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与粉丝持平后
今天,我简书上的关注人数与粉丝人数持平了。
坦白讲,日更第14天,已发布了13篇文章,阅读量多少,点赞数多少,评论数多少,我也没有计量过。但我明显感知到,在我加入几个小岛,并入乡随俗发了两次求互关阅读点赞的帖子后,文章的阅读量确实有明显增加(尤其是当天及第二天,后来便渐趋平缓,偶有增加)。
在今天,看到关注人数与粉丝人数持平后,我陷入了思考。
1.我为什么要发求互关阅读点赞的帖呢?
前面已经提到,真的有入乡随俗的因素在,当我加入某些小岛时,总有一些类似新人报道旧人求互关互粉互赞的帖子。于是,我便也顺势发了帖。
其次,这就得说到到简书的初衷了。当初注册也不为别的,主要是为了培养自己写作的习惯,保持写作的温度,起码拿到“简书创作者”的称号,至少31天内不能停更。说白了,就是自己跟自己较劲。但日更的十三天内,也偶有卡文的时候,奈何悬在头上的日更挑战像紧箍咒一般,使我不得停更。(说到这儿,不得不提一下那个让我在文快水了的时候,先游会儿泳的简友,真的很有趣。)于是,内驱力不够的时候,就得从外部汲取能量了。这时,我就需要各位友友们的关注阅读点赞评论了。在此,便要感谢那些关注我的简友们,尤其是真的阅读过我的某些文章,并高抬贵手点赞,或者真心实意评论过的,你们的肯定给了我动力。(笔芯)
2.我会再发求关注阅读点赞的帖吗?
这个,真不好说,尤其是如果回答不会,万一以后自打嘴巴的话,有些不太好。毕竟,今天的文章依旧是公开化。
但为什么会有这个思考呢?我想大概是我发现大家发帖子的目的真的不一样。有的人是真的想在简书这个平台上交二三好友,交流写作心得,有的跟我一样是缺少内驱力,寻求外部鼓励,有的是单纯为了引流,关注后便简信对方进群或关注公众号。以上所有原因,我都表示理解。
但是,我想说,我需要的不是看似互利共赢实则空洞的关注。换句话说,我要的是以文会友。至少现在,我没有除却初心外更大的野心。尤其是看到关注者动态列表里,所关注者发布原创文章的寥寥无几,而点赞一连串某些帖子的动态大行其道时。我真的懒得往下划动页面,去倾听一些发自内心的声音。我想一眼看到的是那些用心写作的文章,我们或许会有共鸣,真心实意地点个赞,或许会有一些不一样的看法,也各抒己见地评个论。而不是敲开门,便在门口晃一圈,证明自己到此一游,便“挥手自兹去”。
所以,我删除了之后发布的帖(因为发帖后到此一游式的关注的让我疲于应对)。但我仍十分感激看帖后关注了我的那些用户,我也礼尚往来,回关了你。尤其是那些认真阅读过我的某些文章的简友们,感谢你点赞的肯定,感谢你评论的互动。我希望,我们会在这块提倡“创作你的创作”的简书土地上,努力耕耘,互相鼓励。(再笔芯)
3.我不怕不互关缺少阅读量点赞量吗?
怕啊。毕竟,谁都有卡文的时候,谁都有内驱力不足的时候。作为一个间缺性需要补充能量的创作者,我无比需要各位走过路过的简友们的阅读点赞评论。但怎么说呢,更大的阅读量,更多的点赞,需要一些操作,比如,咳,发帖,这个嘛……与上面的第二条好像有点矛盾了呢。所以,最靠谱的就只能增强自己的内驱力,提高写作的质量,让各位已互关的友友们做一下间接推广的传输链,争取做个“你若盛开,蝴蝶自来”的创作者吧。再次,感谢那些做了我传输链的点过赞评过论的简友们。(再再笔芯)
4.在简书上创作什么样的创作?
目前为止,我发布的13篇文章,有随笔感悟,有佳句推荐,有诗歌解析,也有歌词赏析。嗯,种类不多。但是,我最擅长的文章类型,我还没摸索清楚。搏眼球的,我读过,但不打算去写。文采斐然的,我欣赏,走心的,我欣赏,文采斐然又走心的,我更欣赏。所以,目前,我只能做到写最想写的,或是分享喜欢的。顺便提一下,目前为止我发布的阅读量最高的文章 ,是我摘录的《小王子》一书中的好句。这件事呢,我挺开心,因为我不得不承认这是我没有写作思路时另辟的蹊径,但也很开心有那么多跟我一样喜欢这本书的读者。另一方面,我也挺头疼,因为如何创作一篇让大家愿意阅读的原创文章,我还在摸索中。目测这应是长路漫漫了。但是,我会在尝试中慢慢靠近那个目标的。
最后,做一下这次漫谈的总结吧。
感谢那些真心实意点赞评论的简友们,未来的写作路上,我们同行啊。欢迎大家交流写作,共同提高。(再再再笔芯)
以后的自己继续写作吧,随心,随性,提高,进步。做一个保持写作温度,感受文字美感,传递文字力量的写作爱好者。
看到此处的各位简友们,高抬贵手点个赞,真心实意评个论吧,你们的肯定是我最好的能量来源!(笔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