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的解说稿

2024-02-20  本文已影响0人  佘_冬冬

尊敬的杨主任,百熙中学的谢校长及诸位领导,还有在冰天雪地奋斗着的同仁们,大家下午好,感谢大家聆听我校缪润德老师带来的片段课《感初心壮志,品豪迈人生》,结合他今天所作的讲解,我将解说主题定为《初生牛犊何惧虎》,我将从四个方面展开。

诗人刘禹锡,21岁中进士,今天给大家呈现这堂课的小缪老师也还不到21岁。年纪不大,口气不小,一开口他就想借《秋词》来走进刘禹锡,那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是如何做到的。

目标达成

对于刘禹锡,我们并不陌生,没有哪个语文老师不会那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的乐观豁达是出了名的。这首《秋词》作为七年级上册的内容,11岁的孩子能不能读出乐观呢?怎么去品出其中的乐观呢?我们发现读诗,还得着眼于诗歌本身。于是,我们以诗歌的音韵、字词所营造的意境为抓手,通过诵读的形式去品味诗歌中的豪迈。

通过写作背景揣摩诗歌中作者的心境,这是小缪走进刘禹锡的关键。从刘禹锡的经历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个备受打击的“刘郎”骨子里的不畏强权、乐观豁达让他在艰难处境中仍然不改初心。于是得出了那句“在坎坷与艰辛中,却依然豪情洒脱,唱着勇气与乐观的赞歌。”

理论支撑

在备课时,我们关注到本次主题为“聚焦课标理念,促进思维培养”,当时我们还在说命题的应该是语文同行。通过查阅王崧舟老师关于课标解读的论文,我们明确了这两个方向,1品读诗歌,赏析词句,从文化、语言的角度去把握课堂;2.知人论世,辩证分析,从思维、审美的高度去提升课堂。

设计亮点

基于以上考虑,1.设计流程清晰,突出重点——走进刘禹锡,突破难点——读懂刘禹锡;

2.课件、板书设计精妙;可以看得出00后超强的设计感。

3.立足文本,学懂诗歌,跳出文本,读懂诗人;从课本延伸到课外,搭建语文通往生活的桥梁。

4.以问串讲,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课堂上以问题为导向,启发学生。

5.古诗与时代特点的融合;我们可以从刘禹锡的朋友圈看到他的人生经历,学生也可以从最后的作业设计中总结刘禹锡。

呈现状态

今天从理论走向实践的过程中,小缪也展现出了自己豪迈的一面,当然也存在着经验不足带来的紧张。但是,没有关系,作为新生代的年轻教师,本就该像初生牛犊一般,大胆闯出自己的一片天。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