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相处甚好叫“邻里温情”
您认识自己的邻居吗?您多久和邻居见一次面,聊一次天?匆匆忙忙的生活中,您是否忽视了近在咫尺的邻居?您住所的这届邻居是否还像上一批那样热心肠?
别让居所变成孤岛这个主题,在我心里酝酿了很久,但最初决定写这篇文稿却源于一次偶然的感动。
那是去年的某天,我步行到浙大求是新村办事,身处这样一个文气而宁静的小区,整个人都感觉甚是舒畅。
于是,我放慢了脚步,自顾自地悠哉着,期间瞅见一辆小车与我同向而行,它的车速极慢,本以为他在找停车位,也因与我保持着有一辆车的距离,我就没太在意,继续慢吞吞地走在只能过一辆车的小路中间。当我一直走出小区门口时,才发现这辆车也从小区出来加速驶向了曙光路。
那一刻,我突然觉得有些自责,更为自己的不礼让行为感到羞愧,同时心里也升腾起一股暖意,直感叹大学里的社区居民就是有素养啊!要换别地,司机不仅早就猛按喇叭催促,我甚至能想像到窝火的司机,探出头朝我破口大骂的样子。
这个经历不禁让我想起,如今城市左邻右舍相处生态,假若大家都能多一份这样的理解、谦让、体贴,或许生活可以更美好!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拉近了空间距离,却疏远了情感距离,曾经的那些“邻里温情”变得模糊而愈发使人思念。大家都在感慨:现在是楼越来越高了,心越来越冷了,情越来越淡了。
小时候,我家住在浙东南的柯思西山村,那里民风古朴、乡情满溢。记得孩提时,乡亲们都习惯了捧着饭碗串门,到这家夹一筷子、到那家尝一口,相互品食着各家饭菜,期间闲聊些家长里短。
有时,捧碗米饭出门,转上一圈各种晕素菜都齐了,那种“无计任”(译:相互随意、不计较)的感觉是城里无法体会的,所以,我们这些农家孩子都是吃“百家饭”长大的,血液里流淌着浓烈的族亲乡情。
在物资贫乏的山村,哪家做好吃的,不仅会招呼左邻右舍一起品尝,甚至不忘给腿脚不便的老人送去一份。谁家烙麦饼了,谁家吃饼筒了,谁家烧野味儿了,但凡算得上大菜,或是“洋下”(译:城里)捎上来什么不常见的小吃,都要给邻里老人小孩们分些,各家的灶台对孩子们来说就是个“公共厨房”,每天想上谁家吃上谁家,谁家有好吃的就上谁家。虽说菜不多,但你可以感受得到,邻里之间的真情实意。
那些带着质朴味的一粥一饭,早已长成了山里娃的筋筋骨骨,无意间我们也承传了这沿袭了千百年的邻里相处之道。
在老家的乡邻印象中,上学前的我是个异常调皮的野娃子,带着年龄相仿的玩伴们,在房前屋后玩捉迷藏,在梯田庄稼地里上窜下跳,在山村小道上挖陷阱……令人哭笑不得的捣蛋事儿干了不少,但每次乡邻长辈们都会像对待自家孩子那样一笑了之,甚至固执地认为能折腾的“吵客”都是聪明孩子。
在我的成长记忆中,农家人对孩子的管束总是开放的,因为每个孩子都可以在外面疯玩时犯错,每个孩子也总会得到左邻右舍们的包容与宽恕。
老辈们常说:“远亲不如近邻”。那时,我们在相对自由的空间生长,也在相对真诚的环境长大,大家处事待人总是捧着一分善念,加上或远或近的宗亲体系影响,遇事都礼让三分,少有猜疑、也少有争吵。
有时,看着现在的孩子抱着个平板电脑自嗨,莫名地就开始可怜他们这一代的“孤独成长”。在我的成长年代,童年是有玩伴的、少年是有死党的。我们三五同龄人在土泥地上打滚,直玩到精疲力竭,个个全身沾满灰尘,然后你看着我、我望着你,取笑各自的大花脸。
