包7月17号到达成都后独自去嗨了,我、鲍先生和F哥先后抵达入住同一酒店后也是各自安排,18号10点四人在新南门汽车站会和后,乘坐唯一一班发往甘孜县的大巴,傍晚到达康定并停留一晚,19号一早继续出发,直到下午才摇到了甘孜县。800多公里的路,我们走了整整两天。而18号深夜才到成都的小黑、阳光、斩羽和烧麦4个小伙租车自驾前往甘孜,却在19号先于我们一个多小时到达集合地。或许,这就是所谓的“沉稳”与“冲劲”的非典型比对吧。
这是我的第一次甘孜之旅,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驻足房间,从窗户看出去,甘孜寺金碧辉煌、规模宏大,但感觉还是远了些,吃完饭后的时间应该不足以支撑步行前往参观一番。而最易涉足的酒店门口的川藏路,虽然两侧商铺林立,但大都是汽车维修、饭店之类,实无可逛之处。倒是酒店后面的白塔公园,高耸精致的白塔,连绵起伏的群山,看上去让人心旷神怡。
高高的白塔,法相尊严。金色的藏经楼,雄壮耀眼。长长的转经筒廊,法音不断。立于公园西南角高处的煨桑台之上,向北看,执著奔走的转经信徒和白塔公园辉煌建筑尽收眼底。向南望,雅砻江水则有如一条玉带把南侧的群山和白塔公园分隔开来。连绵的群山,飘渺的云雾,当阳光透过云层照在行将收获的青稞田上,金黄一片,那场景,犹如一幅经典的山水画卷。在这里,819组的队员们自发自主拍摄了第一张“全家福”。
杨初和小表哥各自驾车把我们和装备一起运到玉隆拉措也就是新路海景区门口,拍下又一张"全家福"。英俊高挑的攀登队长恩波已经在那里等候,蒙蒙细雨中他和我们一起进入景区。可爱的旱獭在岩石之上悄悄张望我们的行踪,几匹牦牛和马儿在草地上悠闲自在地进食,几个小伙则一边前行一边相互调侃着,在不期而至的蒙蒙细雨中,欢声笑语不断,不经意间已然来到了新路海身前。此时的新路海,宛若一名娇羞的女子,隐去了她娇媚靓丽的身形,只留给我们一个朦胧的影。因为有风,水面荡起层层波纹。阴暗的天色,让冰川融水深邃了很多。周边的山峰躲进云雾之中,其壮实的身躯在水面波纹中抖动。露出水面的石块上篆刻的六字真言,此刻也变得黯淡。新路海,少了一分传说中的靓丽,多了几许不容揣摩的神秘。
大本营就在新路海畔,雀儿山脚下。在这片海拔4000米的山谷川地,川藏队搭建了数所帐篷,功能不一,形态各异:队员帐、协作帐、厨房帐、餐厅帐、装备帐,还有一顶用来开会的星空会议帐。坐在阳光篷下的织物户外椅上,品茗四顾,可北向远观阳光下波光粼粼的新路海,可南向近眺两山夹峙中白雪皑皑的雀儿山。昼,闲看蓝天白云,云卷云舒。夜,静观星河灿烂,亮丽斑斓。尘世繁杂等等,任它疾风骤雨,皆不可奈我何。在这里休养生息,适应海拔,深入了解山峰情况,学习攀登注意事项,然后进行一些上升下降、结组行走等攀登技术培训的确是再也恰当不过。加之杨初老婆烹制的精美菜肴,每每食之,便会让人觉这荒山僻野之地实为世外桃源仙境,好生惬意。
单就登山而言,我对气候是没有特殊期望的。但如果考虑到我携带来的重装摄影装备,可以说从离开西安时,我就祈求能够有更多的好天气陪伴我的雀儿山之行!。
在大本营的一天半时间里,山里多变的小气候呈现的淋漓尽致,时而风雨交加,时而乌云密布,时而阳光明媚,让人应接不暇。幸运的是,风吹云散后,夜晚的银河却总会如期而至。第一天判断错了银河升起的方向,第二天及时修正错误,在银河升起后终于拍到了自己满意的BC银河作品,纵然期间被一个狂妄之人打来的电话搅扰了心情,还是坚持完成了拍摄。之后持续一夜的小雨,彻底把我心头的郁闷洗刷一空,也让我毫无负担的踏上了攀登之路。
启程离开BC前往C1时,天公作美,出发仪式上,8位队员一字排开,坐镇BC指挥攀登的杨初为队员们献上哈达,高山摄像兰卡用手中的DV摄录下每位队员彼时的跃跃欲试,攀登队长恩波和小表哥、阿牛、阿真等协作则用手机记录下这标志性一刻,在我们整齐划一的口号声余音尚存之际,苏拉王平已经在朋友圈发出了819组出发仪式的照片和消息。
