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循吏,楚国贤相孙叔敖
孙叔敖,芈姓,蔿氏,名敖,字孙叔,春秋时楚国江陵人,封地于寝丘。
春秋时期楚国令尹,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专家。
他为官,清廉自守、执法严明、公正无私,被誉为“天下第一循吏”。
01、家境贫寒,性格开朗
孙叔敖出生在贵族官宦的家庭,他的父亲蔿贾任楚国司马,战功显赫,成为楚庄王的心腹重臣,后来被斗椒陷害而死。
孙叔敖和母亲在他人帮助下逃难到云梦泽,在那里自力耕种,从此过着贫困的生活。
孙叔敖家境贫寒,生活十分艰苦,但他性格开朗、活泼好动、待人热情友善,父老乡亲都十分喜欢他。
为了维持生活,孙叔敖常常上山砍柴,生活虽然艰辛,但锻造了孙叔敖的坚毅性格。
02、勇杀地头蛇
一天,孙叔敖和往常一样上山砍柴,天空中突然乌云翻滚,地上雾气腾腾。
霎时,一股突如其来的狂风刮来,在荒野之中,孙叔敖不禁吓得毛骨悚然。
孙叔敖正打算回家,只见身边草丛中一条长着两个头的怪蛇正翘着头,口吐舌信,吓得孙叔敖连退几步。
传言这种怪蛇能勾人魂魄,但凡遇见它的人都会死去。
孙叔敖心想:既然这个怪物危害乡亲,今天被我撞见,就应该为民除害。
孙叔敖拾起草丛中的一块大石头,鼓起勇气,奋不顾身地扑向两头蛇,将它砸成了两段。
事后,孙叔敖回想起有关这件蛇的不祥传说,回到家中哭着对母亲说:“娘啊,我可能活不长了。”
孙叔敖母亲听后大吃一惊:“儿啊,怎么啦?你不是好好的吗?”
孙叔敖连忙回答:“我今天在砍柴时撞见了人们传说中的两头蛇这个怪物。
我不想再让其他乡亲看见这个怪物遭殃。将这个怪物杀死后挖了个深坑掩埋了。”
母亲欣慰地称赞孙叔敖:“我听说,暗中为老百姓做好事的人,上天会赐福给他,所以你不会死。”
听了母亲的话,孙叔敖舒心地笑了。其品德为族人赞佩。
03、发奋读书,受人赏识
孙叔敖虽然生活艰苦,但他发奋努力、刻苦学习,在帮妈妈干活时,也手不释卷。
孙叔敖只要一有空就读书,从书中他知道历代的明君贤臣的故事,他长大后也要成为那样的人。
他聪明机智,而又为人热情,常常帮助乡邻们解决生活中困难。他长期生活在乡间了解了不少底层百姓的需求。
成年后,他博学多才,更是乐于助人了。楚国宰相虞丘子听说孙叔敖德才兼备,就微服私访,亲自考核,确认他是位不可多得的贤才。
于是,虞丘子将他引荐给了楚庄王,他说:“”臣久居高位,妨碍了众多贤人的晋升之路。
我私下看中了住在乡下的一名士子,名叫孙叔敖,他虽其貌不扬,却清心寡欲,卓有才干。
如果让他来接替我的职位,国家将得到有效治理,士子百姓也会诚心归附。”
庄王说:“因为你的辅佐,楚国政令畅通,寡人在中原各国中声望日显,楚国要雄霸诸侯,没有你不行啊。”
虞丘子再三请辞,庄王只得答应,并赏赐给他采田三百户,号称国老。
楚庄王亲自核验孙叔敖的人品和才干,二人越谈越投机,谈了整整一天。楚庄王了解到孙叔敖是自己心腹蔿贾的儿子,非常高兴。
庄王想让他执掌国政,孙叔敖却推辞道:“我的出身只不过是个农村的农民,一来就掌握大权,怎能让大家信服。
大王要是想用我,就让我从基层开始吧!”楚庄王就让他在到思期、雩(yú)娄一带主持兴修水利。
03、兴修水利,造福万民
公元前605年,孙叔敖在期思,雩娄主持兴修水利,当时,淮水流域常常会闹水灾,影响了农业的发展。
孙叔敖亲自调查,主持兴修水利设施,借淮河古道泄洪,筑陂塘灌溉农桑建成中国最早的大型渠系水利工程——期思雩娄灌区。
这项水利工程造福淮河黎民,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增强了国力。
孙叔敖主持的水利工程中最著名的就是芍陂。芍陂位于今安徽寿县南、大别山北麓岗丘与平原的过渡带上。
芍陂原来是一片低洼地,淮河洪灾频发,孙叔敖倾尽家资,发动农民数十万人,修筑堤堰连接东西的山岭。
历时三载,终于修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座水利工程——芍陂
建设者巧妙利用西、南、东三面地势较高,北面地势低洼的形势,筑堤束水,“周百二十里”。
这是我国最早的大型陂塘蓄水工程有水闸可以调节水量,既防水患又可以灌溉浇田,从而振兴了楚国的经济。
芍陂建成后,达到“灌田万顷”的规模。还主持了芍陂人工湖的开挖工程。
此外,他在湖北江陵激沮水修筑云梦大泽之池。在楚都纪南城东北修建了大型平原水库,即现今的海子湖。
在荆门沙洋开凿的古扬水运河,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人工运河。
这些水利工程的兴建,极大地改善了楚国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为楚国的争霸战争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05、出任楚国令尹
因出色的治水、治国、军事才能,孙叔敖得到楚庄王的器重,公元前601年,孙叔敖出任楚国令尹。
当时官吏、百姓纷纷前来祝贺,却有一位老人穿着孝服赶来吊丧,说了一些不吉利的话。
孙叔敖对老人犯颜冲撞、出言不逊不但没有生气,反而拉住老人的手,虚心请教。
老人说:“我听说,人啊有三个利处,也有三个害处,你知道分别是什么吗?”
