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欲知足,追求有度
【郑重声明: 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135期“少”专题活动。】
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人生,似乎总是在不断地追求着,拼搏着。有的人为加官进爵,争权夺势竭尽全力;有的人为荣华富贵,明争暗斗,竭泽而渔;有的人为洞房花烛,视死如归。然而,当他们最终得到了权钱,却失去了高尚;打败了对手,却失掉了人格。就像材料中的圆,为了满足自己的梦想,坚持不懈地向前滚,当心愿实现时,却发现自己“滚得太快,错过了花开的时节……”是啊,多少人为追求理想,而失去了过去。蓦然回首,才感触到退一步海阔天空的舒畅心情。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青少年要为理想的实现执著追求,但前提必须是积极、健康的理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或平凡,或特殊;或金钱,或地位;或享受,或拼搏。不同的理想也带来不同的结果。历史上,“牛李党争”的臭气逸到一千多年后的今天,依然让人不齿;“四大家族”的银元即使到了台湾、美国,也还是充满血腥味。一代诗人普希金为女人战斗至死,更给后人留下无尽的惋惜。追求就像太阳,有人用它烧毁自己,有人用它来照亮别人。包拯、海瑞、孔繁森,这些人物好像一支支火炬,屹立在历史的高峰,永垂不朽;列夫·托尔斯泰、贝多芬、拜伦,这些伟大的灵魂,也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人类的精神世界。
人,似一滴水,追求大海得到永存;追求天空,将毁灭自己。那么,追求有什么标准呢?到底怎样才算追求大海呢?我觉得,这与一个人的思想意识、道德修养是分不开的。岳飞从小就想精忠报国,周恩来年少就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愿;而同样,多少人是为了耀武扬威、灯红酒绿。这正是其思想内心世界的写照。正如古人云:“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只有在内心深处保持一份宁静与淡泊,才能在追求的道路上不迷失方向。
同样是死,有的人重于泰山,有的人轻于鸿毛。平凡的人希望惹人注目,高尚的人希望平平凡凡。泰山与鸿毛就如原子核与电子的关系,没有鸿毛,哪有泰山?没有平凡,又怎能显出超绝?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常常被各种欲望所困扰。名利的诱惑、物质的追求,让我们的心灵变得浮躁不安。然而,当我们停下脚步,回首过往,才发现那些真正值得珍惜的东西,往往并非是那些外在的名利,而是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人各有所爱,名有所求。但追求并非是无止境的索取,而是要懂得适可而止。放开手脚自由追求吧,但不要勉强,不要刻意。船到桥头自然直,车到山前必有路。有时候,少一点欲望,多一点知足,我们的人生会更加从容自在。少一些对名利的追逐,多一些对生活的感悟;少一些对物质的依赖,多一些对精神的追求。这样,我们才能在追求的道路上,既能欣赏到沿途的风景,又能抵达理想的彼岸。
少欲知足,并非是让我们放弃追求,而是让我们在追求中保持一份清醒和理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加稳健,更加从容。