拔升800米,路途崎岖,走过碎石盘山道,穿过落石聚集区,在类似于传统徒步的山路上,大家的兴致明显难以提起,倒是沿路轰鸣的冰川融水汇聚而下,形成分层明显的的3阶瀑布,雄伟壮观,让大家不时侧目。其扬起的水雾不时随风飘拂到我们裸露的脸上,给烈日下行进的我们送来丝丝凉意。记得后来包包在冰川之上行走时曾对我说:这才是我喜欢的登山。其实她的话,传递了我们所有人的真实感受,但每个人又都知道,这是必经之路。正是在这段必经之路上,给我们一路带来不少欢声笑语的东北F哥因膝盖伤痛,不得已选择了下撤。
C1就位于冰川冰舌的底部,眼前的景象不再是两山夹峙中一片皑皑白雪,视野变得更为开阔:雪峰在不远处高高矗立,冰川在脚下向上缓缓延伸。不得不说的是,当沙化的岩石被风吹雨打雪侵而散布于冰川之上,给冰川披上了一层赭石色的外衣时,竟让人傻傻分不清到底是岩石还是冰川。刚到C1时,我以为那是岩石,直到全副武装走到它之上,感触冰感,听到冰爪扎入其中的声音和冰裂缝里咕咕隆隆的水声时,才真切感受到这是冰川。
坐在帐篷外的户外椅上,阳光带来的温暖抵消了寒风吹过的凉意,时光在这一刻仿佛停滞,照射在山峰岩壁和白雪上的金色阳光许久之后才消失殆尽,C1的夜色终于降临,此时,是晚上的8点左右了。吃完了藏式火锅的队员们已经按照抽签结果分好了帐篷并铺好了防潮垫和睡袋,大家汇集在星空帐中喝水、吹牛,等待恩波队长规定的睡觉时间的到来。
说到抽签,其实是为了保证夜间队员睡眠时的安全,每个帐篷需至少入住两人,但我们有7位队员,且还有包包这样一位女队员,所以才采用抽签方式分配帐篷。三张方片被斩羽、烧麦和阳光抽到,两张黑桃被我和包包抽得,剩下就是小黑和鲍哥的梅花了。
就在大家喝水吹牛时,我偏坐一隅,不时抬头观看头顶的天空,直到星光开始在天幕上闪烁时,才长舒一口气,又是一个美好的夜晚。我早早支起的脚架和相机静静站立在那里,像满弦的箭,只等我发射的命令。近九点半时,银心从南侧山峰间立起,设定好各项参数:2.8光圈,2500ISO,15mm焦距,无限远对焦,20秒曝光。进一步确定构图:竖向拍摄,黄色的帐篷做近景,点缀着白雪的山峰做中景,如一把利剑斜插入山峰的璀璨银心做远景。按下快门线的按钮,等待相机背屏亮起……
登山路|拥抱雀儿山这幅作品呈现在我眼前时,我的内心是无比欢愉的。一颗流星出现在画面中,它划过银河,给璀璨的银河更添一抹美丽的色彩。流星、银河、雪山、冰川、帐篷,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景色,而那一刻,它们就在我的身边、我的眼前,如此的真切,又如此的轻松。
晚上睡的并不好,刚到达营地时的睡意在规定的入睡时间到来时仿佛已经跑的无影无踪,在一晚的辗转反侧和迷迷糊糊之间醒来时,恰逢朝霞初上,受身处方位影响,虽然并未观看到最壮美的朝霞,却也从中看到了天气有望继续晴好的希望。
登山路|拥抱雀儿山雪山攀登注定不只是欢愉和轻松,从拔营出发前往高C2营地的那一刻起,包包所谓的“这才是登山”才真正到来。从海拔4800米的C1拔升到海拔5500米的高C2,要全副武装、自行负重、全程在遍布明暗冰裂缝的冰川上行进。明裂缝大小皆在明处,小心设法总可通过,而暗裂缝则被积雪覆盖,稍不留神就可能陷入其中,是攀登中必须首要注意的问题。为了确保安全和前进中的尽量协调统一,我们7个队员分成两组与协作结组前行,感觉体能可能稍差的鲍先生、包包和我一组,另外4个小伙子一组,每组的第一人和最后一人都由协作担当,由他们负责引导和保护着我们在冰川上前进…。
这是一段印在我们心间的路程。离开C1不久,各种裂缝就开始在我们脚下的起伏抬升的冰川上呈现。在协作引导的路线上,时而如壕沟一般,湛蓝的融水水流湍急,需前后队友团结协作,摆好架势、纵身飞跃;时而如峭壁横亘,要铺好路绳,上升器和冰镐并举方能攻而克之;时而像高空走钢索,要看好前方,盯住脚下,保持好平衡,快速通行。