孙叔敖听老人家这样问,感到十分惊讶,摇摇头说:“我不过是一个不聪明的糊涂人,怎么会知道三利三害呢?
狐丘丈人听孙叔敖这样说,于是回答他:“爵位等级高的人,人们便会对他心生妒忌之情。
官职越大的人,皇上会逐渐地对他产生厌恶。而薪资俸禄多的人,各种各样的怨恨都会集于他一身。
这便是仕途中于一个人而言的三利三害了。”
孙叔敖听了老者的话,略有所思后回答他说:“其实于我而言并非如此,当我的爵位越高,我越会心系最底层的百姓,为他们着想。
当我的官职越做越大,我做事就越会小心翼翼,只会为百姓考虑,想着他们的生活;。
然而当我得到的俸禄越多,我就更加会将我的财物分给贫穷的人民,援助他们的生活。
您看,您说的三大利与三大害,可以通过这些举措从而得以避免吗?
孙叔敖当上令尹之后,极力辅佐楚王整顿吏治、训练军队、发展生产,是春秋时期楚国最著名的令尹。
06、秉公执法,不徇私情
孙叔敖刚上任,虞丘子的家人就犯了法,根据楚国的法律应当处死。
官员们不愿意得罪国老,就把案子丢给了孙叔敖,很多人说孙叔敖是国老举荐的,他一定会法外开恩。
于是判决那天很多人都去看了。许多人以为孙叔敖会看在虞丘子的面子上饶恕罪犯。
可没想到,经过一番审问之后,孙叔敖当即判决:证据确凿,依律当斩。
受害者的家属趴在地上不住地磕头感谢。孙叔敖把他们拉起,说:“不要谢我,我只不过是在凭着良心办事。”
人群里立即爆发出一阵阵雷鸣般的掌声。这时就有人说,孙叔敖恩将仇报,对不起虞丘子。
虞丘子得到消息后,马上进宫面见楚庄王说:“恭喜您,大王!孙叔敖果然是一位贤才,他并没有因为我的关系而徇私枉法。”于是楚庄王对孙叔敖更加倚重。
07、大刀阔斧改革
孙叔敖上任后,严明法度,制定实施了许多有利于民生的政策法令,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
(1)军队改革
为适应争霸的需要,招兵买马,训练军队,整修武备。
孙叔敖还加强了军队的建设和改革,他选择适合楚国情的条文,立为军法。
对各军的行动、任务、纪律等方面都制订了明确规定,运用于训练和实战中。
他将军队分为5个部分,使之各司其职、互相呼应,以确保行军安全。
实行了军政一体,各种部队和各级军官具有不同的旗号。
按旗发号施令,指挥军队,从而起到“不戒而备”的作用,增强了军队的作战能力。
(2)改革车座
当时楚国流行的是一种叫“庳车”的马车,这种马车因为底盘较低,所以坐起来不容易颠簸。
孙叔敖指出车底座低,容易砸马腿、影响车速,劝楚王下令革除这种习俗。
这种马车不利于作战,王公大臣和将军士兵都应该在平日里按战车的标准坐马车。
所楚庄王以命令改革车制,要求将车轮加大,底盘增高。
但大家貌似都不愿意,毕竟坐起来是原来的那种“庳车”舒服。
孙叔敖经过调研后对楚庄王说:“大王,车改已经要求了多次,但显然百姓还不大理解。臣有一计,大王不妨用之。”
他建议楚庄王,不如把都市街巷两头的门槛都加高,这样本来可以直接通行的马车便不得不停车,乘车的人便不得不下马。
楚庄王听后连称大妙,便依计而行。果然,只用了半年,全国各地的马车都自动加高了底盘,楚庄王的车改得以顺利推行。
这一重大改革,就是著名的“便使马工程”。既方便了马车驾驶,更有利于军需物资的运输。
08、灵活指挥楚晋大战,使楚庄王成霸主
孙叔敖不仅是春秋时期卓越的政治家,也是杰出的军事家。
他辅佐了楚庄王征服了南方部族,解除 了后顾之忧;然后进窥中原。
公元前598年,孙叔敖奉命带领楚军在诉地修筑城池,抵御外敌入侵。
在这次重大的军事行动中,由于孙叔敖用人得当,计划周密,物资准备充足,30天就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公元前597年,楚庄王又出兵伐郑。他亲率大军,迎击援郑晋军,两国主力在邲〔河南荥阳〕决战。孙叔敖协助庄王,指挥奇袭晋军。