如今,在生活中,我时常听到大家抱怨:小区邻居互不理睬,左邻右舍顶多见面打个招呼。那么,难道现代人都“人心不古”了吗?难道所有邻里都是“很难相处”的吗?难道新小区就培养不出乡村老巷的和谐温情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随着人们对洋溢着亲情、自然、美好家园的无限憧憬,对现代乡风乡愁的积极构建,许多小区都设立了名为“邻里中心”或“左邻右舍”的公共活动空间,大家都在找寻、重温、构建着邻里之情,真诚地拉近着心与心的距离。
2014年底,我家搬进了县城的天立国际公馆。这是我们家一种新生活的开始,这也是我们一个新的家园。在这里,一切都是陌生的,一切都是崭新的。那时,我爸妈在外地做生意,我妹妹在外地上学,我也在外地工作,每次回家都是匆匆忙忙,对小区也就多少有点生分。
一次,我休假回家,发现楼下六楼的邻居家正在装修,我就心血来潮主动去跟邻居打了个招呼,攀谈之中,邻居才告诉我,开发商配置的下水道质量都一般,他已经趁着装修把我家卫生间的下水管换上好管子了。那一刻,我感觉还是邻居想的周到,不然等都住进去再换就麻烦了,一种源于对邻居的好感暖彻心田。
再一次从外地回家小住时,小区景观前有了一排长椅,许多大叔大妈围坐在一起晒太阳、拉家常,这似乎让我找回了曾经那份热乎乎的“乡愁”。看见邻里有温情,就会感到小区够温馨,才能有心情去体味、去享受家的温暖。
后来,回老家的次数多了,也就有了几个熟络点的邻居,可以远远地打个招呼,一句“回来了”的简单问候甚是亲切。再后来,每当碰到眼熟的邻居,我总是会主动打个招呼,即使遇到陌生面孔,我也尽量以微笑致意。
相信真心终得真情待说到邻里关系,我的许多朋友很是感慨,“没少怀念住老院落的时候,邻居们借个油盐酱醋啥的,感觉多好!”如今,新的居家方式使邻里关系陷入了交流缺乏、“一墙之隔邻里不识”的尴尬境地,邻里关系渐渐疏远变成“点头之交”,甚至是“从猫眼里看世界”。
如何找回“老乡邻”“老楼院”的感觉?我想,邻里间有沟通,才会相互熟悉、互相了解,才能有所信任、有所托付,进而才能蓄积起真诚。或许心通了,邻里就亲了。
不久前,新闻中曾报道一个感人的故事:12年前,南口路社区刘瑞芝老人的邻居因为年事已高,被送到社区养老院,出门前拜托她帮忙照顾有精神障碍的儿子,她一口应允。为了这个承诺,刘瑞芝坚持了12年,买菜、送饭,甚至清理大便、刷洗马桶。
这样的典型事例,或许看起来“可敬而不易学”,但我们或许可以从这样的小事做起:楼上漏水到楼下,大家好好协商解决;看到邻居家门上插了很多小广告,及时帮忙清理掉;邻居生病了,帮忙跑腿交电费;大人不在,帮邻居临时照看小孩……
邻里和睦胜比亲我总是认为,生活是有温度的,那么人与人也总是应该是有温情的,这种真诚、质朴的情感不应局限于亲情,只要每个人的善念多一点、每个人的公心多一点、每个人的慷慨多一点,邻里的温暖就会多一分,小区的温馨就会多一分,家庭的温情也会增一分。
我更固执地认为,一个充满温馨的小区,一个溢满温情的家庭,绝不会成长出一个孤独自私的人。
愿你的左邻右舍都很真诚,愿你的房前屋后都弥漫着温情!
|作者:山 思 |校对:宛儿 阿M 浅笑安然
|出品:心畔文艺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