走一会儿,停下脚步休息片刻。如此行进一段时间,在避开冰裂缝集中地带处席地而坐,或喝水,或补充能量,或放眼四周,遍览这大美山色。心中慢慢升腾的攀登的快乐把身体的疲劳一点点抵消。
眼前出现一片宽阔平坦的冰川,雀儿山主峰就耸立在前,几顶帐篷错落点缀在冰川上方的雪坡上,高C2就在前方,但脚下的路变得举步维艰。浮雪覆盖下的暗裂缝,一脚踩下,整条腿都可能没入其中。协作不停叮嘱,后者要踩着前者脚印前行,但依然会不时陷入进去,如此这般,看似短短的路,却费劲周折方才走完。
海拔5500米处,雪山上的午后阳光热辣异常,晒在身上感觉更暖,摘下雪镜会觉得眼睛如针扎一般。坐在帐篷口,喝着热乎乎的开水,透过雪镜看着这片苍茫雪原,雀儿山被背后的雪坡遮挡难觅踪影,眼前除了皑皑白雪,冰川也变得洁白起来,那些裸露的山尖寸草不生,应是覆盖其上的冰川融化后的留下的样子吧。
几个小时后的凌晨1点,将是我们冲顶的时间。用完晚餐后,恩波站在帐篷前的雪地上,给大家开了冲顶前最后一次会议。睡觉和起床时间,冲顶保暖要求,装备要求,出发和关门时间,凡是相关事项一一要求到位。尽快睡觉成了当前第一要务,可我不能。因为已经架设好的三脚架和相机正孤立于雪地之中,静静等待银河的升起,对我而言,与登山同样重要的,是拍摄。
最后三缕阳光快速消失后,天地拢入暗黑之中,阴影中的营地骤然降温,队友和协作都已入睡,四周一片死寂,独坐帐篷口,闭合了些外帐的拉链,抵挡住寒气的侵袭,喝着热水陷入沉思。久处城市的喧嚣,习惯了热闹的包围,突然置身于这种自己向往的、静的可以听到自己心跳的地方,却又有点不知所措,不知所以。独享这夜的沉寂,是否也是登山的意义,我这样问自己。一勾镰月在星空中皎洁夺目,它透过帐篷链隙映入我的眼中,感觉距离自己是如此之近,颇有手可摘星辰之意味。只是队友已睡,纵使心中百般激动,也只能不敢高声语,恐惊梦中人了。
离开C1时,出于减负考虑,我只携带了一支24-70mm变焦头,此刻,它就立于雪地之中,静候银河升起。相机镜头上套着厚厚的羽绒手套,备用电池则乖乖呆在我的羽绒服口袋里。白天刚向老马请教了如何拍摄银拱,因为要长曝光,要求电量必须充足,但温度过低时相机电池会快速掉电,想办法给他们保温,是我不二选择。
近九点半时,预期中的银河闪亮登场。如果说遇到好天气要感谢上苍的眷顾,那能做好拍摄准备则要感谢PlanIt!摄影计划神器的帮助了,正是在它的辅助下,让我在来到雀儿山之后的每个营地,都记录下了银河的倩影,这一晚,也没有例外。在长曝光作用下,挂在帐篷里的头灯放射的微弱光线光亮异常,黄色的灯光把近处的帐篷打亮,周边的白雪也披上了一层黄色外衣。璀璨银河下,夜色给不远处的雪山蒙上一层神秘的幽蓝。银心的多彩星芒,雪山的神秘幽蓝,帐篷的贴心温暖,在此刻交织成了一幅旷远却不失温暖的画。随后尝试拍摄的银拱,虽然看起来非常笨拙,可因为是第一次尝试,能够有这么一幅作品呈现,我已足够满足了。
回到帐篷已近十点,一侧的包包蜷缩于睡袋之中,只能看到面部一半,她睡的正香。我脱掉沉重的雪地靴和其他束缚般的衣物,只留下一身红辣椒钻进蓬松的睡袋,温暖传遍周身,长舒一口气,闭上了眼睛。仿佛还没睡着,有如梦中般传来了帐篷外兰卡的喊声,起床灌水了!五顶帐篷宛若五颗黄色的明珠在这片幽静的雪原上闪亮,几个高山气炉在挖开的雪坑里滋滋作响,有的在煮方便面,有的在烧开水,协作把煮好的鸡蛋分发到队员手里,把烧开的水灌入保温壶中。
大家都在忙碌地穿戴着,检查着个人装备和技术装备,头盔、头灯、雪镜、抓绒帽、魔术头巾、羽绒服、防水手套、冲锋衣裤、安全带、上升器、8字环、各种锁和快挂、抓结、冰镐、雪地靴和冰爪,该上身的上身,该入包的入包,用餐完毕,穿戴齐整后,凌晨一点准时出发。