两军对擂勇者胜。孙叔敖命令:“全速前进!快速逼近敌阵!”他亲擂战鼓,指挥战车,一鼓作气,全速推进。
战马怒吼,金戈奋起,勇猛突袭,戮力前驱,抢占了先机,冲进了敌阵。
晋军将帅不和,军令不一,致使他们心慌意乱,措手不及,而仓皇后撤,以致溃逃。
逃到黄河边,他们又争抢渡船,自相残杀,伤亡惨重,大败退归本国。郑国也终于叛晋附楚,在夹缝中求得生存。
邲之战是一件重大历史事件,它标志着春秋时代的历史又翻开了新的一页,霸主地位,己花开楚国。
班师回朝后,楚庄王论功行赏,想要大大封赏孙叔敖,但孙叔敖对各种封赏坚辞不受,楚庄王只得作罢。
09、一心为民,苦谏楚庄王
孙叔敖当上令尹后,重视民生经济,尽力为老百姓着想,经常劝谏楚王以民生为要。
当时的楚国通行贝壳形状的铜币,叫做"蚁鼻钱"。
庄王却嫌它重量太轻,下令将小币铸成大币,老百姓却觉得不方便,
特别是商人们更是蒙受了巨大损失,纷纷放弃商业经营,这使得市场非常萧条。
孙叔敖知道后,就去见庄王,他认为“便民为要”,请求他恢复原来的币制。
庄王答应了,结果三天后,市场又恢复到原来繁荣的局面。
10、劝民发展经济
孙叔敖不但政绩突出,而且深谙管理:他不仅重视农业,并且特别注重牧业和渔业的发展。
鼓励百姓植树造林、蓄水养鱼、储草畜牧,鼓励农民秋冬上山采矿,使青铜业大力发展。
还劝导百姓利用秋冬农闲季节上山采伐竹木,利用春夏多水季节通过河道运出去卖掉,百姓生活的改善。
这样既充分利益忙闲,又合理利用资源,更利于国家富足和百姓生活的改善。
其经济思想、发展思路、管理措施为后人所称道和赞扬。
楚国出现了一个“家富人喜,优赡乐业,式序在朝,行无螟蜮,丰年蕃庶”的全盛时期。
孙叔敖担任令尹相国期间,楚国经济、政治、军事均有重大发展。
在孙叔敖的悉心治理下,楚国进入了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全盛期,成就了楚国的霸主地位。
11、位高权重,却节俭
孙叔敖虽贵为令尹(宰相),功勋盖世,多次坚辞楚王的赏赐,家无积蓄。
孙叔敖权力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他轻车简从,吃穿简朴,妻儿不衣帛,连马都不食粟。
他的随从见他如此俭朴,劝他说:“坐新车安全,乘肥马跑得快,穿狐裘很暖和,劝他换成新车、肥马、狐裘。”
他解释道:“君子穿上好衣服更加恭谦;小人穿上好衣服就更加傲慢。我的品德还不配新车、肥马,穿好的衣服。”
12、积劳成疾离世,告诫儿子不受封赏
约公元前594年,积劳成疾,病逝他乡,年仅38岁。作为一位令尹,家里竟穷得徒有四壁,连棺木也未准备。
临终前,他告诫儿子不要贪慕荣利,他说:“楚王多次想封赏我,我都没有接受,假如我死了,楚王就会封赏你,一定不要接受肥沃的封地。
所以在我死了以后,皇上必然会加赏于你,我要提醒你,受封时万万不可接受过于肥沃的土地。
在楚越相交界的地方有这么一处,一块叫做“寝”的山地,这地方土壤极度贫瘠,名声十分差。
楚人敬畏鬼神,而越人迷信鬼神和灾祥。可以长时间享有的封地,大概只有这个地方了”。
果然在孙叔敖死后,楚王要将最为肥沃的土地封赏给他的儿子,但孙叔敖的儿子并没有接受。
反而主动向皇上请求将叫“寝”的这块山地赏赐给他。
楚庄王将“寝丘”赏赐给孙叔敖的儿子,但不解地问道:“寝丘贫瘠,你为什么要寝丘呢?”
孙叔敖的儿子回答道:“父亲在世时教导我,只要自力更生,贫瘠的土地也会变得富饶。”
孙叔敖死后,他的妻子、儿子回乡种田,穷困潦倒,经常要靠砍柴挑卖来补贴家用。
孙叔敖带领人民大兴水利,修堤筑堰、开沟通渠,发展农业生产和航运事业,为楚国的政治稳定和经济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