担负着修路重任的兰卡和阿牛双头并进,没多久他们的头灯就已经在远处闪烁了。当我们来到号称"绝望坡"的雪坡下时,路绳已经铺就。在夜色的遮掩下,我们看不到它的真实面容,也无法预知其绝望之因。我能感受到的,就是包包正在我上方努力地攀爬,旁边绳上鲍哥急促而粗放的呼吸声不时传入我的耳际,不知何处是终点,能做的就是左手紧抓上升器,右手紧握冰镐,左脚全齿、右脚前齿不停踢入雪坡中,手脚并用,缓慢而又吃力地向上挺进。一次又一次停下歇息,抬头看时,包包依然在努力着,鲍哥依然在竭尽全力,而位于绝望坡顶端的阿牛和兰卡的声音依然似乎从很远处传来,那时,心中真的萌发出了绝望二字。绝望坡的名号,也大致由此而来吧。
时至今日我都不知翻越绝望坡用了多长时间,只感觉是很久。到达顶部后,阿牛帮我解开了主锁,往前走了几步我便瘫软在雪地上。一股深深的疲劳感侵袭着我的身心,甚至让我怀疑是否还有力量继续走下去。在那之后,我们得到了小黑因身体不适无奈撤回高C2的消息。心里觉得遗憾,却也为他的理智点赞。
之后前进的道路上,让我吃惊不已的是鲍哥,这个年过五旬的港籍宁波儒商,在此之前没有任何的雪山攀登经历,却突破了高原给他身体的重重枷锁,和我们一起,在东方出现鱼肚白时的清晨6点左右,最终到达了距离顶峰仅一个冰壁之遥的地方,按照四川登协的相关规定,他已经被认可为登顶了雀儿山。
与鲍哥一起休息片刻,并为他送上登顶的祝贺之后,鲍哥开始下撤,阳光、斩羽、烧麦、包包和我则选择了继续攀登长约50米、坡度70度左右的冰壁,并要越过刀脊站在主峰之上。
5个人,两组,前面队员攀登时,被其冰爪和冰镐剥落的冰块不时从高处快速坠落,协作不停高喊不要抬头,以此来警示位于下方的队员。熟练掌握了阿牛传授的攀冰技术的我,身体中好像无形中充沛了无尽力量……
阳光第一个登顶,斩羽、烧麦紧随其后,而当我第四个站在主峰之上时,时间刚过7点,一轮新日正从地平线上喷薄而出,蔚蓝天空中,白云霎那间金黄一片。壮哉,雀儿山!我心中由衷生出这样一句感叹。而当初升的太阳把我们几人的影子投射在远方的天空中时,在影子头部周边,从未亲眼目睹过的佛光竟然悠然出现,我们为此而振臂欢呼。风云却在此时突变,一团乌云席卷而来,佛光消失,天空也暗淡下来。在恩波的保护之下,包包和恩波也一前一后缓步来到顶峰,那一刻,她潸然泪下。我想,那应该是激动的泪水,是历经磨难触摸到梦想时的泪水,值得流,也应该流!
机敏可爱的流行歌曲王子兰卡用DV记录下了登顶队员那一刻的心声,用相机凝固了登顶队员那一刻的欢声笑语。而我,也用索尼黑卡,把日出时分雀儿山顶峰的光辉变成了记忆中的永恒。
登山路|拥抱雀儿山下山的路途中,才得见冲顶之路的真容,眼见其险峻,真的不知如若是白天冲顶,是否还有勇气去拼。
回到高C2,简单吃了点午饭继续下撤,我背负20公斤左右的背包下撤到C1,对自己的体能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在C1重新整理装备,把除相机设备以外的装备都打包到驮包和大背包中交由当地老乡运送,自己则背负小包和队友、协作一起于当晚19点半回到大本营。大表哥远远看到我们,特地迎候在大本营附近,为我们送上一句温暖的“祝贺成功登顶”,一听冰凉爽口的可乐。
那一夜的大本营,我早早躺下,在笑容里睡去,把几天缺失的睡眠都统统找了回来。梦里,我发现自己依然在雀儿山的怀抱里,拍着,笑着……
大事记:
1、20170819,8名队员甘孜县集合。
2、20170820,到达位于雀儿山脚下,新路海旁的大本营。
3、20170822,从大本营攀登至海拔4800米的C1营地。
4、20170823,从C1营地攀登至海拔5500米的高C2营地。
5、20170824凌晨1点开始冲顶,6点到达冰壁下,7点左右五人先后成功登顶。19点半全部队员下撤到大本营。
6、20170825全队返回甘孜县。
7、20170826队员返程。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